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挺 哈斯其木格
摘要:液壓滑模技術在現如今橋梁工程建設中占有非常高的地位,隨著技術不斷更新其應用頻率、范圍在不斷擴大。優質的液壓滑模技術能夠從基礎上將橋梁整體質量提升,給工程開展奠定穩固基礎。為了對液壓滑模技術應用效果有全面了解。立足實際以液壓滑模技術作為研究背景,在分析該技術應用優勢基礎上,依托某橋梁項目工程實例,對液壓滑模技術的應用過程進行詳細分析,目的在于提升橋梁工程建設進度及質量。
關鍵詞:橋梁施工;液壓滑模;施工技術;應用
1 液壓滑模工藝應用優勢
1.1 能提高橋梁安全程度
在實際操作建設期間,此項技術基于建模復核,利用門架與支撐門加以核定,能有效強化結構穩定性,另外,通過全面的防腐處理,更為強化建造安全性。
1.2 能提升橋梁品質
混凝土結構建造時,一般采取連續作業模式,以確保整體性,并使振搗更加徹底,把握好軸線的位置,保證建造質量。
1.3 能提升項目環保程度
運用此項技術,能把控原料用量,減少機器的應用頻率,去除高成本的混凝土材料運輸等環節,同時減少部分資源的應用量,如柴油及電能等,均能借助此項工藝有所控制[1]。降低建設廢棄物出現概率,繼而減輕對環境的影響。
2 橋梁施工中液壓滑模施工技術的應用
2.1 工程概況
某橋梁工程全長965m,改橋梁墩臺一共有21個,墩臺澆筑材料以C40材料進行作業;橋梁墩身截面尺寸設計為6m×3.5m,橋梁薄壁厚度設計為50cm。由于該工程項目施工環境比較惡劣,處于山谷之間。考慮到工程施工進度、質量、安全性,項目部在商定后決定采用液壓滑模技術,如下對該工藝操作要點進行分析。
2.2 液壓滑模組裝
在液壓滑模組裝時需要按照以下步驟進行操作。外部模板拼接→提升腿架安裝→外部挑架安裝→鋼管連接→外部平臺鋪設→油路基千斤頂安裝→液壓系統調試→插立外部平臺→調整限位卡。
在相關結構安裝完成以后,根據設計藍圖要求以及質量評定標準,對系統進行全面檢查保證滑模系統質量滿足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在滑升系統安裝環節中,需要對安裝結構進行全面就檢查,查看系統連接是否具備穩固性,同時還需要做好相關的試驗,檢測各個系統運轉能力,只有達到規范要求后方可進行后續澆筑施工。在安裝施工時,為了提升系統結構的整體性,需要做好相關偏差控制。
2.3 鋼筋綁扎
(1)按照設計藍圖要求,最鋼筋規格、數量確定,并且現場將剛勁準備就緒,使用標識牌將鋼筋信息掛在顯眼位置,而后將其移動到指定施工區域,做好相關看管工作。
(2)在鋼筋綁扎時一般選擇20#~22#鍍鋅鐵絲進行綁扎施工,若鋼筋直徑<12mm,則采用22#綁絲,若鋼筋直徑>12mm則采取20#綁絲,綁扎長度能夠滿足鋼筋綁扎要求即可[2]。
(3)操作時按照實際需求,選擇可以保護墻體的墊層,操作時將鋼絲插入其中,而后開展綁扎操作,需要注意的墊款要具備相應的抗壓能力,以減少壓碎、脫落問題出現。
(4)操作事前需要將標高控制筒倉壁邊線彈出,使其能夠對鋼筋的位置、高度進行控制。在鋼筋綁扎施工時需要按照水平搭接以及豎向焊接的方式進行施工。但是無論是選擇哪種工藝,均需要保證鋼筋搭接滿足設計方案需求,且鋼筋搭接錯開率不能<25%。
現場焊接鋼筋時需要保證電渣壓力滿足施工要求,且于焊接操作之前,將鋼筋以及焊接位置清理干凈,若發現鋼筋出現扭曲現象則要采取糾正以及隔斷的方式進行處理,以提升鋼筋的焊接質量。需要注意的是在項目開展焊接,按照工程的希求,針對環向鋼筋的定位骨架以及拉鉤布置,要以梅花形式進行布置,使其具備牢固性,減少滑模施工出現位移的情況。
2.4 橋梁墩臺滑模施工滑模澆筑和提升
(1)初次澆筑和提升
液壓滑模技術施工環節,需要嚴格地按照工藝要求做好施工質量控制,以提升施工工程的整體效果。在進行第一層混凝土澆筑施工時,需要嚴格的控制施工高度,混凝土澆筑高度宜控制在60~70cm范圍內,采取分層澆筑施工方式進行施工,澆筑厚度≤30cm[3]。混凝土澆筑環節要進行振搗處理,并且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需要做好出模強度的控制,通常而言強度控制標準按照0.21~0.4kPa確定,如此才能提升工程穩定性,減少坍塌、變形問題出現。
