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江
黃瓜是人們餐桌常備蔬菜之一,生產栽培中經常發生霜霉、立枯、灰霉、疫病、炭疽、細菌性角斑和葉枯等病害,給黃瓜優質高效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發生病害主要是隨天氣轉暖、氣溫回升以及高溫高濕環境管理不當造成。需加強肥水管理,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注意棚室通風透光降濕,營造有利黃瓜生長環境條件。發病初期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蟲,延長采瓜期,達到增產增收目的。
1 霜霉病
一般大棚前沿發病重,癥狀十分明顯,黃瓜葉片有黃褐病斑,受葉脈所限,濕度大時葉背生有灰色或黑色霉層。
綜合防治:要注意選用抗病優質黃瓜新品種,采取優良措施培育好健壯幼苗,在進行黃瓜定植時要嚴格淘汰劣質苗、發病苗。
進行露地栽培時,要特別注意選擇地勢高,排灌條件好的地塊進行種植。優質高效增產要實行地膜覆蓋,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提高地溫,降低空氣濕度,減少發病幾率。生產管理上澆水要在晴天上午進行,嚴禁陰天澆水,切忌行間大水漫灌,要注意加強溫濕度調控,及時通風排濕管理,保持適宜溫度,不要過早放風。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要及時噴藥防治,可選用72.2%霜霉威水劑800倍液、72%克露可溶性粉劑500倍液,或使用20%精甲霜靈·松脂酸銅(驅霜)乳油1000倍液,或72%克抗靈可溶性粉劑500倍液,以及噴施50%烯酰嗎啉(安克)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3~4次。
2 灰霉病
黃瓜花瓣受害易致花瓣枯萎脫落,影響產量。花期發病侵染幼瓜,也能侵染葉、莖,病菌一般由雌花開始侵入,致花瓣水漬狀霉爛,生出灰褐色霉層,幼瓜受害,花蒂水漬狀軟化,表面密生灰霉,黃褐萎縮。
綜合防治:保護地栽培應采用變溫管理方法,抑制病菌滋生,可以采用高畦覆膜或滴灌栽培,降低濕度。生長前期及發病后,要注意適當控制澆水,適時晚放風,提高棚溫至33℃不產生孢子。
有效降低棚室內濕度,盡量減少棚室頂部及植株葉面的結露和葉緣吐水現象,加強棚室科學管理。尤其是在黃瓜的苗期和果實膨大前應及時摘除植株發病的葉、花、果及黃葉,保持棚室整潔干凈,增強通風透光性能,可較好地防范病害發生。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采用煙霧法,如使用10%腐霉利煙劑,或使用10%嘧霉胺煙劑進行薰蒸處理。棚室內可噴灑40%灰霉菌核凈懸浮劑1200倍液,或噴灑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異菌脲(撲海因)可濕性粉劑600倍液,以及噴灑50%乙烯菌核利(農利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40%嘧霉胺懸浮劑1200倍液,每隔5~7天1次,連續防治3~4次即可。
3 白粉病
黃瓜白粉病主要是危害葉片,也能危害黃瓜的葉柄和莖基部,但很少危害果實。
被害葉片正背均產生近圓形白色粉狀小斑,病斑擴大連片,葉面布滿白粉,葉片枯黃發脆,不脫落。是否流行取決于濕度和寄主長勢,濕度大,通風排水不良,潮濕地塊發病較重。棚室光照不足,通風不暢,表現悶熱或溫度忽高忽低,其病發展較快。
綜合防治:要注意選用抗病黃瓜品種。保護地栽培種植前,每100立方米空間使用硫磺粉250克、鋸末500克,或45%百菌請煙劑250克,密封熏蒸1夜,以殺滅整個棚室內病菌。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噴灑50%的醚菌酯干懸浮劑(翠貝)5000倍液,或使用20%捷菌微乳劑2000倍液、15%勝炭微乳劑2000倍液以及噴施20%苯醚甲環唑微乳劑2000倍液,每5~7天1次,連續2~3次。
4 立枯病
多在床溫較高或育苗后期發生,主要危害黃瓜植株幼苗的莖基部或地下根部,初期時在莖部現橢圓形或不規則形暗褐斑,逐漸凹陷擴展繞莖,致使莖部萎縮干枯,瓜苗死不折倒。根部染病時多在地表根莖處,皮層褐色腐爛。苗床內開始僅有個別瓜苗白天萎蔫,夜間恢復,數日反復后萎蔫枯死。
綜合防治:優選無病菌種子,播種前用55℃溫水浸泡15分鐘后再播種,育苗床要提前進行消毒。育苗地要選用背風向陽、排灌方便田塊,降低地下水位,這是防病重要栽培措施。苗期要嚴控溫濕度及光照,結合煉苗、揭膜、通風、排濕、降溫等措施綜合管理。
藥劑防治:發病前期或未發病時施用保護藥劑,如代森錳鋅、多菌靈、百菌清等;發病期可施甲基托布津、惡霜錳鋅進行防治。
5 炭疽病
幼苗發病時多在子葉邊緣現半橢圓淡褐色病斑,生橙黃點狀膠質物。葉斑近圓形,呈淡灰至紅褐色略濕潤,嚴重時葉片干枯。蔓及葉柄上病斑橢圓形黃褐色,稍凹陷,病斑連接包圍主蔓,致植株部分枯死。瓜條如果染病,病斑近圓形,初呈淡綠后為黃褐。病部稍凹陷粉紅黏稠物,后期開裂,葉柄或瓜條上出現琥珀色流膠。
綜合防治主要是選用抗病品種,進行種子消毒處理。實行3年以上輪作,苗床選用無病土或進行床土消毒,減少初侵染源。運用地膜覆蓋栽培減少病菌傳播,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加強溫濕度科學管理,及時進行棚室通風排濕,減少葉面結露和吐水。田間操作時要等葉片上露水干后再進行,減少人為傳播蔓延。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噴灑25%咪鮮胺乳油1000倍液,或噴灑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顆粒劑5000倍液。
