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觀點,是在不斷探索與重新升華中對馬克思主義形成的新的理解和重新認識。展現出了鮮明的時代精神,高度的政治感和責任感,形成了符合新時代中國國情的哲學方法論和哲學世界觀,極大的豐富和探索了適用于當前中國社會的新的馬克思主義觀。習近平中國馬克思主義觀是中國共產黨人不斷深入學習和研究人類歷史發展基本規律、社會發展建設基本規律以及中國共產黨政治執政基本規律的新認識和集中體現,表現了馬克思主義鮮明的科學性、真理性、時代性和開放性。
關鍵詞:習近平;馬克思主義;方法論;意義
馬克思主義觀方法論是指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現實活動中出現的問題的思想方法。即運用馬克思主義觀察問題、解決問題、引領時代、開辟路徑、探索創新的現實功能。也是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來分析和看待社會歷史的發展變化,從歷史經驗中尋找現實發展的方向和道路的哲學思想。在21世紀這個重大的歷史拐點中,面對新的時代背景和新的發展目標,習近平總書記對馬克思主義的梳理、歸納和總結,對深化馬克思主義的作用,以及習近平對它的認識,是新時代發展建設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方針。
一、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發展
1.1形成背景
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形成是在社會歷史的發展中,為適應社會變革和歷史發展而形成的思想理論體系,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與馬克思主義和中國文化密切相關,既包含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又包含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即有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又有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隨著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國際作用越來越突出,中國的崛起之勢越來越明顯,但新的問題與挑戰也應運而來,在這樣一個具有歷史性的關鍵時期,以習近平為主導方針的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策略應時而生,成為新時代背景下中國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的理論指導和實踐方針,通過對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社會中的作用的分析與闡釋,形成了馬克思基本理論與中國現階段具體實際有機結合的重要指導方針,使得中國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發展變革的險要關頭,明確了自身的發展定位和目標準則,形成了不可動搖的、強大的、具有現實意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指導理論。
1.2發展過程
1.2.1萌芽
自從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人不斷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深入研究關于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并積極將馬克思主義原理運用到中國的社會建設中去。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動,中國經濟迅猛發展,現已成為世界經濟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經濟發展的重要節點中,新的問題與挑戰隨之出現,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方法論在不斷的社會實踐和發展總結中誕生。
1.2.2形成
習近平在深刻系統的了解了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基礎上,對馬克思本人在各個歷史階段的理論探索實踐做出了詳細的理論闡述。習近平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歷史及其發展歷程做了詳細的論述和較為科學的理論把握,并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中與時俱進的精神品質對馬克思理論的形成發展,對中國社會建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產生,是在我國社會發展建設中對馬克思主義的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真理性的把握,以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社會建設實踐中發揮指導作用的過程中形成的。
1.2.3完善
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是當代中國社會變革與經濟發展的重要理論指導,在現階段社會發展中深入挖掘歷史精神,貫徹落實以習近平為指導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方針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習近平對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認識與正確把握,是我們如何將馬克思主義與經濟發展、社會現實有機的結合起來的重大問題。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是在具體的社會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這也是馬克思主義時代性的具體體現。
二、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貢獻
2.1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實際踐行。習近平指出,改革開放是一項全新的嘗試與舉措,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現實體現,我們必須堅持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必須在正確思想的引導下進行實踐探索,在現實活動中發展推進。習近平的改革思想不僅為我國的改革事業做出重要的方法引導,還在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基礎上,極大的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2.2加快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經濟是社會建設的基礎,關系著國計民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只有將經濟建設好、發展好,才能使得政治文化領域發展好。不斷加快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加大深化改革、創新開放的推進力度,是國民經濟社會建設極其重要的途徑,在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思想指導下,我國不斷加大對國民經濟建設的政策投入,頒布出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小型企業和民營企業持續發展的優惠政策,與此同時不斷鼓勵大學生、青年人士自主創業。經濟建設是我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應在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指引下,加大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加大改革開放力度,從而促進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
三、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方法論價值和意義
3.1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當今世界正處于社會經濟發展、市場經濟變革、產業結構調整的新歷史時期,我國推進國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正處于轉化升級、優化結構、加速增長的關鍵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領導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對外開放政策和工作實踐,確立實施開放驅動發展新戰略的理念,實施開放共建"一帶一路",加快探索構建開放型市場經濟的發展體制,倡導深入發展開放型的市場經濟,積極參與發展全球的經濟整體治理,是對這一關鍵時期進行的重要措施。
3.2推動實現強國夢的步伐
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強調,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是我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戰略方針。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初,就一直深入探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途徑,并為此不斷地探索、奮斗。中國夢的真正實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成功完成的,而是一個長期不斷發展的歷史過程,中國夢真正體現了當代民族性與當代世界性的完美統一,中國夢不僅與中國人有關,更與世界人民密切相關。
四、結束語
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我國建設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重要指導方針,成功的實踐并開辟了中國特色中國社會主義科學發展的途徑,習近平馬克思主義觀的理念是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發展和改進建設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樹立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始終以馬克思主義為強大的思想武器,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劉佳儀,王鶴巖.馬克思主義哲學視野中的文化自信[J].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9(3):73-76.DOI:10.3969/j.issn.1673-2596.2018.03.018.
[2]董才.樹立馬克思主義學習觀[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3):8-10.
[3]陳永弟.馬克思主義學習觀的新闡述[J].黨政論壇,2013(9):6-7.
[4]韓文乾.習近平馬克思主義學習觀的五重維度[J].思想教育研究,2020(10):27-30.
劉瑩,1986年出生,女,漢族, 籍貫吉林扶余,本科(學士學位),初級政工師,綜合管理部(黨群工作部)副主任,研究方向: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