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銀姬 金山 樸金波 張寶林 王運梅 關瑤 閆嘉琦
摘 要:通過科學有效的種植方法提高馬鈴薯‘沿薯801’產量和品質,本文簡述了馬鈴薯沿薯801的種植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馬鈴薯;沿薯801;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沿薯801’是吉林省旺欽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通過有性雜交選育而成的馬鈴薯新品種,‘沿薯801’具有高產、優質、抗病、抗逆等優點,適宜在北方一季作生態區吉林省、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春季播種,具有較高的種植和推廣價值。
生產中要注意通過科學有效的栽培技術,確保‘沿薯801’生育期內健康生長,提高‘沿薯801’產量和質量。
1 選地、整地
‘沿薯801’的適應能力較高,在種植時選擇地勢較高,利于排灌、表土深厚、富含有機質的土壤。
選擇最少2年內未種植馬鈴薯的土壤,避免因連作產生土傳病害[1-2]。前茬作物收獲后,進行深耕整地,保證土壤的疏松和細碎,提升透氣性,使其根部良好發育[3]。
2 催芽、切塊
播種前15~20天,將種薯堆放在室內并覆蓋,堆高30厘米左右,室溫控制在12~15℃等待發芽,待發芽后掀去覆蓋物,讓馬鈴薯見光,每3~4天翻動一次,使芽變綠變粗。
播種前1~2天對發芽的種薯進行切塊,縱向切種薯,保證每個小塊上都有1~2個芽,大小控制在25~30克,發現爛薯、病薯及時剔除,并用75%的酒精或0.5%的高錳酸鉀溶液對切刀進行消毒,切塊后種薯采用50%的多菌靈或中生菌素對種薯進行消毒[5]。
3 播種、施肥
馬鈴薯生長過程中需肥量較大,施加充足的肥料有利于的馬鈴薯生長。底肥主要施用農家肥,輔助使用化肥,用量50~65千克/畝。在4月中下旬~5月初,土壤10厘米處溫度達到7℃時即可播種。每畝植4000株左右。
4 田間管理
在馬鈴薯出苗后及時進行田間管理,防止多種雜草搶奪馬鈴薯生長所需要的養分。
一般需要采用人工除草,人工除草對馬鈴薯和土地的影響非常小,可以提高地溫,疏松土壤。做好除草同時還應進行中耕培土,現蕾期和盛花期進行兩次培土,可促進根系和植株的生長。
在遇到連續下雨情況下,應及時開溝排水,避免影響馬鈴薯根系呼吸。馬鈴薯塊莖形成階段,可通過葉面施肥方法,追施濃度為0.3%的磷酸二氫鉀、0.5%的尿素和適量的微量元素,有利結薯增加產量[2]。
5 病蟲害防治
馬鈴薯主要病蟲害有早、晚疫病、二十八星瓢蟲等,可用800~1000倍液的代森錳鋅、抑快凈、科佳、銀法利等防治早、晚疫病。每畝用40%甲基辛硫磷25~50毫升,對水噴霧防治二十八星瓢蟲。
6 收獲、貯藏
收獲前一周進行馬鈴薯割秧,使馬鈴薯表皮逐漸木栓化,便于收獲[4]。
馬鈴薯采收獲后,要分類進行堆放,將爛薯、病薯及時清理,存儲于低溫,避光,防潮,防凍的環境中,抑制馬鈴薯呼吸。
參考文獻
[1] 許震宇,郎賢波,吳京姬,等.彩色馬鈴薯新品種‘延薯15號’的選育[J].中國馬鈴薯,2020,34(6):2.
[2] 錢彩霞,陳吉昆,周金娥,等.脫毒馬鈴薯優質高產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特種經濟動植物[J].2021,24(10).
[3] 達哇卓瑪.淺談馬鈴薯高產栽培與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4(9):1.
[4] 馬海濤,馬海龍,王娟,等.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1,(08).
[5] 申雪萍.馬鈴薯高產高效種植技術要點[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