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 姚吉 李曉穎
[關鍵詞] 醫院-社區-家庭;無縫對接康復護理干預模式;精神分裂癥;個人和社會功能;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生存質量評定量表
[中圖分類號] R473.74?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1)29-0167-04
The effect of hospital-community-family seamles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 o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LI Jie1? ?YAO Ji2? ? LI Xiaoying3
1.Department of Nursing, Shenyang Jing′an Mental Health Hospital, Shenyang? ?110000, China; 2.Psychiatric Treatment Area Ⅱ, Shenyang Jing′an Mental Health Hospital, Shenyang? ?110000, China; 3.Psychiatric Treatment Area Ⅰ, Shenyang Jing′an Mental Health Hospital, Shenyang? ?11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ospital-community-family seamles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 o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Methods A total of 134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Shenyang Jing′an Mental Health Hospital from July 2019 to Dec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67)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67) according to the randomized paper method. The effects of schizophrenia rehabilitation in both groups were observed. The cognition of patients on schizophrenia-related disease knowledge,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scores, scores of the 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 (PSP), scores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 and scores of the Lancashire Quality of Life Profile (LQOL)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in both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overall effective rate of rehabilitation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cognition of patients on schizophrenia-related disease knowledge,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scores, PSP scores, PANSS scores, and LQOL score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cognition of patients on schizophrenia-related disease knowledge,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scores, PSP scores and LQOL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while the PANSS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Meanwhile,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cognition of patients on schizophrenia-related disease knowledge, 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 scores, PSP scores and LQOL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PANSS scor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ll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the hospital-community-family seamles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 can enhanc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knowledge cognition and medication compliance, as well as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Hospital-community-family; Seamless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 Schizophrenia; 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 Lancashire quality of life profile
精神分裂癥屬于常見性的精神疾病,其屬于高危的精神疾病,具有自我傷害,家庭和社會危害性,成為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1-2]。很多精神分裂癥患者在醫院治療一段時間后,病情處于平穩狀態,需要回到社區、家庭繼續接受藥物治療,但由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病情特點,還是需要醫護人員進行監督,從而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情[3-4]。醫院、社區、家庭是精神分裂癥患者不同治療地點,如何將上述地點護理無縫隙的連接起來,提高患者治療效率和預后,成為我院研究的熱點問題[5-6]。本研究選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沈陽靜安精神衛生醫院134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擬探討醫院-社區-家庭無縫對接康復護理干預模式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沈陽靜安精神衛生醫院134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紙片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7例。對照組男37例,女30例,年齡22~56 歲,平均(35.9±3.8)歲;發病時間1~7年,平均(3.9±0.9)年;復發情況:首次復發40例,二次復發17例,三次及以上10例。觀察組男39例,女28例,年齡21~58歲,平均(36.5±4.4)歲;發病時間1~8年,平均(3.8±1.1)年;復發情況:首次復發42例,二次復發14例,三次及以上1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參照《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中關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診斷標準進行確診[7]者;②年齡>18歲者;③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心、肝、腦、腎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②既往服用其他鎮靜類藥物者。本研究經過沈陽靜安精神衛生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患者常規性護理模式,住院期間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環境,給予心理支持、生活和飲食指導、遵醫囑服藥。
