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 田超一
大棚蔬菜種植關鍵技術的不斷總結提高,使得蔬菜生產得到空前發展,質量與產量有效提升,充分滿足消費者對蔬菜的旺盛需求。大棚黃瓜種植過程中,也因出現一些管理技術疏忽或病蟲危害,也給蔬菜生產造成一定損失,種植者也需要特別注意積極應對,以達到使黃瓜優質高產目的。
1 棚黃瓜種植技術
1.1 種子選擇
種子對產量和質量具有極大影響,選取黃瓜種子時要注意選用優質種子,種植者應堅持因地制宜原則,符合種植地區自然環境,包括土壤空氣等,確保種植效果;堅持計劃原則,黃瓜種類多樣,分為水黃瓜、旱黃瓜、腌菜用黃瓜等,根據情況選取種子;牢記優質原則,這是種植黃瓜最主要原則,種植要高產優質,要注意選擇優質種子,確保黃瓜種子較高發芽率,以及對病蟲自身防御力,保障黃瓜正常生長。
種子選完后,種植前應對黃瓜種子適當處理,縮短種子相應發芽周期,提高黃瓜發芽率。可將黃瓜種子浸泡于溫水中,控制在5小時左右;對種子消毒處理,消殺種子攜帶的病菌和有害微生物,進一步提高種子自身對病蟲害抵御能力。選用專業消毒藥劑,如多菌靈溶液,以適量濃度浸泡黃瓜種子,大約1小時左右,清水浸泡4小時;選擇溫度適中室內,晾曬種子,防止高溫下種子被破壞,或明顯溫度變化對種子造成質量影響。
1.2 備置苗床
種植大棚黃瓜利用苗床培育黃瓜苗,黃瓜苗生長適期內將其移植大棚中。種植者須做好育苗準備,使用高質量育苗床,保障種子發芽率和生長效率。首先,選擇合適育苗位置制備育苗床,綜合考慮光照水分等因素,確保環境溫濕度處最適宜狀態;其次,確保瓜苗移植較好適應新土壤,育苗使用大棚土壤建立苗床,苗床大小根據種植規模確定;注意適當對苗床施加底肥,提升土壤肥力,定期適量澆水,保持土壤濕度,促進黃瓜植株生長。
1.3 適時種植
黃瓜種植要選擇合理時間,根據市場需求變化選擇種植時間。大棚黃瓜種植期主要分兩個階段,即一月份進行早春黃瓜播種,于九月份上旬播種秋后黃瓜。把握種植時機,滿足市場均衡供求,提高種植經濟效益。
1.4 適時整理棚地
瓜苗移植前應及時整理大棚土地,使黃瓜苗在優質土壤條件下生長。對大棚土壤適量施肥,保持肥量適中營養均衡,提高土壤肥力。底肥用量和底肥營養元素應由黃瓜苗生長狀況決定,根據瓜苗生長需求,綜合土壤本身肥力情況,確定施肥種類。一般多使用有機肥、尿素、鉀肥。及時翻整土地,將所需肥料均勻撒入土壤中,翻整土地保證大棚土壤透氣性。
1.5 棚室栽培管理
黃瓜苗長到二葉時,施灑適量乙烯利增加雌花,大幅提升總產。黃瓜秧苗長到三葉期進行定植。將黃瓜苗分為大中小三種,依序定植。把握適宜定植密度,避免影響黃瓜產量和生長質量。密度約為每畝3500株,間距30厘米左右,行距約50厘米,定植后及時均勻適量澆灌定植水。
大棚定期進行通風,以此控制黃瓜棚內溫濕度,保證瓜苗健康生長。早晨大棚內溫度應控制30℃左右,下午溫度掌控23~25℃,傍晚溫度基本控制14~16℃,進入深夜溫度多半維持10~12℃。結合生長需求,及時有效澆水施肥。定期中耕,清理苗間雜草,保證大棚內通風良好,避免雜草與瓜苗爭奪養分。中耕時注意把握相應階段,黃瓜苗長出4片葉,中耕深度25厘米;瓜苗長有6片葉子,耕深保持12厘米;瓜葉長有10片,及時吊蔓,用竹棍等物設置吊架,線繩吊蔓,有效去除畸形瓜果、生病爛枝葉等。
2 有效防治病蟲害
注意掌握黃瓜病蟲種類,對癥下藥。棚黃瓜病蟲害主要為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及蚜蟲等。
白粉病最為常見病害,發病時間不固定,從幼苗到成株均可發病,發病特征葉上現小白點,擴大為圓形病斑,表面帶白色粉狀霉層,可噴灑適量農藥處理。對于白粉虱,可使用黃板對其誘殺,或通過生物控制法,種植大棚內引入適量麗蚜小蜂進行控制。
灰霉病屬于低溫高濕病害,較常見較難治。進行大棚黃瓜管理時,應掌控好棚內溫濕度,避免發生灰霉病。發現灰霉病及時適度噴施相應農藥,選取三唑類藥劑,延緩灰霉病抗性。
霜霉病屬于專性寄生菌,由真菌中霜霉菌引起。癥狀一般表現為被侵葉片正面成黃色多角形病斑,病斑背面現白色或紫灰色霉層,葉片干枯致黃瓜死亡。防治時可使用瑞多霉內吸治療,或選擇高溫悶棚,高溫殺毒。在封閉酷熱大棚環境下,封閉兩小時再對大棚通風,此法可有效延緩霜霉病情。
為節約成本,可在蚜蟲發生初期,將受侵害較嚴重葉子摘除,防止蚜蟲擴散,保證棚內通風。如蚜蟲發生較嚴重,噴灑農藥,也要避免農藥對黃瓜毒害。
大棚黃瓜病蟲防治基本分為五種方法。①農業技術防治法。通過不斷改進大棚種植技術,創新種植手段,從整體上提高黃瓜質量和產量,逐漸增強抵御病蟲能力,大幅降低病蟲發生概率。②生態防治技術,有效控制棚內溫濕度,及時通風,降低病蟲發生概率,把握病蟲害與周圍環境關系影響,進行生態防治。③采用生物防治技術,通過利用病蟲天敵適量對其科學防治。④物理防治技術,就是根據病蟲特點習性,利用殺蟲燈、彩紙等對有害病蟲有效防治,還可使用微波等科技手段。⑤化學藥劑防治技術,此種方式見效快,但易導致黃瓜表面含有農藥殘留,不利于無公害綠色黃瓜生產。
大棚黃瓜病蟲害防治,除了人工手段外,還應積極結合現代科技技術,運用相關科技,及時建立病蟲害監測系統,準確分析病蟲害,定期監測大棚黃瓜,有效避免發生病蟲害。
大棚黃瓜產量和質量要保證能夠滿足消費者對其需求,需要種植者更好掌握大棚黃瓜種植技術,保證其科學性實用性,注意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通過使用無公害技術手段,更好地促進黃瓜優質高產,為消費者提供健康食品。
參考文獻
[1] 古青光.大棚黃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研究[J].農家科技(上旬刊),2019(04):01.
[2] 宋美英.大棚黃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研究[J].山東省菏澤市李進士堂鎮人民政府,2019,02:64.
[3] 楊雪松.大棚黃瓜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J].北京市密云區土肥工作站,2018,01:78-80.
[4] 李喜梅,岳振輝.大棚黃瓜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陜西省西咸新區秦漢新城農業農村局,2018,09: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