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銳,張晨鳴
(湖北省標準化與質量研究院,湖北 武漢 430000)
商貿物流供應鏈標準體系的研究與建立,充分發揮標準化引領作用,推動商貿物流新興領域的標準制定,促進電子商務、網絡零售、城市共同配送等現代商貿物流模式發展。通過商貿物流供應鏈標準體系的實施,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推動商貿物流企業主動參與各類物流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以標準化的手法不斷建立完善重點商貿物流企業自身的標準體系,以標準化的實施方式,制定實施企業內部操作規范、配送流程、質量控制以及物流裝備單元化標準等。
商貿物流是在商業貿易活動中進行的物流過程,是城市流通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居民服務等商貿服務業及進出口貿易相關的物流服務活動。我國商貿物流從設計年、改革年的歷程發展,從2017 年全國商貿物流在宏觀經濟穩中提質的背景下,結構進一步優化,電商、快遞、冷鏈、醫藥、快速消費品物流保持快速增長,與國家戰略相關的“一帶一路”物流業務發展態勢良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各地實施“三去一降一補”戰略任務,中央和地方密集出臺激勵物流發展的有力措施,農村電商示范工程、多式聯運示范工程、交通物流融合工作、商貿物流標準化工作持續推進。2018 年全國商貿物流運行主要呈現出需求總體向好、消費零售領域增長較快、生產資料物流需求放緩、物流效率穩中有升的基本特點,在商貿物流重點領域中,實體零售加快創新,網絡零售增速有所放緩,社交電商增量迅猛,餐飲、冷鏈等物流仍保持旺盛需求,跨境電商發展趨于規范、國際物流發展穩健。
近兩年全國商貿物流在試點帶動及重點領域的標準化建設中,標準化水平明顯提高,據統計商貿物流中物流企業自購標準托盤占比達到60%左右,生產標準托盤占比達到45%,標準托盤租賃量成倍增長;標準托盤共用體系初步建立,武漢、黃石與試點前相比,帶板運輸率提高1.1 倍;試點促進企業綜合物流成本下降25%以上,物流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平均下降13%。此外,試點推動物流效率成倍提升、標準化建設投入規模擴大、節能減排效果突出。
在商貿物流標準化專項行動計劃的推動下,近年來我國標準托盤占保有量比例持續快速提升,2017年達到28%,較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比2015年提高3個百分點,生產環節托盤標準化率達到45%以上,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各地積極推進物流信息化與標準化融合發展,據統計,在托盤共享共用模式下,用戶降低物流綜合成本20%以上,其中降低庫存周轉成本30%、降低貨差貨損60%左右、減少托盤丟失率和破損率12%、提高裝卸貨效率4 倍左右、提高供應鏈協調作業效率10%以上、增加車輛周轉效率1倍左右。
湖北省商貿物流相關試點的總體情況,湖北九州通集團、中百集團、東方百貨、富迪實業、荊州長江物流、宜昌三峽物流園等入選全國商貿物流試點的企業;黃石市、武漢市入選全國第三批國家物流標準化試點城市;襄陽市入圍全國第二批共同配送試點城市;宜昌市枝江市、襄陽市南漳縣、恩施州咸豐縣、鶴峰縣作為全國農產品出村進城試點。根據湖北省試點建設的總體要求,按照“市場主導、政府引導、點面結合、逐步推進”的原則,以標準托盤及其循環共用為切入點,帶動上下游物流設施設備和包裝標準化水平提升。以快消品、農副產品、藥品、電商等領域為重點,帶動物流服務標準化水平提升。以物聯網應用、信息平臺為主線,帶動物流信息化水平提升,促進構建標準化的智慧物流配送體系,形成標準托盤與物流包裝聯動、地區之間互動聯動的局面。
標準規定了聯運通用托盤的尺寸規格,適用于公路、水路、鐵路聯運的通用托盤標準,是與集裝箱運輸、倉儲貨架存儲、裝卸搬運設備等系統銜接的接口標準,是托盤循環共用的基礎標準和商貿物流系統最核心的標準。托盤規格標準不統一將嚴重影響社會物流系統的互聯互通與全面協同,帶來嚴重的資源浪費。因此政府必須理直氣壯地主導該標準的宣貫,并且需要統一規格,重點宣國家標準中優先推薦的1 000mm×1 200mm標準。
