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之佳
摘要:通過近年來的發展,我國社會經濟得以全面革新和迅速發展,意圖建立全新的社會經濟體系,在最大限度上提升社會經濟運行質量,使我國社會經濟走上持續發展道路。其中礦產資源的開采和利用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帶來了核心促進作用,屬于支撐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主要支柱。在對礦產資源進行開采期間,想要充分保證生產工作的安全推進,要求礦產企業必須對礦產資源開采技術加以重視,而后強化安全生產措施的制定和實施。基于此,以下對采礦工程中的采礦技術與施工安全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采礦工程;采礦技術;礦產資源;應用對策
引言
在當前激烈市場競爭環境中,我國煤炭企業要想能夠保持穩定發展態勢,就應該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積極調整傳統采礦技術,事先勘察好開采現場各方面的環境,制定切實可行的開采方案,保證人員能夠在極高開采效率下,安全完成開采任務的基礎上,也能夠整合現代化的采礦技術,為我國煤礦行業盡快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1煤礦采礦工程的特點
(1)礦產資源不具備再生性。之所以說礦產資源不具備再生性,是因為其形成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和特定條件,因此自然界中的礦產資源存量是有限的,如果毫無計劃、毫無秩序、毫無章法地進行開發利用,總有一天會消耗殆盡。基于此開展有計劃的采掘活動是必不可少的,從中則選出最為優質的采掘技術和工藝,以免產生資源浪費問題。(2)煤炭采掘工作具有較強的專業性。煤炭采掘工作主要是在特定區域中按照煤炭資源所處的地理環境、地質條件等實際情況,通過相應的采掘技術和工藝完成對煤炭資源的開展任務。其中煤炭采掘工作所處的空間環境是沒辦法更改的,恰恰因為空間條件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資源的可開采性,所以,煤炭采掘工作的指導人一定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掌握專業技能,具有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如此不但能夠確保煤炭采掘工作的安全進行,還能實現合理采掘的目的。(3)煤炭采掘工作具有較高危險性。我國煤炭資源大都深埋在地下環境中,因此利用井工采掘是必不可少的。如此便會遭受大量危險因素的干擾,例如,煤塵、瓦斯、水災害、毒害氣體、地質架構等。如果礦下出現安全事故,便會給礦下工作人員與煤礦企業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并且,通過近年來的開采利用,地下淺部的煤炭資源已日漸枯竭,煤礦采掘的深度在逐漸提升,其中潛存的危險因素也是越來越多。總結來講,煤礦生產具有較高危險性。(4)煤炭采掘工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這里所講的流動性重點指的是煤礦工人具有較高流動性。煤炭資源大都地處偏遠區域,同時因為我國產能結構的改變,對于煤炭的需要量在逐漸縮減,部分小型的煤礦公司沒辦法支付給工人足夠的工資,導致很多技術工人無法承擔壓力而流失掉,從而在煤礦公司中形成惡性循環。
2采礦工程現狀
(1)專業的采礦技術工人屬于煤礦采掘中的一大核心力量,在提高煤礦采掘效率上起著關鍵作用。但就目前煤礦采掘行業實情來講,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技術工人儲量并不多,特別是復合型的專業技術工人少之甚少,目前已有的技術工人不具備較高的安全意識和創新意識,因此無法達到當代采礦工程的標準。(2)當代煤炭采掘技術運用受到限制。在煤炭采掘工作中,因為礦種的改變給采掘技術帶來了新的挑戰,在現代化的采礦工程中仍然存有先進采掘技術運用程度低、設施陳舊過時、勘測內容不詳盡和不準確的情況,致使煤礦采掘工作很難達到預計的效果,因為勘測工作涉及面較小,嚴重時會引起重大事故的出現。(3)安全監管工作未執行到位。眾所周知,煤礦開采工作中具有較高危險性,一不留神就有可能產生重大事故,使煤礦工人的生命受到威脅。而目前采礦工程的安全監管工作存在較多問題,未能構建出安全穩固的工作環境,對采礦工人的安全知識教育也不夠系統全面,再加上風險警報設備和技術過時老化,使得煤炭采掘工作的安全性無法獲得有效保障。
