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如地球時時刻刻都在自轉公轉,流行的浪潮也從未停止過向前翻涌,尤其是互聯網的流行催生了各種新鮮事物的誕生。網絡環境就如同一個天然的培養皿,各種文化菌落在此滋生繁衍,形成一個特殊的“生態圈”。
“今天你EMO了么?”這句話近來頻頻出現在各種網絡社交平臺上,如果你對這一詞缺乏足夠的了解,難免會一頭霧水。EMO,即EmotionalHardcore(情緒硬核),最初是從HardcorePunk中派生出來的一種獨立音樂風格體系,在20世紀90年代末成為地下搖滾的中堅力量。來自美國華盛頓特區的樂隊RitesofSpring被視為EmotionalHardcore的創始者,這支樂隊的音樂風格極具標志性色彩,在延續了傳統硬核朋克激烈又狂暴的基調上,又表達了極其強烈的情緒。
而在最近流行的網絡語言中,EMO其實并沒有明確的意思表達,“我EMO了”這句話可以泛泛理解為“我抑郁了”、“我有點低落”、“我的情緒不太好”。在社會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年輕人們大多承受了各種生存規則和自我挑戰的負擔,以至于偶爾某根神經就會變得脆弱,也許是今天回家時錯過了最后一趟末班車,也許是剛入職便接手了復雜的工作任務,也許是看到銀行卡里僅剩的存款余額,也許是一個人在外獨居時生病的無奈......總而言之,一個不經意的瞬間就會把你的悲傷值拉滿,陷入狠狠的EMO之中。
事實上,不只有現在的年輕人時常emo,有許多藝術大師們也會有自己的EMO時刻。
愛德華·蒙克(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這位來自挪威的畫家被后人稱為現代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如果你有去了解愛德華·蒙克,就會發現他這一生都在EMO中度過,極度的焦慮情緒直接影響了他的藝術創作。在他早期的作品之中,病痛、死亡是創作的主旋律,他并不注重對所描繪對象的具體細節的刻畫,而是把繪畫當作個人主觀情緒的表達載體。“有一天傍晚,我沿著小路散步,夕陽落山的時候把云朵染成了血紅色,突然間一聲刺耳的尖叫幾乎貫穿了我的耳朵,我感到極度的恐懼。”這是蒙克本人對其代表作《吶喊》創作背景的闡述。在這幅經典的作品中,整個構圖背景的線條是近乎扭曲的,大橋與峽灣的暗色與云層的紅色形成強烈的色彩反差,畫面中間的人物以夸張的藝術手法表達出驚恐慌張的神情,富有隱秘的情節性。
Celine2022春夏男裝系列以“CosmicCruiser”(寰宇巡游者)為主題,創意總監HediSlimane以Emo-Punk為切入點,經典的皮革背心或是皮革夾克搭配上寬松肥大的牛仔褲,無不在顯示著HediSlimane內心對Emo-Punk的狂熱喜愛。為了使設計更好地凸顯個體的差異化,設計師對肩部處的輪廓進行了細微處理,放大了肩部的輪廓,部分服裝運用了經典的蛇紋元素,更具搖滾質感;皮衣表面鑲嵌了哥特式柳丁,搭配上經典的朋克皮革項圈,共同向外輸出著獨特的Emo-PunkStyle,
對于任何人來說,可能都難逃EMO時刻。藝術大師們將這種EMO情緒輸入到藝術創作中并轉換為經典的作品或是設計。而對于大多數普通的年輕人來說,面對EMO所要做的既不是隱藏這種情緒,也不是過分沉溺于這種情緒,而是應該努力地釋放并消解這種情緒,在EMO之后仍然能重歸我們的HappyPl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