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璘
摘要: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對國民經濟和中國家庭的資產與負債、收入與支出都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唯有實現家庭資產的正確配置,才可以保證家庭有效的應對各類風險。本文對疫情前后家庭資產配置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并結合后疫情時代家庭財務配置的特點,制定了家庭資產合理配置的基本策略。
關鍵詞:投資理財;家庭資產;正確配置方法
一場疫情改變了居民對未來收入的預期及風險偏好,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影響著家庭的消費、儲蓄與投資決策,這對家庭資產的原有配置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沖擊。因此,很多家庭都將后疫情時代的資產配置作為主要關注的問題。
一、疫情后經濟發展形勢概況
在疫情的沖擊下,我國的居民收入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少,大部分人都會因為疫情而被迫減少生活支出。雖然絕大部分居民對未來的收入增長持樂觀的態度,但為了應對經濟壓力,“節流”的同時也在“開源”。疫情降低了居民的風險偏好,家庭資產配置更傾向于穩健和保守??傮w來看,疫情帶給不同收入家庭的影響也不同,其資產配置方向的變化也不一樣。在大類資產配置上,銀行理財產品、保險產品、公募基金是居民資產配置的主要方向,權益型基金則是居民配置成長型資產的首選。
二、疫情前不同收入家庭的資產配置情況
(一)疫情前,低收入家庭的資產配置情況
低收入家庭可用于進行資產配置的可支配收入有限,在確保資產的流動性得到優化的基礎上,為低收入家庭資產的保值增值提供保障,各類型的儲蓄手段得到調整創新。首先,由于自身應對風險能力較差,低收入家庭資產的配置會盡可能多的選擇低風險理財,以保證家庭擁有足夠的資金儲備。其次,低收入家庭對三個月以內生活必須性開銷具備較高的關注,因此對資產配置的流動性更加關注,在保證流動性的基礎上,合理的選擇目標收益,為低收入家庭提供更高水平的保障。總之,疫情前,低收入家庭對可支配收入的占比情況的重視度較高,將保障資產安全性作為主要關注的問題,因此,對儲蓄類銀行理財和貨幣基金比較青睞,同時股債混合型產品的推廣,也為低收入家庭提升資產配置合理性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疫情前,中等收入家庭的資產配置情況
中等收入家庭相較于低收入家庭,有更多比例的可支配收入。然而由于房貸和車貸的壓力,也是負債較高的階層,抗風險能力也比較有限。他們對金融行業和國內市場構成的影響會進行一定的研究,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更加科學理性的資產配置方案,以保證現有的資產可以在安全性得到有效維護的情況下實現較高的增值。因此,中等收入家庭首先對固收類資產的考察關注度較高;其次,根據中等收入家庭的經濟實力,他們具備對股票投資重要性的關注,可選擇風險可控的股票作為主要投資方向;再次,根據風險收益偏好,偏股型基金為中等收入家庭實現資產多元化組合提供幫助。最后,由于中等收入家庭相對負債較高,因此對于可轉移風險的保險類資產的配置需求也相對較高。
(三)疫情前,高收入家庭的資產配置情況
疫情前,高收入高凈值家庭普遍有對大額資產配置的成功經驗,在探索多元化投資方式的過程中更具優勢,抗風險能力也較好,因此,有許多優質資產的配置,私募基金和信托都是高收入家庭資產配置的主要選擇。高收入家庭對一些前沿投資也比較熱衷,尤其對高科技產業的突出優勢具備足夠的重視,使大額資產能夠與發展潛力較大的產業實現有效銜接,確保資產可以得到保值增值。此外高收入家庭對于持續資金鏈的需求更加關注,因此,對資產的流動性比較關注。結合資產短期變現能力,制定靈活的投資策略,使特殊情況下的資金供給能力得到維護,避免出現資金鏈斷裂問題。
三、疫情后不同收入家庭資產配置的變化
(一)低收入家庭資產配置的變化
疫情發生后,部分低收入家庭收入下降,資產規??s減,缺乏對家庭資產配置的調節能力。簡單的沿用單一的理財方式進行資產的保守處理,導致低收入家庭難以在疫情的沖擊之下,實現對家庭資產配置方案的創新優化。在疫情的影響下,一些低收入家庭對于儲蓄方式缺乏有效調整,未能結合疫情后的特點進行資產價值提升策略的制定,導致資產的流動性能力無法得到強化,難以在調整儲蓄期限的情況下,提高家庭資產的配置科學性。受到疫情的沖擊,一些低收入家庭對于生活必須資金的供給情況比較乏力,致使中短期儲蓄的占比較低,無法實現對后疫情時代突發性資金需求的有效應對,家庭資產配置面臨較高的風險。
(二)中等收入家庭資產配置的變化
疫情發生后,一些中等收入家庭缺乏對自身資產數額和特征的分析,未能對相似收入家庭占比情況的研究,導致家庭資產配置方案在設計過程中,無法實現對外部成功經驗的有效吸收借鑒,也使得多元化資產投資方案無法得到更加成熟的構建。一些中等收入家庭對于自身的財富總量特點分析不夠詳細,缺乏對人工智能和生物醫藥等新興領域的關注,未能對數字經濟等產業的發展前景具備足夠了解,導致股票投資方案的設計缺乏足夠合理性,難以在長期持有潛力產業股票的情況下,實現資產的增值。在疫情的影響下,部分中等收入家庭對于股票投資的經驗缺乏有效掌握,未能結合基金投資的相關經驗,制定家庭資產的組合投資方案,導致風險投資的收益無法得到提升,也使得風險投資在家庭總體投資中的占比無法得到提升。受到疫情的沖擊,一些中等收入家庭對于疫情對國家經濟的影響研究不夠詳細,缺乏對儲蓄保險類資產優勢的關注,導致資產的投資雖然具備強烈的保值意愿,卻無法保證資產具備足夠的安全性,一旦發生投資失敗問題,將很有可能產生家庭資金鏈斷裂的問題,無法在可支配收入比例控制方面取得進展,也使得投資方案的設計無法與家庭的具體需求相適應。
(三)高收入家庭資產配置的變化
疫情發生后,部分高收入家庭雖然掌握疫情的相關信息,并具備一定的謹慎投資意愿,但在進行多元化投資方案設計的過程中,對于高科技產業的關注存在不足,缺乏對高科技產業重要發展潛力的關注,導致投資目標的設置缺乏合理性,難以憑借其資產總額較高的優勢,實現與融資需求量較大產業的對接,無法為其資產尋找到理想的增值渠道。在疫情的影響下,一些高收入家庭對于疫情期間線上產業的優勢缺乏足夠重視,資產配置方案的設計仍將關注重點集中于傳統產業,導致高收入家庭無法結合各行業的效益漲幅信息制定家庭資產配置的具體策略,難以滿足高收入家庭的資產配置方案創新需要。
結論
疫情的發生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家庭資產的配置條件,也使得很多家庭提高了對家庭資產配置情況的重視。加強對后疫情時代家庭資產配置相關問題的研究,并制定與后疫情時代現實情況相符合的家庭資產正確配置方案,對提升家庭資產的總體配置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于磊,王雯.新冠疫情下我國居民高儲蓄經濟行為分析及政策建議[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20(22):47-48.
[2]王曉舟,朱建春.家庭資產結構、社會資本與消費升級關系探討[J].商業經濟研究,2021(04):68-71.
[3]李柳潁,武佳藤.新冠肺炎疫情對居民消費行為的影響及形成機制分析[J].消費經濟,2020,36(03):19-26.
[4]陳佳.高凈值家庭的資產配置方案[J].理財,2020(10):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