3采礦技術在采礦中的應用對策
3.1深層井采礦技術
在煤礦項目的采掘工作中,因為很多煤炭資源所埋深度極高,所以必須進行深部采掘,這時就會用到深井采掘工藝,其屬于煤炭資源采掘期間運用最為普遍的技術之一。但對該技術的運用,同樣會受到抗壓和地熱等問題的干擾,在運用期間存在較高安全風險,因此,想要幫助其獲得最高的利用價值,在對煤礦進行具體采掘期間,首要任務為明確檢驗井內的實際情況,詳細了解各項信息參數,最終采用最為合理的方式開展采掘工作。另外,在采掘工作開始以前,相關工作人員還必須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準備,另外還需配置上監控設備,進而對項目中存在的風險和問題做到實時監控,而后做出調節改正,確保采掘流程的科學性和安全性。
3.2填充采礦技術
煤礦采掘技術是由多項復雜技術共同組合而成,從中能夠充分反應出人們對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所以,優質的開采工藝一定和生態環保息息相關,才可以得到廣大群眾的肯定和呼吁。煤礦采掘業的迅速發展,低保坍塌問題和地球板塊移動問題也在不斷增多,并且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基于此,便衍生出了填充式的開采工藝。這種技術重點是將砂石等廢棄料填補到采動后的煤礦中,可充分規避煤炭資源采掘以后出現嚴重的地形、地貌、水文變遷問題,有效維護了礦區的自然生態,進而高度提升煤礦采掘的安全度與環保性。
3.3提高企業安全科研水平,優化采礦技術
依托先進的科學技術,可以有效降低采礦過程中的安全事故發生幾率,進而全面提高采礦工作安全性。加大安全技術科研力度,并給予科研成果應用足夠的重視。在現實中,煤礦生產單位應該在安全科研工作方面投入充分的人力、物力與財力,保證安全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此外,采礦企業需要不斷改善作業環境,并優化采礦工藝與采礦技術等,保證各項采礦工作在安全的環境下順利進行。
3.4加強作業區的通風管理
在開展礦下生產工作期間,對工作面的通風問題進行準確把握和監管屬于重中之重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因為必須在正常通風的狀態下,才可以充分確保礦下生產作業的安全性。另外,在對礦下通風監管機制進行優化完善期間,必須強化對通風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同時有關工人還應該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對各大工作面的具體狀態進行充分檢驗,而后按照實際的通風情況和通風標準來合理配置工作人員。此外,煤礦公司應該把所有和安全技術有關的工作內容和知識充分貫徹到工作實踐中,不但可以使礦下工作環境變得更加優質,還可充分縮減產生不良問題的幾率,使采礦工程走上長久良性的發展道路。
3.5智能開采技術
在科技優化創新的促進下,煤礦采掘技術同樣在不斷優化創新,采掘技術的智能化變成了現階段最關鍵的技術發展方向,作為最新的采掘技術,重點是在信息化科技、計算機科技的支持下完成的,將信息化當作重要載體,構建出了自動化的監管和控制體系,降低了人力操作的誤差率,有效提升了采掘速度和采掘質量。在自動化的推動下,智能化的采掘技術變成了今后的重點發展趨勢,雖說部分技術在運用期間還顯得不夠完善,還應該在實際運用期間進行持續優化調節,才可真正達成智能化控制的效果,例如,遙控采煤技術、自動化機械技術、數字模型模擬技術等都屬于智能化的煤礦采掘技術。
結束語
總而言之,針對煤礦采礦工程的特點,分析了目前常用的采礦技術在采礦中的應用對策,主要包括巖層控制技術、傾斜原層開采技術和智能開采技術等,希望能對同行從業者帶來幫助和借鑒。
參考文獻
[1]劉振.井下采礦技術及井下采礦的發展趨勢解析[J].世界有色金屬, 2020(20):48-49.
[2]楊劉偉.采礦工藝標準技術在采礦工程中的運用解析[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20,40(23):180-182.
[3]崔曉霞.采礦工程中的采礦新技術與施工安全研究[J].中國金屬通報, 2020(12):205-206.
[4]馮博.采礦工程中的采礦技術與施工安全[J].當代化工研究,2020(23): 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