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臻
(信陽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信陽 464000)
黨的十七報告提出: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醫學教育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對于醫學教育來說,德育教育是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上醫學科學具有一定專業和技術性,因此學校想要強調德育教育的實際作用,就必須從醫學特點作為入手點,充分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不斷探索教育的全新渠道和方法。
對于高職醫學化學教學來說,德育教育是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全面貫徹和落實國家教學方針,積極培養具有高素質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和現實意義。由于醫學相比其他行業來說,具有一定特殊性,所以高職醫學教育機構的主要辦學目的是為高精尖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以及基礎醫療崗位等領域,提供具有綜合能力和全方位核心素養的技術性人才,其具有一定時代性和實踐性等相關特點。
醫學行業主要服務的對象是社會大眾,所以其崗位德行直接關系到人類的生命健康,甚至關系到整個社會的穩定。所以目前高職醫學學生在實際開展課堂學習時,其職業道德教育是學校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教師以及學校應當充分了解和認知職業道德培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入21世紀,我國已經全面進入數據和信息時代,互聯網結構發展正逐漸轉變人類的傳統類型思維模式、生活習慣以及事情操作方式等,對于社會的不同方面都產生嚴重的影響。而青少年在性格方面以及個人意識方面仍未成熟,并且自身具有強大的求知欲,所以當互聯網已經成為其主要信息來源時,不僅為青少年的專業知識和課程內容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學習條件,但一定程度上也會對青少年造成心理和思維的負面影響。尤其是互聯網龐大的信息環境中,沒有經過信息過濾的消息無法避免其正規性,長此以往,越來越多的正確價值觀被模糊概念,進而影響著心理和生理仍然處于初級階段的學生。
當今處于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世界各個國家的競爭從本質上看則是科技和知識的競爭,換句話說,也就是人才的競爭,加上醫學行業自身具有一定社會性質、實踐性質以及良好的服務性質,所以在醫學工作過程中,不僅需要工作人員自身具有現代化醫學科學知識,一定程度上還需要具備良好的醫學崗位職業道德。在日常工作和救治過程中,盡可能關心、保護和尊重病患。除此之外,醫生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不僅需要救治病患,一定程度上還需要救治病人,而作為醫生來說,在工作中首先需要具有品德高尚的職業素養,才能充分體現出其工作的崇高性。
在醫學化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在不斷提高教學水平的同時,不斷強調科學知識的內涵,進一步發揚醫學對于全新知識的態度。而另一方面,作為醫學課堂教學的傳播者,教師還應該不斷提升自身醫學領域的全新知識和理論水平,將德育教育與醫學心理教育相互結合,其中德育教育應該以學習心態作為核心教學出發點,教師應該不斷強化學生對于醫學學習的心理素質[1]。
在實際開展德育教育時,教師應該將職業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公共德行教育相互結合。通過不斷開展具有專業性質的法律法規學習課程,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醫學職業道德規范的理解和管理,從而有效地推動醫學職業道德素養的綜合培養。除此之外,高職醫學化學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還應該將醫療職業道德與愛國主義教育相互結合。其中愛國主義需要全面落實和貫穿在醫療教學的各個環節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積極培養學生嚴格遵守崗位要求,以此不斷培養學生的醫療職業情感。而在教學模式和技巧上,則需要不斷進行創新。創新對于政治思想教學來說是核心要求。而德育教育模式從整體來看則是一個動態的教學流程,所以需要根據不斷變化的實際情況,適應教學的全新形式,從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不斷創新。
