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
首個中關村社區·科技服務驛站11月26日正式揭牌落地中關村房山園,將聚焦應急裝備、高端制造、新材料產業,輸出創新創業資源、培育管家團隊,服務房山打造特色產業集群。硬創空間等7家科技服務機構現場簽約,將為中關村社區建設提供智能制造共性技術、政策申報、科技金融等專業科技服務。
中關村社區是中關村創新創業生態的聚合平臺,由中關村發展集團旗下中關村科服負責整體品牌運營,根據園區特點定制社區服務模式,將在成果轉化、項目落地、服務體系搭建、服務產品定制、管家服務等方面為房山園提供深度服務和專項服務。
本次落地中關村房山園的中關村社區·科技服務驛站,由中關村科服和北京中關村前沿技術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打造運營,將以園區空間為載體、以園區企業為中心,鏈接集成服務平臺,通過基金+數據+生態服務來持續提升園區孵化、加速和產業化等運營服務能力,為企業提供優質優價空間和專業的產業組織與服務。
驛站將為中關村房山園企業導入首批200多項科技服務產品、百名服務管家,以標準化、清單化方式,為園區企業提供自選式、集成化和個性化服務,為社區內企業提供管家式、一對一精準對接服務,還將提供創業輔導、導師級服務等。
中關村發展集團副總經理賈一偉介紹,中關村社區·科技服務驛站將聚焦高端制造、應急裝備、新材料等房山區重點發展產業,借助中關村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交易綜合服務平臺、中關村易創平臺的項目資源和產業數據分析能力,推動優質項目在房山落地轉化、引進優質企業在房山落地發展。同時,還將聯合中關村房山園研究制定面向社區科技企業的服務體系,聚焦企業發展需求和痛點難點,鏈接匹配高端技術人才、優質儀器設備以及科研院所和新型研發機構,支持企業培育核心能力。
近日,北京經開區針對實體書店和公共閱讀空間分別發布了促進其發展的暫行管理辦法,對符合條件的給予專項資金扶持,用于開展公共閱讀活動和書籍更新等。
“兩項暫行管理辦法的出臺,旨在加快推進‘書香亦城’建設,不斷提升區域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促進行業創新升級,推動、引導、服務全民閱讀,為北京經開區文化建設持續注入精神動力。”北京經開區工委宣傳文化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北京經開區的實體書店近年來實現了逆勢增長,從2020年初的3家,增長至目前的17家,圓滿實現每萬人0.8個書店的建設要求。
在此基礎上,北京經開區出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促進實體書店發展的暫行管理辦法》,既是為現有實體書店提供有力的發展支持,也將為區域實體書店布局的無限延展掀開新篇章。
該辦法指出,北京經開區內注冊、納稅的實體書店滿足經營滿一年且整體經營面積超過20平方米且可持續經營的,均可申報該政策。其中,依據書店建設的不同規模,1000平方米以下的書店可分五檔申報6萬元至30萬元的一次性新店建設獎勵,100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性書城新建項目則施行“一店一策”。
同時,如果書店在經營出版物內容和經營模式方面具備一定“特色”,還能額外再申報獎勵。如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生物技術和大健康、機器人和智能制造及三大新興產業相關領域開設專業類實體書店(含連鎖新店)等特色經營類書店,可獲得5萬元的一次性經營獎勵。在產業園區、社區、校園、商業區域及其他重點區域推廣書咖型(含連鎖新店)特色書店模式,或在現有實體書店開設20平方米以上、融合不同消費業態的特色經營區域的實體書店,可獲得5萬元的一次性經營獎勵。
此外,該辦法針對閱讀推廣活動還設置了“存量發展”獎勵,對活動場次和服務人群數量達到一定要求的書店給予全年5萬元的獎勵,以及每年總額不超過20萬的房租或物業費成本獎勵。
日前,中關村延慶園入駐企業氫動力(北京)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的氫能大巴以“持續遞增”狀態正式駛入冬奧延慶賽區核心區進行試運營。試運行路線始發站為延慶城區,終點站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全程38公里,每輛車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只乘坐核載的半數,2輛車可搭載冬奧會服務保障隊伍人員共約40人。整個氫能大巴搭載從材料到零部件,均是我國自主打造的“氫騰”系列燃料電池發動機,可實現零下30℃低溫啟動,設計時速100km/h,純氫續航約450km,能夠適應低溫、爬坡等路況場景,滿足北方城市低溫運行要求。