此外,混凝土澆筑時當首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需要提升模板系統5cm,而后在檢查首層混凝土澆筑質量以及混凝土強度,待各個方面施工參數滿足工況要求后,即可進行第二道工序施工,操作工藝及施工質量控制內容均與首次澆筑要求一致。
(2)邊澆筑邊滑升
施工環節處于常溫狀態之下,要嚴格地按照實際情況做好滑升速度控制,一般而言速度控制標準為20~24cm/h(數據來源工程實踐),并且在鋼筋及混凝土澆筑階段中,要將相應的運行管控機制構建以提升項目工程質量。在滑升時要做好質量控制,盡量和混凝土凝固強度保持一致,具體施工階段在確保溫度條件一致的情況下,則進行下一道比較小,如果地質強度比較差,應用這一基礎形式極易導致橋梁穩定性比較差。因此,明挖基礎在地質條件比較差、水流沖刷比較嚴重的地區不能使用,否則將會導致嚴重的危害,甚至發生嚴重事故問題。如果地質條件滲水性比較強,在施工環節應該做好基底部分的尺寸合理設置,適當的增大約0.5~1.0m,從而可以使得模板和排水都能夠滿足要求,操作非常方便,符合工程的要
(3)沉井基礎
沉井基礎應用到橋梁中非常的常見,占地面積很小,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操作也非常的方便,施工作業量非常小。此外,該基礎結構形式的抗震性能非常好,對于基礎位置敏感性較強的橋梁應用依然可以達到非常好的效果。
3 液壓滑模工藝應用的質量管控
3.1 初滑階段
液壓初滑階段,施工方應確保混凝土材料有效攪勻,在送入現場時,必須達到相關標準。混凝土澆筑厚度滿70cm后,停止澆灌施工。現場各層作業環節結束,現場技術員檢查合格后,方可開展后續的作業處理。
混凝土結構澆筑處理后,需注意對表層的二次操作。在安設液壓滑模期間,需確保提升架的高度適應操作臺的應用需要,基于此,確定各類梁體的安設位置準確。在布置圍圈中,需結合項目現場具體狀況適當調整,確保傾斜角度符合設計方案需要。綁扎處理中,應基于現場操作要求,安設框架式的軌道,同樣需要復核軌道角度及傾斜程度,盡可能減小與設計參數的差值。另外,注意操作的次序,避免出現隨意穿插的情況,具體流程上文有提及,此處不進行重復敘述。
3.2 技術質量
(1)落實對物料質量的把控。綜合經濟性價比及設計指標要求,選用品質更高的原料,把構建原料運至拌和站。現場管理者需不定期對原料加以檢查,保證應用材料滿足橋梁建設質量需要針對橋梁工程應用的混凝土材料配比加以設計,完成材料加工。
(2)嚴格把控滑模的升高速度。需確保提升速度在合理的范圍內,避免過快或過慢,導致混凝土材料受損,還需借助鐵板及原漿,對受損表層進行磨平處理。同時,還應確保混凝土結構內部的質量,根據分層處理手段,確保厚度符合設定要求,振搗則需基于每層厚度確定使用的方式,避免發生振搗不徹底或過度的情況。另外,保證套筒和主筋材料相適應,精密測量材料的程度,維護結構內部質量。
結束語
總的而言,在橋梁工程建設的過程中,通過滑模技術的使用能夠將工程建設的目標實現。所以,在往后的研究中,還需要對滑模技術進行研究,不斷優化技術方案以提升整體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陳培根.高速橋梁墩臺施工技術分析[J].江西建材,2020(08):136-137.
[2]王啟軍.雙薄壁高墩施工中液壓滑動模板應用[J].新型工業化,2020,10(07):173-175.
[3]楊胡成.滑模在引水豎井混凝土施工中的運用[J].云南水力發電,2020,36(04):135-139.
[4]楊永,宋勇勇.空心薄壁墩滑翻結合施工新技術[J].建材與裝飾,2020(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