也可使用50%施保功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應用60%炭疽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和40%的炭克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在防治過程中可在藥劑中加入農豐寶葉面肥800倍液,可以達到藥肥兼收之效。
6 疫病
黃瓜植株葉片染病會產生圓形或不規則形水浸狀病斑,擴展迅速,干燥時呈青白色,易破裂。
成株發病時莖基部或嫩莖節部現暗綠水漬斑,變軟縊縮,病部上葉片萎蔫或全株枯死。病斑擴展到葉柄時葉柄腐爛,葉片呈下垂,植株節部受害,維管束不變色。瓜條或其它部位染病初為水浸狀暗綠,逐漸縊縮凹陷,潮濕時表面生稀疏白霉,腐爛發臭。
綜合防治:選用耐疫病品種,采用嫁接技術栽培。育苗用營養土需要消毒處理,實行種植地與非瓜類作物5年以上輪作。加強田間管理。采用深溝高畦栽培,避免田間積水。黃瓜育苗期間要注意控制苗床澆水,植株結瓜后做到栽培地土壤見干見濕,發現中心病株要及時拔除帶出田間深埋銷毀。
藥劑防治:疫病發病初期應及時噴灑72.2%的霜霉威水劑600倍液,或使用56%霜霉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噴霧。
藥劑防治也可使用60%氟嗎·錳鋅可濕性粉劑750倍液,或20%精甲霜靈·松脂酸銅(驅霜)乳油1000倍液以及適宜濃度的烯酰嗎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進行防治,每隔5~7天噴灑1次藥劑,交替用藥,連防3~4次即可收到防效。
7 細菌性角斑病
植株病葉初生針尖水漬狀綠斑,擴大后受葉脈所限成多角形,黃褐色。莖和果實發病,初為水漬狀圓斑,有白色粘液,后灰白色。病瓜病斑外成潰瘍裂口溢出菌液。
農業防治:選用耐病品種。播種前種子消毒,使用50℃溫水浸種20分鐘,干后催芽播種。育苗前還可使用次氯酸鈣300倍液進行60分鐘浸種,或使用100萬單位的硫酸鏈霉素500倍液浸種2小時,洗凈催芽。育苗使用的營養土要進行消毒處理后再行育苗。實行2年以上輪作,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除田間枯黃葉和病葉。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及時噴藥防治,可使用30%的綠得保懸浮劑800倍液,或使用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以及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進行灌根處理。
藥劑防治也可噴灑30%王銅懸浮劑400倍液,或使用3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噴施90%新植霉素可溶性液劑2500倍液,噴灑2%春雷霉素(加收米)液劑1500倍液。
防治角斑病也可使用25%唯它靈可溶性粉劑1500倍液,或噴施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或使用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每隔7天噴施1次,連續防治3~4次。
8 細菌性葉枯病
植株葉片染病現黃化區,葉背生水浸狀圓形或近圓形小斑。病斑處葉面凸起變薄,呈白色、灰白色或黃褐色,具有黃色暈圈。有時菌膿出現不明顯,有時葉片背出白色干菌膿。植株幼莖染病開裂。果實染病生圓形灰色斑,有黃色干菌膿。
綜合防治:選用耐病抗病品種。播前種子消毒使用50℃溫水浸種20分鐘,撈出晾干后催芽播種,還可使用次氯酸鈣300倍液浸種30分鐘,或應用100萬單位的硫酸鏈霉素500倍液浸種2小時,洗凈催芽播種。育苗營養土要經過消毒處理后再育苗。生產上要實行與非瓜類作物2年以上輪作種植,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除田間枯黃病葉。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及時應用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進行灌根。可以噴灑30%王銅懸浮劑400倍液,噴灑30%的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生產上防治此病還可應用30%綠得保懸浮劑800倍液,或使用90%新植霉素可溶性液劑2500倍液,或使用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倍液,或應用25%唯它靈可溶性粉劑1500倍液,或及時噴施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每隔7天噴施1次,連續防治3~4次即可受到良好防效。
參考文獻
[1] 黃瓜病害.http://baike.baidu.com/view/4597452.htm.2008(04):20
[2] 顏群.玉米苗期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措施[J].現代農業,2014(07):01.
[3] 崔麗鑫.秋白菜主要病蟲害防治方法[J].吉林蔬菜,2020(12):30.
[4] 孫曉英,曲宗祥.黃瓜主要病害無公害綜合防治措施[J].吉林蔬菜,2020(12):30.
[5] 宋立新.黃瓜大棚多層覆蓋栽培技術[J].吉林蔬菜,2017(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