托盤質量標準通過企業間托盤交換實現托盤循環共用的基礎標準,由于塑料托盤質量的評估復雜性,國際上一般采用木質托盤。該類標準主要是對聯運通用以及共用系統用的木質平托盤樣式、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以及標志、包裝、運輸與貯存做出規定。深化標準托盤循環共用系統工作,推進開放式托盤循環共用,推動全社會托盤質量標準統一和規范。
要推進商貿物流標準化系統統一,托盤標準和包裝標準是商貿物流系統中最關鍵的單元物流標準。要通過關鍵標準把物流系統串起來,就需要對托盤標準與物流系統中各類標準的銜接和協同進行規范。本標準就是以托盤為關鍵標準,規范了托盤與物流系統中其他標準的協同和規范的要求。
在商貿物流供應鏈中包裝的規格標準有很多,應用最廣泛的是盒狀類(硬質直方體)物品包裝。該標準規定了各類包裝材料的硬質直方體包裝的尺寸規格,決定了產品的包裝模數,其中標準規定按照600mm×400mm 尺寸進行分解,形成系列的產品包裝模數,從而規范包裝。該包裝規格基準是世界主流的產品包裝模數,不僅與中國的托盤標準規格相適應,也與歐洲托盤標準相適應。商品包裝規格是物流標準化的起點,商品包裝標準是物流系統的基礎標準。全面宣貫這一包裝規格標準,推動產品生產企業積極采用該標準模數進行產品包裝,是從源頭推進商貿物流系統標準化的重要措施。
在商貿物流供應鏈中物流箱是應用非常廣泛的物流包裝標準器具,在門店送貨拆零揀選的小件和散件產品需要使用物流箱作為裝載、存放、搬運和驗貨的基礎單元。農超對接中生鮮食品也需要用標準物流箱作為裝載、搬運、裝卸、驗貨單元。物流箱標準需要與托盤標準相銜接。該標準規定了塑料物流周轉箱的產品規格系列,適用于商貿物流系統的包裝、運輸、存儲等各環節。重點推進該標準宣貫,尤其是在生鮮食品農超對接中,大力推進標準物流箱循環共用系統建設,并根據標準應用情況對該標準進行完善和修訂,爭取升級為國家標準。
運輸車輛標準是商貿物流標準化最重要的設備標準。該標準是強制性國家標準,在推動城市配送和帶托盤運輸中,關于車輛外廓尺寸的規定直接與商貿物流標準體系銜接,與托盤標準協同。該標準是商貿物流系統最核心的運輸標準之一。該標準修訂后2016 年已經正式發布,新標準符合帶托運輸的要求,與托盤標準建立了協同關系。
該標準規范了包含一維碼和二維碼的標簽設計要求,提供了運輸單元唯一標識符,是實現單元貨物追蹤追溯的重要標準。標準對編碼格式、標簽放置位置等均有要求。在商貿物流體系中是規范托盤標識、物流箱標識和其他運輸包裝標識的一個基礎性標準。
商貿物流服務的標準化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特殊性,難以規定統一的評價標準規范。根據專業物流服務中的安全和誠信問題,結合國家相關服務標準加強監管,引導和推進服務質量的標準體系認證,全面推進商貿物流標準化的服務水平。由于物流服務的安全和誠信等問題更多的需要專業部門監管,在商貿物流標準化推進方面,要激發市場主體的主觀能動,推進物流服務的標準體系評價及認證。
商貿物流供應鏈標準體系的建設實施,建立在商貿物流需求分析的基礎上,首先確定商貿物流供應鏈標準化對象、標準體系的范圍、標準體系的目的和用途、標準體系的編制依據、體系內外標準的適用性,梳理現行標準,清理問題標準,歸納缺失標準等。同時,以調研為基礎對現行標準的完善利用與重點缺失標準的優先制定提供依據,提出組織保障措施,制定詳細的任務分工表、時間進度表保障標準體系編制工作,基本步驟包括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對商貿物流供應鏈標準體系建設進行需求分析,收集、分析、整理相關資料,明確標準體系建設目標方針政策,發揮市場主體作用,評估、篩選優秀企業標準,積極推薦和申報上升為地方標準、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推動商貿物流新興領域的標準制定,促進電子商務、網絡零售、城市共同配送等現代商貿物流模式發展。
第二階段:編制商貿物流供應鏈標準體系框架,充分借鑒相關行業標準體系建設要點,遵循科學性、系統性、協調性、先進性、前瞻性、可擴充性原則,根據國標GB/T 13016《標準體系表編制原則和要求》的規定,依照國家標準體系編制原則,在參考國際標準化組織相關標準的基礎上,結合黃石、武漢、襄陽物流試點城市商貿物流發展特色,針對企業實地調查結果,制定商貿物流標準化體系框架,客觀地反映全省商貿物流標準化水平,有效發揮標準化在全省商貿物流供應鏈中的引導和規范作用。