由于醫學行業的職業特點,無論是醫生還是其他醫療工作者,都必須具有救死扶傷、無私奉獻的職業素養,所以學校應該根據醫療救治的特點,開展一系列的職業責任感課程教育。比如在專業護理專業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護士職業的特點,尤其是在每年國家護士節日開展期間,需要組織“以弘揚南丁格爾精神”作為核心主題的教學活動,其中包含護士授帽儀式、護士禮儀展示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護士職業的神圣感以及使命感。而在臨床醫學專業則開展以服務新農村為主題的各種專項調研和討論活動,致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基層工作對于社會建設的重要作用[2]。
在醫學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醫療人員的工作內容和職責在學校組織相關活動調研之后,決定以感恩教學為主要活動中心,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全新品牌,以此不斷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為此,學校應該精心策劃一系列感恩教學系列的活動,并且充分調動各個部門的積極性,使各種專題的教學活動獲得良好的教學結果。
3.2.1 舉辦專題教學活動
為了進一步組織學生積極開展親情經濟賬目相關活動,查可采取以下作法:第一,教師將學生自身的學習費用、課程雜費、生活費用、手機通訊費用、補考費等相關費用進行計算,進而計算出從入學以來,家庭為自己學業方面的總體投入資金。第二,隨后根據家庭為學生的整體投資中,計算出學習以及生活支出的整體計算比例。第三,在班級教學過程中,由輔導員幫助學生以相同類別的畢業生經濟支出標準進行計算,以此有效計算出自己大致需要多長時間可以開始回報父母的付出。通過細致的經濟支出計算活動,可以讓學生感到父母為自己的付出,進而將其轉化為學習的基礎動力,最終能以優秀的學習成績回報父母的無私奉獻。
學生開展課程學習過程中,需要深入了解教師的辛苦,為此學校可以積極引進教師獻真情活動,從8個1來表達對教師的敬佩感情。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之間的協同互助之情,學校還應該積極開展同學感恩活動,以此作為核心開展“牽手同學”主題演講。通過此種方式,從根本上提升學生之間的互幫精神和友情。大自然對于社會發展和人類生存來說是基礎條件和因素,所以德育教育教學活動還需要積極開展保護自然、愛護環境的相關活動。在此基礎上,提倡每一位同學種植樹木、保護綠地,自覺地形成愛護環境、保護自然生態的志愿者。
3.2.2 綜合教學活動
第一,在開展綜合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以感恩、責任、奮進作為核心目標開展相關的演講比賽,學生們可以充分結合自身的親身經歷,充分訴說對教師和家庭的感恩之情。比如在演講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充滿深情地對自己的父母訴說感恩之情,對教師訴說培養之情,對同學表達感謝之情,并以此為基礎表明自身的學習態度和進入社會參加工作后回報祖國、回報父母、回報學校、回報社會的堅定決心和信心[3]。依靠此種綜合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充分體會到自身所承擔的重大責任和義務,進而了解用感恩的心態對待每一個人,真正地學會感恩,升華自身存在的價值。第二,組織護理專業學生舉辦以博愛精神為主旨的演唱活動。為了進一步弘揚博愛精神,組織學生們以歌舞的形式表達自身對于醫學和護理事業的熱愛和追求。第三,組織學生開展歌頌祖國的合唱比賽活動。通過歌聲、朗誦、手語等豐富的表演形式,表達對祖國和崗位的向往之情。
第一,為了進一步提升德育教育在高職醫學化學教學質量和效果,需要教師積極開展職業的榮辱觀教育。
第一,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及以創新為目標的新時代醫學精神教育活動。尤其是在一二九運動、九一八事變、五四運動等具有悠久歷史的紀念日期間,學校可利用歷史圖片展示,組織詩歌朗誦會、主題文章寫作比賽、革命演繹等相關活動,進一步弘揚醫學職業團結統一、勤勞勇敢的寶貴精神。
醫學行業中無論是醫生還是護士,都需要具有高尚的醫德,而醫德知識教育不僅需要繼承傳統的美德還需要重視現代化醫學理念。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在不斷發展的新時代下,作為教師更加應該正確對待傳統道德教學意識和文化,以此不斷尋找傳統醫德與21世紀發展的聯系和關聯點。除此之外,醫德自身具備較強的時代特點,比如人工授精技術、器官轉移技術、基因技術、克隆技術等,以上相關醫療技術對于傳統醫學道德來說具有較強的的沖擊力。所以為了進一步適應和推動現代化醫德發展進程,學生在學校就需要建立全新的醫德觀念,必須在傳統優秀的醫德觀念基礎上,全面樹立醫德創新意識和觀念;教師不是死板地向學生灌注理論知識,而更應該全面地培養學生的創新醫德。
由此可見,學校在高等人才的培養過程中首先應注重素質教育,并以此為基礎提高人才的培養水平。同時,學校應該堅持以學生為本,多角度、全方位發展的教學觀念,不斷強化政治和思想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徹底融入醫學人才培養的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