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好
[摘? ?要]上林縣是職業教育薄弱地區,全縣只有一所職業技術學校,即上林縣職業技術學校。2019年,南寧市第六職業技術學校對口幫扶上林縣職業技術學校。為了更好地幫助上林縣職業技術學校發展計算機專業,南寧市第六職業技術學校積極開展送教下鄉活動,助推上林縣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專業做好專業建設工作。
[關鍵詞]送教下鄉;縣級職校;對口幫扶;計算機專業
[中圖分類號]? ?G71?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058(2021)03-0095-02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針對目前中等職業教育仍存在城鄉發展不均衡問題的情況,近年來南寧市第六職業技術學校對口幫扶上林縣職業技術學校,每個學期都開展送教下鄉活動,為上林縣職業技術學校提供教學示范和專業支持,實現城鄉教育資源互補,促進城鄉教師的相互學習,建立城鄉互幫互助的教研平臺,從而實現雙贏。
一、送教下鄉的背景
上林縣職業技術學校是1984年成立的一所公辦學校,離廣西壯族自治區省會南寧市130公里。上林縣經濟發展相對落后,該校在中職教育方面開設有汽車修理和維護、計算機應用、學前教育三個專業。上林縣過去屬于國家級貧困縣,于2020年5月才脫貧摘帽,該縣縣級職業教育相對落后。近年來,作為上林縣唯一的一所中職學校,上林縣職業技術學校面臨招生難、生源素質低的窘境。學校為了生存,不得不舉辦普高教育,目前在校生1100人左右,而中職在校生只有170人左右。該校的計算機應用專業生源主要來自周邊農村,學生學習成績較差,專業教師業務水平較低,教學設施陳舊,缺乏先進的實訓設備,現行的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設置與課程開發明顯不適應相關職業崗位的技能發展需求。該校的計算機專業建設由于基礎薄弱、觀念滯后,已經無法滿足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2019年,南寧市第六職業技術學校將上林縣職業技術學校確定為定向結對幫扶單位,南寧市第六職業技術學校利用信息化技術,采取“線上+線下”模式,為上林縣職業技術學校提供教育教學優質資源。開展對口幫扶以來,南寧市第六職業技術學校協助上林縣職業技術學校建設校園網,開發數字化教學資源,開放本校的“六職云課堂”平臺,將優秀教案與教學過程數字化,建設多媒體教學資源庫,構建教師發展、學生學習、教學交流的信息平臺,打造“隨時學”教育系統。此外,為了更好地幫助上林縣職業技術學校發展計算機專業,南寧市第六職業技術學校選派對口專業教師赴上林縣開展送教下鄉活動,幫助上林縣職業技術學校做好課程建設、技能教學培訓、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等工作。
二、送教下鄉的意義
每個學期,南寧市第六職業技術學校都選派校內計算機專業骨干教師到上林縣職業技術學校開展送教下鄉活動。送教下鄉不僅是把高質量高水平的課送到對口幫扶學校,同時還為對口幫扶學校的教師帶來先進的教育理念、課改信息、教學方法以及信息化教學手段。送教下鄉通過現場觀摩教學、現場體驗和面對面交流,有效促進對口幫扶學校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送教下鄉送的是“及時雨”,通常診斷示范以及研課磨課都聚焦課堂教學,聚焦對口幫扶學校的實際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送”的形式和內容,都是教師教學的“剛需”。而且,送教團隊還針對教師教學的需要以及縣級中職學校學生的實際學情量身定制教學內容,在調研的基礎上,設計更有針對性的課程,切實解決教師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幫助教師改進教學,做到學以致用。因此送教下鄉是最接地氣的一線培訓,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與“用”不一致的問題。
三、送教下鄉助推對口幫扶縣級職校計算機專業建設的實踐
1.將先進的教學理念植入課堂,促進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
中職計算機專業重點培養學生的應用技能,以提高學生的操作速度和應用水平為主。因此,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手段、突出實踐教學,要能夠將以往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為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教學理念。教學內容的設計和選擇要與企業實際需求相結合,著重傳授實際工作中所需的崗位技術標準、工作流程和操作技能,使學生能夠學以致用。
送教下鄉能夠充分發揮引領示范和傳幫帶作用,把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植入縣級職校。送教老師深入了解縣級職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精心設計課堂教學計劃,注重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認真上好每一節示范課,并針對縣級職校計算機專業課實操環節薄弱的實際,將先進的教學經驗和實操方法毫無保留地帶到受援學校。