第三階段:根據體系框架及相關模型,收集并研究已頒布的現行物流國內外商貿物流先進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及地方標準,按標準內容分類,基本分為基礎標準、技術標準、管理標準、服務標準四個分體系,其中:基礎標準分體系包括基本術語、電商物流分類、貨物分類等標準;技術標準分體系包括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工程設施建設等標準;管理標準分體系包括物流企業資質、電商與物流協作、服務質量管理等標準;服務標準分體系包括物流服務質量、物流服務環境、服務設施設備用品用具等標準。
第四階段:體系運行與持續改進。落實宣貫商貿物流供應鏈標準體系中的重點標準,包括GB/T 2934 聯運通用平托盤主要尺寸及公差、托盤質量標準GB/T 30048 聯運通用平托盤木質平托盤、SB/T 11154共用系統托盤質量驗收規范、系統協同的規范標準GB/T 37922 托盤單元化物流系統通用技術條件、包裝規格標準GB/T 4892硬質直方體運輸包裝尺寸系列、物流箱標準BB/T 0043 塑料物流周轉箱、運輸車輛標準GB 1589道路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信息化標準GB/T 19946包裝用于發貨、運輸和收貨標簽的一維條碼和二維條碼等。在物流試點城市的重點商貿物流企業調研中,發現問題,以問題為導向,確定標準化對象,對體系文件中的標準進行補充,提出急用先行的商貿物流供應鏈標準的制修訂工作。
商貿物流供應鏈標準體系是一定范圍內,將商貿物流供應鏈相關標準按其內在聯系形成的科學的有機整體,標準體系是一個系統,它具有系統所具有的各種客觀屬性。標準體系具有一定的范圍,其組成標準之間有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關系,國家、行業、地方、企業的標準之間相互補充、相互制約,在一定范圍內規范相應的產品、過程、服務和管理。標準體系的層次和內容可以分別通過標準體系框架和標準體系表來體現,標準體系表應力求全面系統、完整配套、層次分明,充分體現體系的系統性。
商貿物流供應鏈標準體系的構建是一項復雜的多行業、多環節和多模塊的管理活動,首先,涉及商貿物流行業主要根據黃石市物流試點企業從事的物流活動,主要涉及到酒類、醫藥、糧油、食品、冷鏈、汽車、家電、快遞及進出口等。首先從理論研究層面對整個商貿物流進行全過程分析,結合目前商貿物流發展的重點對標準體系模型進行構建,體系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商貿物流供應鏈標準體系三維模型
商貿物流供應標準體系的設計是商貿物流過程與環節的全流程覆蓋,涉及了商貿物流運輸、商貿物流儲存、商貿物流裝卸、商貿物流搬運、商貿物流包裝、商貿物流流通加工、商貿物流配送、商貿物流信息;商貿物流標準的分類涉及到商貿物流基礎類、商貿物流公共類、商貿物流專業類和商貿物流指南類。
根據國家標準GB/T 13016《標準體系表編制原則和要求》,結合三維模型中的過程與環節、涉及的商貿物流產品等,建立體系框架,包含基礎標準分體系、技術標準分體系、管理標準分體系、服務標準分體系。體系框架參考如圖2所示。

圖2 商貿物流供應鏈標準體系框架
本文以武漢、黃石商貿物流標準化試點城市的建設工作為研究基礎,結合商貿物流供應鏈上下游物流配送運營與標準化現狀,提出了商貿物流供應鏈中重要的標準及商貿物流供應標準體系實施步驟、體系框架等內容,在需求分析及調研的基礎上建立標準體系,通過標準化的活動發揮企業能動性,推動市場主體參與的標準體系的建立,發揮企業主體作用,貫徹實施國家、行業標準,鼓勵商貿物流企業參與國家、行業標準的制訂修訂,實施更為精細、嚴格的企業標準。商貿物流供應鏈標準體系的建立應堅持協同推進,注重商貿物流標準與上下游產業標準、相關行業標準之間的協同發展,在示范引領的作用下,持續開展商貿物流標準化示范工程建設,選擇典型企業開展試點,打造標桿,引領商貿物流標準化體系建設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