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舊銑床加工麻花鉆頭電極的故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胡國強金切刀具技能大師工作室 (江蘇蘇州 215123) 管碩忠

管碩忠
我是位“40后”,1965年高中畢業后分配在國營機械廠工作。當時與胡國強同志是同廠、同車間的同事,他搞刀具,我干銑工,彼此都非常熟悉了解。大家先后退休后,我受聘于中日合資公司負責職工技術培訓,而他則被市政府授予刀具技能大師并組建了工作室,2005年我榮幸地成為其首屆弟子。
2 0 0 7 年, 胡 大 師 找 到我所在公司總經理陳大廈(高級技師),要求加工3 根φ29mm×300mm的紫銅麻花鉆型電火花電極。陳總爽快地答應:“沒問題,我們有多臺四軸的加工中心機床,可輕松完成……”。胡大師打斷對方:“不不,這次不用高自動化機床,而要用你們普通的舊銑床來加工”。
我很快被請到辦公室,聽了陳總的一番說明,并看了胡大師帶來的3根紫銅棒和1份草圖。陳總試探地問我:“你看用銑床能干嗎?”我看著草圖一時不知可否。因為我知道,制造麻花鉆頭是由專業化工廠用專機生產的。在銑工工藝學、銑工計算手冊、銑工技師培訓教材等專業書上,都沒見過用銑床來加工麻花鉆頭的介紹。最后胡大師的幾句話為此件加工定了音:“用銑床分度頭與工作臺絲桿搭配齒輪傳動是可以完成的,再說這次不光是為了加工,而是一次不忘初心傳承的公開課。”見陳總在一旁也積極支持,我想過去雖未干過此活,根據我多年銑工的經驗,決定接下這項未知結果的任務。
為了在承諾的半個月內完成,我立即開始認真而緊張的準備工作:到車間分別仔細檢查了6臺老舊銑床,最后選定一臺X8330舊搖臂工具銑床來加工,經過計算,我又找到配合的齒輪,將銑床工作臺與分度頭的掛輪比確定為i=100/50×40/55;從車間借來1支φ29mm高速鋼麻花鉆頭,對其各部尺寸參數認真地進行測繪和計算,得到數據為鉆頭外徑φ29mm,棱邊寬2mm,鉆頭棱邊下面直徑φ26mm, 齒數為2,螺旋角ω=30°,橫刃寬4.3mm,法向槽寬16.5mm,容屑槽R8mm,螺距P82.5mm,導程Ph165mm,螺旋線旋向右旋;最后的關鍵是要有兩把專用銑刀,一是加工容屑槽R8mm的凸半圓形銑刀,二是φ26mm 1/4圓的凹形指形銑刀,否則將無法加工。
按常規銑制螺旋槽、螺旋齒銑刀、斜齒輪等零件,均在臥式萬能銑床上加工,刀具通常用齒輪刀、角度銑刀等盤狀形銑刀,且切削深度都較淺。如今此件容屑槽R8mm螺旋角大,切削深度深,如果用凸半圓盤形銑刀加工,由于刀具直徑較大,在加工過程中會與已切削好的螺旋槽前面發生干涉,破壞包絡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而面對紫銅這一難加工材料,其塑性大、切削變形大、切削余量大且切削深度深,加之切屑易粘刀等諸多難點,因此我決定采用12mm高速鋼鍵槽銑刀,制作R8mm樣板,徒手將其改磨成球頭形銑刀,為便于排屑,又在前刀面修磨出圓弧卷屑槽,并加大了銑刀的后角,磨成20°,就這樣第一把銑刀自行解決了。但后一把凹形指形立銑刀卻無力攻克,最后商定用非標外購。

圖1 加工現場

圖2 塑料群鉆刃口模型
當一切準備就緒,7天很快過去。加工的當天上午,胡大師及工作室的首屆弟子等人先后到達現場。我選擇的銑削用量為:切削速度vc=75m/min,主軸轉速n=1 705r/min,進給速度vf=180~200mm/min,吃刀量粗加工a=2m m左右、精加工a=0.5m m。在大家的全神貫注中我起動了銑床,只見主軸下R8mm鍵槽銑刀,沿著紫銅棒料在不斷旋轉和軸向進給的復合運動中,平穩而順利地粗切第一條槽,轉過180°接著切第二條槽。當周而復始地完成了兩條槽切削深度的要求后,手動停機、卸刀,裝上凹形指形立銑刀,開機,手動不斷調整工件外徑下的切削刀位置,最后分粗、精加工φ26mm兩條1/4凸圓。因為使用的是成形刀加工,刃口接觸面大,切削力也相應增大,又由于純銅材料切屑易粘刀,采取加大極壓乳化液、煤油與機械油混合切削液流量等措施,加工現場如圖1所示。3根紫銅電極共用了1天時間就順利地完成了,經檢測各部尺寸均符合圖樣要求。最后,胡大師與弟子孫軍二人立即投入了電極截斷和刃磨再加工。不久,一套6件塑料群鉆刃口模型首次問世了,如圖2所示,其為國內機械加工行業在提高麻花鉆頭刃磨技能方面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之后,我公司陳總會同有關人員,對此項目如選擇四軸加工中心機床加工的成本進行了核算對比,結果很明顯銑床加工遜色于對方。
工作室在之后各種技術講課中,都會播放此麻花鉆型電極加工的視頻。在互動中,大家都紛紛闡述了自己的感悟。如“50后”首屆弟子王友南說:“手動加工與現代自動化加工,前者肯定是落后的,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變化。但手動技能在任何時期都是不可或缺的。想想,在太空神九和天空一號對接時,有那么先進而精密的自動化操作程序,何以還非要做手動對接?”高級技師“80后”弟子王曉鋒激動地說:“我們這一代大多不具備他們那種在沒有條件的情況下,想方設法,發揚自力更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創造條件也要上的頑強作風。因此,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這一優良傳統……”高級技師“70后”弟子黃立平最后說:“先進的自動化加工是時代的進步,我們應該廣泛應用。通過這次銑床電極手動加工,使我想到一點,就是我們為什么要‘不忘初心’,正是要不斷養成居安思危的思想意識,在生活和生產中,一旦出現了某種不確定狀況,有兩手準備,才能方寸不亂而應對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