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力 肖林 唐芹
樂樂和圓圓既是同學,又是鄰居。周末,旅游歸來的樂樂在小區門口碰到圓圓,興奮地跟她分享旅途中的趣事。然而圓圓卻一臉愁容,根本沒有興趣聽樂樂說話。
“怎么啦?圓圓,什么事情令你這么不開心?”樂樂察覺到圓圓的不悅,關切地問道。
圓圓揉揉眼睛,帶著哭腔說道:“我近視啦,而且近視度數不低。我不想戴眼鏡,可不戴眼鏡又看不清,在生活中會有諸多不便!”
“近視沒什么可怕的!”樂樂安慰她道,“通過治療,青少年兒童近視能夠降低度數,甚至被治愈呢。”
樂樂說的話有科學依據嗎?
真相:
判斷近視的主要指標是屈光程度和眼軸的變化,而非簡單的視力,主要表現為眼軸變長,是不可逆轉的,因此無法實現青少年兒童近視度數降低,更別說治愈。
科學判斷青少年兒童近視及其進展程度的標準是散瞳驗光與眼軸測量。如果一個標榜“近視防控”的場所不能提供這種標準測量,那一定是“不良機構”。
此外,“藥敷”、“按摩”眼睛、使用“視力訓練儀”等一些號稱能降低近視度數的方法,基本上都沒有科學依據,不僅費時、費力、費錢、無效,還嚴重耽誤了科學及時的近視矯正與控制。
因此,青少年兒童一旦出現視力下降,要到專業醫療場所進行專業檢查,判定近視程度,配戴正確的近視眼鏡進行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