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摘要: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深化推進,社會運行對于城市軌道交通運輸水平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城市軌道交通相關的能耗和容量等問題引起了越來越多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本文針對基于路網的城市軌道交通運輸領域在實際運輸組織行車的過程中如何能夠提升效率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層次的研究和討論,希望能夠幫助相關的行車組織管理人員在進行實際的策略探究時引發更多的思考,從而為整體的城市軌道行車組織效率提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路網;城市軌道交通;組織行車
引言:
城市軌道作為社會經濟發展和居民出行必不可少的基礎設施,直接決定了城市發展的整體速度。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對于城軌道的運輸效率,相關的管理人員應當深入到實際的城市軌道行車當中,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實現對于整體組織行車的規劃和調整,從而為城市軌道運輸的整體效率提升起到深遠的積極促進作用,同時也為城市化人口膨脹和公共交通出行壓力起到明顯的緩解作用。
一、城市軌道交通線路與路網的基本特征分析
(一)網格式
在實際的城市軌道交通和路網建設中,最為常見的便是基于在不同交通線路上來回交錯形成的網格狀路網結構,如圖1就是網狀路網結構。這樣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相較于其他線路網絡而言整體的走向相對比較單一,由于網格內的線路較為規整,也使得不同線路之間的交叉情況較為簡單,這使得相關的行車組織人員在進行城市軌道交通調控時,往往需要依靠較為平行的線路進行車輛的疏通。
圖1 ?網格狀路網結構
(二)星型結構
在一些較為靠近城市中心的城市交通地段,由于換乘點往往距離較遠,這使得相應的城市軌道線路呈現出只有一個共同的交點,這樣的路網結構稱之為星型結構。在進行新型結構路網的城市軌道行車組織工作時,相關人員應當著重關注換乘點的交通擁擠情況,在交通高峰期應當選擇避免采用星型結構的路網進行相關的行車組織規劃。
(三)樹狀結構
在實際的城市軌道交通路網結構中,常常出現線路數量與換乘點高度一致的情況,這樣的接通線路情況常常出現的城市的邊遠地區,會對于整體的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規劃能力提出更高的工作能力要求。面對這樣的樹狀結構網絡,相關的行車組織人員應當通過分析和排查數量較多的換乘點中最為合理的一個,然后根據此換乘點作為錨點,反向推出最合適的行車組織線路,從而實現對于城市軌道交通運輸的行車組織效率提升。[1]
(四)放射狀結構
在城市發展的最中心,由于城市軌道的線路選擇進一步被限制,使得相關城市軌道的不同線路都由城市中心的換乘點發出,但是在整體的線路布局上往往呈現出扇形的輻射范圍,這樣的路網結構叫做放射狀結構。相關的行車組織管理人員應當重視對于每個城市中的放射狀網路結構的城市軌道線路應用,通過結合放射狀結構與其他網狀結構的綜合性搭配,實現對于整體城市軌道交通的行車組織規劃效率提升。
二、城市軌道交通運輸組織行車策略探究
(一)路網客流時間動態性的相關策略
在實際的城市軌道交通運輸規劃過程中,對于整體線路的客流量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就是時間動態性變化。為了能夠更好地幫助相關的行車管理人員進一步提升對于時間動態化變量的控制,就必須要針對不同的行車線路上增設相關的檢測裝置。[2]通過實時檢測線路中的客流數量來進行相關客流與時間變化的分動關系圖形,相關的行車組織人員可以通過分析得出線路客流中的波峰值作為客流量最大的時段,波谷值作為客流量最小的時段,然后通過在波峰時段添加相應數量的行車,同時在波谷適量減少相應的行車,從而在整體上實現了對于路網客流時間動態性的行車組織策略。
(二)路網客流的空間動態性的相關策略
在進行路網客流的空間動態性策略分析時,相關的行車組織人員應當結合實際的城市軌道交通空間因素進行區段和方向兩個不同維度的策略探究途徑。在進行區段空間動態性分析時,相關的行車組織人員應當結合不同區段之間的客流量差異進行分析和比對,通過得出差距最大的區段進行相應的車輛調整,從而使得客流量較小的時段內能夠將多出來的車輛調配到客流量較多的時段去,從而在同一時間內,運用相同數量的車次數量能夠起到控制更多客流量和時段需求的城市軌道交通行車組織規劃。而對于方向動態性運輸組織策略而言,相關的組織人員應當通過對于線路的單雙性行車方向作為主要的探究方向。由于雙向性的行車線路相較于單線路的行車方向具有更大的車次容量,這也使得在同樣的高峰時段,雙向性的線路能夠承載的客運量更大。[3]因此在進行實際城市軌道交通運輸行車組織規劃時,相關的組織人員應當提升雙向性線路的車次,從而進一步客流量的提升,同時針對單向性的線路問題,通過增加車次的方式來保持不同線路的客運量平衡,從而在整體上提升了城市軌道交通的運輸組織效率。
(三)放射狀環狀線路網絡的行車組織策略
在實際的城市軌道交通運輸過程中,對于放射狀環狀線路的行車組織與居民日常出行的整體質量息息相關,這也決定了相關的組織人員應當結合居民日常出行的發展變化規律,進行不斷發展變化適應的行車組織策略。[4]這樣的行車組織規劃能夠更加有效切實居民出行的實質問題,在高峰期提升整體線路的車次以保證居民行車不至于等待時間過長,在低峰期也可以進一步降低車次避免公共資源的浪費,從而在整體上實現了放射狀環狀網絡的行車組織策略設計。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我國城市化進程的進一步加快,社會發展對于城市軌道的需求也明顯得到了提升。為了能夠更好地解決客流量激增造成的城市軌道運營問題,相關的組織管理人員應當針對其中存在的核心問題進行深入地了解和分析,從中解決掉資源浪費和溝通成本較高的不合理之處,在整體上實現對于相關城市軌道交通運輸組織行車的進一步規劃效率提升。相關的行車組織人員需要結合城市實際問題進行更加可行的行車方案設計,從而能夠對于整體組織行車的質量提升奠定基礎,最終為完成國家和社會的歷史發展需求做出自己的一份重要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賀艷杰.基于路網的城市軌道交通運輸組織行車策略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0,(29):1424.
[2]梁紫玥.城市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線路 行車組織研究[J].現代城市軌道交通,2019,(2):65-69.
[3]賈玉芬.城市軌道交通全自動運行線路行車組織研究[J].中國設備工程,2019,(20):213-214.
[4]孟紅利.基于路網的城市軌道交通運輸組織行車策略[J].聯通中國,2020,(24):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