例如,在辦公軟件的教學中,南寧市第六職業技術學校送教老師為上林縣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帶來了一堂新鮮有趣的Word文檔圖片編輯課,課題為《〈精彩周末,相約上林〉宣傳單的制作——插入與編輯圖片》。在教學中,教師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讓學生結合上林本地的風土人情,做一張介紹家鄉的旅游宣傳單。任務設置立足于生活需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制作宣傳單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微課示范講解,對學生練習中出現的常見錯誤進行同屏講解。在學生完成任務后,讓學生展示作品、點評作品。整堂課采用信息化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任務引領,微課示范,分層教學,將重點、難點分解,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程度完成相應的任務,使每一個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悟,充分將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植入課堂。
又如針對視頻編輯課的教學,南寧市第六職業技術學校送教老師設計了一堂題為《PR多機位剪輯——以剪輯舞蹈〈21世紀少女〉為例》的示范課。在教學中,教師選取學生參加學校文藝會演表演的舞蹈《21世紀少女》的視頻,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剪輯多機位視頻;為了讓學生體驗一個場景有不同的表達角度,讓學生扮演不同機位的攝影師,分享自己在不同機位的視覺體驗;提供《21世紀少女》舞蹈視頻的多機位素材,讓學生嘗試多機位剪輯。整堂課學生興趣高漲,積極動手完成學習任務。送教老師充分將“以趣為導”的教學理念植入課堂,極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又將課堂延伸至課外,給聽課教師帶來了很多啟發。
2.共享優質教學資源,提升計算機專業教學質量
送教老師不僅是教學的示范者,也是優質教學資源的傳播者和共享者,將優質的教學資源與對口幫扶縣級職校的教師共享。例如,在送教下鄉活動中,南寧市第六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專業的送教老師為上林縣職業技術學校的老師們示范了如何在教學中使用藍墨云班課軟件。藍墨云班課是專門為移動環境下的教與學設計的一款手機APP軟件。在這節題為《網絡模塊端接技術》的公開課中,教師只用一個課時就教完了平時需要兩個課時才能教完的內容,極大提高了課堂效率,這是因為充分利用了藍墨云班課在課前指導學生預習,通過藍墨云班課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然后根據學生的情況重新整合教學內容,因材施教。上林縣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雖然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該教學內容,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卻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實現了教學相長。
這節示范課給聽課教師帶來了很大的觸動,使其深刻體驗到了“互聯網+教育”的便利和高效。在智能手機普及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手機APP軟件開展課堂互動反饋,實現即時的溝通分享,讓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更輕松、更自由、更有趣。示范課結束后,南寧市第六職業技術學校的送教老師還給上林縣職業技術學校的教師示范了如何利用APP進行線上教學,并分享了一些實用的教學軟件給教師們在教學中使用。此外,南寧市第六職業技術學校還開放本校的教學資源庫和線上教學平臺給上林縣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師使用,以提升上林縣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專業的教學質量。
3.引領示范,加強計算機專業教師業務能力培訓
對口幫扶縣級職校計算機專業建設,需要共建一支專業水平較高的教師隊伍。送教下鄉不僅根據對口幫扶學校教師的需求送方法,還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在進行教學示范的同時,結合實際送技術培訓,從而加強專業教師業務能力培訓。一是通過研討進行教學技能培訓。送教老師總結示范課所運用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并分享教學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從專業層面進行教學技能培訓和指導。二是推廣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創新理念及其應用。由于城鄉教育發展存在較大差異,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創新并沒有受到縣級職校教師的重視,更談不上應用實踐了。因此,送教老師需結合自己主講的計算機專業教學課例,說明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以及效果,促進縣級職校計算機專業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升,示范引領縣級職校教師走上專業發展之路,為縣級職校計算機專業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 許素榮,許曙青,季家絲,等.職業教育對口支援、精準扶貧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19(Z6):42-45.
[2]? 羅亞輝,何勝.送教下鄉培訓到底送什么[J].湖北教育(政務宣傳),2019(11):47.
(責任編輯? ?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