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葉
摘要:現階段,社會經濟在不斷提升,大部分企業對經濟效益進行了重視,但是,企業的發展卻忽視了對環境的影響以及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在社會中的形象,不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鑒于此,文章通過對企業社會責任會計進行分析,研究了企業社會責任會計中存在的問題,探索企業社會責任會計優化的路徑,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社會責任會計;企業社會責任;理論;優化路徑
1企業社會責任會計概述
企業社會責任會計表述的是相關企業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在社會關系的處理中進行的會計活動。通過相關的理論,對企業應該要承擔的社會責任進行準確的表達,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企業經營的活動及結果,對活動的開展進行有效的指導與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對企業的發展與社會利益進行協調。在傳統會計中,一般是以經濟責任為主,但是,企業會計是從經濟責任提升至社會責任,這是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的特征。
2我國企業社會責任會計存在的問題
2.1責任意識較薄弱,履行社會責任自覺性不足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對社會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是,部分企業對這一方面的責任承擔意識較差,對于社會責任的履行沒有一定的自覺性。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兩方面,第一,部分企業會與其他企業的做法相一致,存在從眾的心理,在社會的發展中,效仿的企業對于社會責任沒有進行承擔,最終對社會責任進行忽視的企業越來越多。第二,企業責任的履行需要大量的資本,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企業發展的成本,對企業的經濟效益產生一定的影響。與此同時,相關政府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重視程度不高,因此,對于社會責任的履行只是被動的進行接受,自覺性不足。
2.2信息披露程度低,成本耗費高
社會責任會計是將社會學以及會計學進行有效的結合,但是在將相關責任履行情況進行公布時,沒有與社會責任的相關內容進行結合,通過財務報告向大眾進行展示,其中,在財務報表的設計以及核算的方式等方面都不能將社會責任的相關內容進行涉及,對于記錄的信息準確性以及履行的責任等產生一定的影響。部分企業對于相關信息的描述只是通過文字進行表述,沒能仔細的對企業要履行的社會責任進行表達,因此,不能明確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除此之外,若企業對社會責任進行承擔,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提升了企業社會責任會計成本,對外的信息公布中只是成本較低的項目,對企業發展有利的信息。
2.3理論體系不完善,有失規范性
與以往的會計理論體系相比較,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的理論體系不完善,整體知識構架較差,沒有完整的社會責任會計體系。與此同時,在社會責任會計體系中,其包含的內容較為復雜,因此,在會計工作中很難進行準確的核算,難以對會計核算工作進行有效的管理,影響企業的生產。企業社會責任會計因理論體系的不完善,所以,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沒有相應的依據,部分企業對社會責任沒能有效承擔,此外,企業對信息的披露會以自身的利益為出發點,對社會責任的承擔會通過相應的手段進行逃避,使得社會相關人員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2.4法律法規不健全,監管不到位
在企業社會責任履行方面,相關政府沒有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因此,不能對企業社會責任會計進行一定的約束,最終對于企業的運行情況不能進行準確的核算。此外,對于企業信息披露內容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定,使得企業對于責任信息很少公布于眾。不完善的法律法規很難對企業社會責任進行控制,對于出現的違法行為以及欺瞞行為進行有效監管,因此,相關部門要優化與完善法律法規,對逃避社會責任行為進行改正。
3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的優化路徑
3.1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意識
要對企業社會責任意識進行重視。第一,對于社會責任意識進行定期培訓,使得企業管理人員對社會責任的重要性有一定的了解,通過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提升管理人員的社會責任意識,對企業要履行的社會責任主動承擔。各個部門對企業的社會責任履行情況進行監督,通過協作,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第二,對企業員工進行社會責任會計理論知識的培訓,對員工的知識能力以及操作技術等進行有效提升,對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進行確認。
3.2制定社會責任會計準則
在我國社會責任會計的發展中,要結合我國社會發展的現狀,制定合理的社會責任會計制度,在社會責任的履行中能夠有據可依,對企業的生產進行一定的指導。在社會準則的制定時,要對會計核算以及監督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考慮,在遇到相關的問題時能夠根據制定的準則進行解決。因為社會責任會計所涉及的內容相對比較復雜,因此,在對社會責任內容進行增加時,要與會計工作內容相對應,對責任會計的來源進行明確,在一定程度上對社會責任會計進行有效的監督。
3.3創新責任信息披露模式
對于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模式進行創新。第一,對員工的責任信息披露意識進行有效提升,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承擔看法進行改變,通過對社會責任的了解,將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主動展示在公眾面前。第二,對信息披露的質量進行提升,相關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全面的展示在大眾面前,使得消費者能夠對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有效了解,使得企業在社會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第三,企業管理人員將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與會計學進行科學的結合,并對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模式進行創新,對企業應承擔的責任明確且清晰的表達出,使其能夠更具有條理性以及全面性等,通過財務報告的形式使得相關人員能夠更清楚的了解到企業的情況,對企業的情況做出準確的判斷。
3.4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
相關的法律法規是企業社會責任承擔的保障。第一,在社會企業的發展中,部分企業沒有社會責任承擔的意識,造成這一現象是因為沒有健全的法律法規進行約束,沒有對社會責任給予重視,因此,相關人員要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第二,對企業社會責任進行規范,在責任的承擔中,確保有法可依,根據法律對相關的社會責任進行履行,對責任會計的相關信息進行準確披露,向社會呈現出企業的真實情況。第三,根據制定的法律,社會人員可以對企業的經營進行監督,有效維護自身的經濟利益,使得企業能夠對社會責任主動進行承擔,促進企業的發展。
結語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各個企業都將自身的優勢進行有效發揮,在社會競爭中占據一定的地位,使得生產經營的效益進行有效提升。但是,在企業發展的同時,對消費者的利益進行了忽視,沒能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以及對環境的改善責任。對此,相關人員要進行重視,在企業的發展中,通過社會責任會計,對企業要承擔的社會責任進行增強,保護社會環境,給予企業員工一定的福利,推動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葉瀘鍵,李冬.環境會計視角下企業社會責任績效評價研究——以中國神華為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21(11):121-123+127.
[2]何雪莉.企業社會責任對公司績效影響研究——基于上市物流企業的實證分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21,43(07):124-127.
[3]李才昌.醫藥行業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研究——以云南白藥公司為例[J].企業科技與發展,2021(03):226-228.
[4]楊鴻艷.企業社會責任、會計穩健性與企業績效的關系研究[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20,22(05):13-18.
[5]吳衛星,王晨宇,屈源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影響因素研究——基于管理人員研究經歷的視角[J].金融論壇,2020,25(05):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