摘要:現階段,伴隨著中國電網智能化水平的逐漸提升,供電企業已經實現了遠程自動抄表和電量實時監控,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計量的精度。低壓站的線損管理已從之前的較為復雜的管理方式轉變為現代比較精確簡單的管理模式,并漸漸地在企業中構建起新的細線損耗管理新模式。低壓站的精細線損管理將配電站分為幾個單元。供電公司采用的同步線損管理系統能夠不間斷地對線損進行計算,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制定科學的線損管理方案,實現線損管理的動態評估工作。
關鍵詞:低壓臺區;同期線損;降損
一、影響低壓臺區線損管理的因素
1.1考核表計量裝置不合格的影響
評估表的測量設備不合格會影響正常的線損評估。例如,在計算全面的線損評估時,某些低壓站的線損為負,或者測量設備的線損誤差超出了正常的線損范圍,導致設備失靈。在檢查接線和配電設備是否正常時,有必要考慮評估表是否存在問題。通常,當檢查表的測量設備發生故障時,儀器的值將顯示負線損。另外,線損評估表太快或太慢,或者將測量儀器連接到測量設備以檢查線連接錯誤等情況,也會影響正常的線損管理并導致較大的線損錯誤。
1.2現場用戶計量裝置不合格的影響
在低壓區的線損管理中,用戶測量設備尤為重要。客戶的電表計算客戶使用的功率和線路損耗。電表的精度決定了用電管理的正確性。如果忽略不計,大用戶不合理的抄表裝置將直接給供電公司造成損失,或者給供電公司造成嚴重的線路損失。用戶儀器設備和測試儀器設備的線損原因相似。主要問題就是儀表本身的質量和CT接線錯誤。當核心CT的匝數出現不足時,會對用戶電表的計算誤差造成一定的影響,導致較大的線損誤差。由于儀表的質量問題或缺少校準的周期,儀表長時間處于不合理的設備狀態,太快,太慢或停止會導致線路損壞。
1.3用戶反竊電行為的影響
因為用戶的電表只能計算出用戶用電量一定范圍內的功耗和線損,并且用戶的防盜行為不在用戶用電管理的范圍之內,因此用戶的防盜行為屬于線損管理中非常難以解決的問題。在低壓站區域的線損管理中,將評估表與用戶電表連接,可以計算用戶電費范圍內的功耗。繞過儀表外接電源是對公共用電的損失,大多數用戶會不時竊取電力。僅電力消耗的趨勢只能確定用戶使用更多電力的時間段,但是很難找到電力盜竊的地點。在嚴重竊電的情況下,用戶直接對電表進行一定的操作,造成電表出現錯誤,不能在正常情況下對用戶的功耗進行計算。
二、目前低壓臺區線損精細化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低壓低壓臺區的智能采集系統安裝率不達標
電力信息采集系統的安裝率達到100%,這是低壓臺區精細線損管理的基礎。只有將每個站點和用戶的電表連接到智能采集系統,才能保證不會遺漏抄表數據,并且線損計算更加準確。如果新客戶進入低壓臺區或市場營銷系統有新的流程操作,那么就沒有辦法在系統中找到客戶信息,并且無法對客戶進行抄表統計,這將導致統計的數據不準確。因此,將會造成低壓臺區的線損率過高。
2.2客戶檔案信息錯誤
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由于低壓臺區的負載較低、抗干擾能力較差。功耗低等特點,非常有可能在信道交叉時在兩個相鄰的低壓臺區域中抄回數據,從而使得一個低壓臺區域中的線路損耗過高,而另一個低壓臺區出現負值的現象。另外,因為人為錯誤,某些電臺可能是無卡客戶。由于采集系統中沒有用戶文件,電能無法及時計算,低壓站的線損率增加。
2.3理論線損計算軟件中信息不準確
在理論線損計算軟件中,如果未正確選擇繪制的拓撲的直徑和線型,丟失了客戶信息或客戶位置不相等,則理論線損值的計算將導致線損沒有進行準確的計算。當前,中國的城鄉電網主要使用感應(機械)和靜態(電子)電度表。目前,仍有一些低壓主電表和民用電表屬于舊的機械電表。測量精度低且機械故障頻繁,導致電能的測量不準確。