在氫動力科技公司停車場內,30輛氫能大巴一字排開,兩側車身以綠色、低碳為環保底色,在陽光地照耀下格外引人注目。在氫能大巴內的“心臟”處,共有“氫騰”燃料電池發動機以及8個儲氫瓶,共計載裝約26.4公斤氫氣,純氫行駛可供續航約450公里。據氫動力科技公司工作人員介紹,1輛氫能大巴每行駛100公里,可減少70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14棵普通樹木一天的吸收量,或者成年人約50天的呼出量,能真正實現零排放、零污染。
此前,氫動力科技公司迎來首次冬奧會接駁任務后,全體員工“氫”力準備, 2天內完成了600公斤的氫氣采購,累計完成30輛氫能大巴的加氫工作,提前一天對車輛進行全面消殺,建立車輛防疫管理流程,組織全體司機隊伍提高對冬奧會氫能接駁任務的重視,全面確保冬奧會氫能接駁任務萬無一失。
“延慶區不僅是冬奧會的舉辦地,同時也是作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北部先行區,因此,我們選擇扎根在延慶片沃土開展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行,這和氫動力科技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更為氫動力科技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氫動力科技公司總經理路遙說:“今后,我們將以此為起點,全面踐行‘推動建立電氫交通體系 創造美好零碳氫能生活’的公司使命,打造國內最大的氫能交通運營平臺,為服務保障冬奧會做好氫能接駁服務。”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與國家電投集團各公司合作,做好北京2022年冬奧會氫能交通保障工作,全力推進制氫裝備研發和制氫測試驗證平臺建設,努力打造氫能科技研發硬環境和應用場景,共同攻克綠色氫能發展‘卡脖子’關鍵技術,為區域實現‘碳中和’作出貢獻。”中關村延慶園服務中心副主任劉志瑛說。
在北京證券交易所開市之際,門頭溝區高新技術企業——北京恒合信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恒合股份是北京地區首家在北交所上市的企業,該企業的成功上市為門頭溝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北京恒合信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中關村門頭溝園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環保科技產品研發、高精度傳感器制造、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治理與監測服務。經過20余年的發展,2015年該企業登陸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2021年8月獲得市經信局認定“專精特新”企業。憑借長期在石油、石化VOCs治理領域的深耕,恒合股份現已成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國內外知名石油石化公司的供應商,業務遍及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川渝等多個地區,在石油、石化行業VOCs治理領域擁有較強的市場地位。
北交所的設立,意味著以服務中小企業為己任的新三板將進入一個更高層面的新起點,是中國資本市場迎來開創性的歷史性時刻。門頭溝區高新技術企業能夠作為北交所成立后的首批上市公司,也體現了一個地區綜合經濟實力的不斷提升。在北京恒合信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市過程中,門頭溝區扎實推進上市服務工作,建立擬上市企業服務信息匯總臺賬,安排專人每月進行服務調研并更新記錄企業需求。制定《中關村科技園區門頭溝園聯審制度》統籌協調全區各委辦局,就企業提出的問題進行會商,形成解決意見。并通過實地走訪企業等方式,細化了解公司上市改革政策落實情況,幫助企業沖破壁壘,順利上市。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近年來門頭溝區不斷推動生態涵養區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著力培育“科創智能、醫藥健康、文旅體驗”三大產業。出臺“門頭溝區關于進一步構建高精尖產業結構促進高質量綠色發展的若干措施”。圍繞精準招商、產業培育、精準服務三個維度,對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給予支持。
未來,門頭溝區將立足區域功能定位和高質量綠色發展目標,主動融入“五子”聯動大局,依托中關村門頭溝園的空間資源和政策優勢,在政策導入、惠企服務、產業培育和創新生態構建上下功夫,推動高新企業和高端人才在我區聚集發展,不斷打造首都西部“專精特新”產業集群,努力闖出一條綠色生態轉型發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