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微 張倩 藺驍萱
黃瓜原產印度,由印度分兩路傳入中國。一路經新疆帶回中國北方,經繁衍形成華北系黃瓜。另一路從印度和東南亞傳入華南,形成華南系黃瓜。黃瓜富含各類維生素,是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蔬菜之一,具有解毒、利尿、清熱的功效。作為居民喜愛的蔬菜,可生吃、熟食、加工等等。全國各地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培育出了許多優良品種。
1 選用優良種子
應選擇產量高、抗病性強、耐熱、商品性好的種子。
2 種植時間與播種育苗
黃瓜喜溫暖、不耐寒冷,對地溫較敏感,因此對晝夜溫差有一定要求。育苗時間跟種植時間根據當地氣候決定,一般在4月中旬育苗,5月份定植,也可以采用直播方式。
露地栽培黃瓜一般需要育苗盤來育苗,播種前,使用高錳酸鉀溶液對種子進行消毒,然后使用土、草碳、有機肥拌勻,營養缽中播入一粒種子蓋一層薄土,澆透水,最后覆蓋一層薄膜即可。
一般選擇苗齡35天左右,子葉完好,苗高8~10厘米,有3~5片真葉,節間較短,葉柄與主蔓的夾角45度,葉色深綠,葉片肥厚,莖粗壯,根系發達,無病蟲害的苗子進行定植,定植密度根據品種特性、土壤肥力及生長周期長短決定。主蔓結瓜的品種,土壤肥力高,株距可小些;側枝多的品種,土壤肥力低,株距可大一些。一般定植行距大行70厘米,小行50厘米,株距25~30厘米。
3 種植管理
種植前,先將腐熟的農家肥、NPK復合肥施于地塊,然后深耕,使土、肥混合均勻。整地完成后,開溝、開壟,覆蓋一層薄膜種植。每畝種植2000株。苗長達30厘米時,每株栽植一根枝條,綁枝時將卷須和側枝去掉,有利于主蔓坐瓜。及時清除老葉和病葉,可有效減少病蟲害發生。
為防風甩秧苗,定植后要當天搭架,采用人字架,竹竿插在幼苗外側。瓜蔓長高及時綁蔓,每隔3~4葉綁一次,防止蔓與架桿摩擦或下滑。不能綁過緊,保持適宜空隙為宜。為便于管理,綁蔓宜于下午,不折傷蔓葉,使瓜蔓頂端固定在同一高度。
定植后4~6天,幼苗長出新根,可澆一次緩苗水。若天氣干燥,可提前澆水,澆水量要少,水量過大易降低土壤溫度,不利于緩苗,土壤濕度大易漚根,地表稍干時,及時淺中耕,以提高地溫。
打杈。以主蔓結瓜為主品種,應及時摘除側枝。中上部側枝結瓜早,結瓜后留1~2葉摘心。應晴天打杈,傷口愈合快,不在陰天或有露水時打杈,防傷口腐爛,傳染病害。
主蔓爬到架頂后及時摘心,一般長有30~35片葉進行摘心,促進回頭瓜生長。摘心根據品種特性定,易結回頭瓜品種,一般拉秧前一個月摘心,過早產量低,過晚不能充分發揮結回頭瓜作用。以側蔓結瓜為主品種,主蔓4~5片葉時摘心,保留兩條側蔓結瓜。
黃瓜第3片真葉展開后,葉間生卷須消耗營養,應及時摘除。黃瓜生長后期,下部葉片黃化干枯,失去光合作用機能,影響透風透光,需將黃葉、重病葉和密集葉片打去。
4 病蟲害防治
黃瓜生長期主要發生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角斑病、蚜蟲等。發生霜霉病可使用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72%普力克水劑1000倍液,或者使用8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
防治白粉病需要使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
枯萎病發病初期,可使用37%枯萎立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或綠綁98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進行灌根,10天1次,連灌2~3次。
發生炭疽病需用5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
防治細菌性角斑病可用30%DT殺菌劑500倍液噴霧。
蟲害主要有蚜蟲、螨蟲等,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20%愛福丁2號1500倍液噴霧防治,5~7天防治1次,連防3~4次。
5 采收
黃瓜一般從播種到采收需要40~50天,結瓜后天氣逐漸涼爽,采瓜時間要求不嚴。一般開花后8~10天即可采收嫩瓜。盛果期需要每天進行采收。
參考文獻
[1] 劉華.夏秋黃瓜露地高產栽培技術[J].科技風,2007(05):01.
[2] 夏秋黃瓜露地高產栽培技術[J].山東蔬菜,2008(05):20.
[3] 李文明.夏秋黃瓜露地高產栽培技術[J].瓜果蔬菜報·農業信息周刊, 2008(07):29.
[4] 王凱,黃梟,郗登寶.早春大棚黃瓜利用沼渣、沼液栽培技術[J].吉林蔬菜,201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