2.4線路漏電及竊電現象處理不及時
住宅低壓用戶使用大量電能,分散而隱藏,很難進行定期的電源審計。當前的檢查方法依靠的是電力檢查員的現場檢查和公共報告。目前,國家電網公司系統中的網絡信息采集系統和線損管理系統已經普及,及時監測,及時發現,及時處理,一定要對線損率進行有效的控制。設備和生產線在運行期間偶爾會發生故障,當發生接地和短路放電時,會造成電能的損失和浪費,從而使得低壓臺區的域線損率增加。
2.5因裝表故障、計量差錯而造成線損率不準
電度表的精度會在一定程度上對電能的計算結果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同時,它還關系到供電公司的線損率和用戶的直接電費。電度表的損壞和故障可能使測量結果不準確。使用變壓器的電度表連接錯誤、電壓線接觸不良、電壓損耗、變壓器錯誤、電度表配置不合理都會導致測量誤差和功率損耗。農村電網具有三相負荷和單相負荷同時供電的特點。經常會出現三相負載的不均勻分布,這會導致站點區域中三相電壓和電流的不穩定,并增加線損。
三、加強低壓臺區線損管理的對策
3.1安裝合格的低壓臺區的考核表和計量表
供電企業從長遠角度考慮供電成本時,應建立質量檢查表和電表。在低壓地區安裝檢查表和儀器時,應提供技術人員,檢查表和儀器的安裝應采用責任制進行管理。低壓站的線損管理中,應將檢查評估表和測量表納入重點工作項目,并定期檢查低壓站的評估表和測量表。抄表員應在考核電表和電表中記錄異常的線損,并通知負責人查明線損原因,及時排除考核電表和電表本身的故障,減少線損和電表損壞評估表。
3.2安裝合格的用戶計量表
低壓臺區用戶電表和電表的安裝應盡量統一,安裝和管理應分開,以方便管理人員管理。用戶區中負責安裝用戶表的技術人員應該是負責驗證表種低壓站中表的安裝人員,更有利于技術人員進行分析并在以后的維護管理中查找問題。固定區域內的安裝人員應熟悉該區域內安裝的電表的規格、數量和安裝線。他們還可以率先在低壓站和相應的用戶區域測量儀表,并在到達現場時迅速發現問題。如果技術人員確定這不是低壓站評估儀、電表或用戶電表的故障,則很可能是用戶防盜行為或其他線路損壞的原因。
3.3尋找用戶反竊電行為的管理措施
必須從根本上消除消費者的防盜行為。從電源管理的現狀來看,這比較困難。供電企業應定期檢查用戶的電表,如有問題應及時修理或更換。其次,做好宣傳,促進電表的安裝、抄表和日常用電用戶道德管理,拒絕竊電和浪費電。在日常檢查中,發現用戶的防盜行為,應及時制止,并給予嚴重警告。發生盜竊電時,應立即下令停止,勸說和批評,并根據情節輕重處以罰款。如果在偷電過程中對國家電纜或電力公共設施遭成損壞要嚴厲處罰,情節嚴重的,應當追究法律責任,并采取實際行動抵制用戶的防盜行為。從技術上講,供電企業要著力開展智能電表的研究,通過智能電表和監控設備實現對用戶用電的管理,以防止用戶的防盜行為。
四、結語
由上可知,研究低壓臺區的線損管理和減損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今后的電力管理提供參考。進行配電網運行管理的綜合分析和認識,制定科學的減損方案,進行專業整合,全服務鏈滲透分析等可以提高線損管理和減少損耗。
參考文獻:
[1]提高電力線損管理效率的方法分析[J].張秉宸.產業科技創新. 2020(27).
[2]供電企業線損管理及技術措施研究[J].李榮梅.農電管理. 2019(12).
[3]輸配電工程及用電工程中線損管理的要點[J].趙其松.地產. 2019(17).
作者簡介;苗立俐(1992.04),性別:女;籍貫:江蘇宿遷民族:滿學歷:研究生、碩士;職稱: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臺區線損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