1.2.2觀察組? 給予醫院-社區-家庭無縫對接護理干預模式:①醫院護理干預:向患者和家屬反復性講解精神分裂癥疾病知識,遵醫囑按時服用藥物,向患者和家屬耐心地講解長期服藥維持治療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社區護理干預:患者出院后,采用電話或上門隨訪的方式,讓患者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立聯系,并構建一對一溝通交流模式,向患者講解自行減量服藥或停止服藥的危害性。③家庭護理干預:患者回歸家庭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和家屬正確面對出現的危機,預防患者出現傷人、自傷、沖動等危險行為,獲得家庭支持和社會支持。患者家屬注意保管好藥物,輔助患者按照醫囑服用藥物,觀察患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陪同患者采用適當性的運動,為患者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3.1觀察兩組患者精神分裂癥康復效果情況? 康復效果評價標準[8-9]:痊愈:精神分裂癥患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自知能力完全性恢復,日常生活可以自理,對于周圍環境有所適應,患者工作能力有所恢復;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自知能力有部分恢復,對于自己患精神病有所認識,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對于周圍環境稍有適應,工作能力有部分恢復;有效:臨床癥狀獲得改善,自知能力沒有明顯改變,但還是有一部分的自知力,日常生活可以基本自理,工作能力稍有恢復;無效:患者上述指標均未達到者。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3.2 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精神分裂癥疾病知識認知、用藥依從性評分情況? ①精神分裂癥疾病知識認知采用自擬問卷調查的方式評分[10-11],主要針對病情基本原理、病程發展趨勢、服藥方法、遵醫囑服藥的重要性等,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提示患者知識認知水平越高。②用藥依從性評分采用自擬問卷調查的方式評分[12-13],主要針對患者對于藥物的認知、服藥時間、服藥藥量等進行評價,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提示患者用藥依從性越好。
1.3.3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個人和社會功能(PSP)評分、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分、生存質量評定量表(LQOL)評分? ①PSP評分[14]:主要針對患者個人對于社會活動、個人和社會關系、自我護理、危險行為等情況進行評分,總分100分,分數越高提示患者的個人和社會功能越好。②PANSS評分[15]:主要針對患者臨床癥狀情況進行評價:很輕(0~20分):臨床癥狀有疑問,可能達到正常范圍的限值;輕度(21~40分):有一兩個不明確的妄想,但妄想不會影響思考;中度(41~60分):有多變的、不穩定型的妄想組合,或者有好幾個完全成型的妄想;偏重度(61~80分):有很多完全成型的,并且頑固性妄想,偶爾會對思考和社交行為造成影響;重度(81~100分):有穩定性的妄想,頑固性的堅持,對于患者自身的思考、社會交往行為造成影響;極重度(101~120分):有高度性的妄想,引起了不負責任的行動,甚至有可能危及患者安全。分數也高提示患者病情癥狀越嚴重。③LQOL評分[16]:主要針對患者的心理領域、生理領域、獨立性領域、社會關系、環境領域、精神領域等進行評分,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提示患者的生存質量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精神分裂癥康復效果情況比較
觀察組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精神分裂癥疾病知識認知、用藥依從性評分情況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精神分裂癥疾病知識認知、用藥依從性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精神分裂癥疾病知識認知、用藥依從性評分高于同組干預前,觀察組患者精神分裂癥疾病知識認知、用藥依從性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PSP評分、PANSS評分、LQOL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PSP評分、PANSS評分、LQO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PSP評分、LQOL評分高于同組干預前,PANSS評分低于同組干預前,觀察組患者PSP評分、LQOL評分高于對照組,PAN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精神分裂癥屬于重型精神病,其臨床癥狀復雜,其主要臨床表現是精神活動和環境不協調,伴有思維、情感和行為的分裂[17-18]。精神分裂癥很多發生在青壯年,在發展到老年患者時,其臨床癥狀比較嚴重,單純依靠藥物治療不能達到很理想的效果,需要有效的干預,促進患者思維、認知和精神等多方面改變,才可以獲得很好的預后。有資料顯示[19-20],精神分裂癥與患者社會環境、自身的心理因素有一定的相關性,加強護理干預可以促進患者盡快恢復。常規性護理措施只是采用標準化的護理,其更加側重于治療,對于患者心理、人際關系方面的護理不充足,對于患者各方面的改善效果不理想。同時精神分裂癥患者記憶力、認知功能有明顯的減退,出院后,如果缺乏科學的管理,很容易造成病情反復。醫院-社區-家庭無縫對接護理干預可以將醫院護理模式和方法,向社區、家庭不斷的延伸,將醫院-社區-家庭護理模式很好地發展下去,避免護理盲區的出現,對患者用藥給予科學性的指導和監督,在出院后最大限度地發揮社區支持和家庭護理作用,對患者病情恢復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選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沈陽靜安精神衛生醫院134例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紙片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7例。干預后,兩組患者精神分裂癥疾病知識認知、用藥依從性評分、PSP評分、LQOL評分高于同組干預前,PANSS評分低于同組干預前,觀察組患者精神分裂癥疾病知識認知、用藥依從性評分、PSP評分、LQOL評分高于對照組,PANSS評分低于對照組,提示醫院-社區-家庭無縫對接康復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多個團隊共同參與的護理模式,其可以有效提高護理的連續性和完整性,改善了患者癥狀,提高了患者知識認知,護患溝通更加順暢,治療依從性得到提高,提高了日常生活質量。護理模式強調醫院-社區-家庭無縫對接,避免了醫院、社區和家庭獨立管理,造成的護理斷檔和銜接不當,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護理服務的質量,有利于患者明顯的恢復。醫院-社區-家庭無縫對接也在一定程度上將專業性的護理措施應用于社區和家庭,提高了患者自我護理意識和護理水平,將醫療資源科學合理的利用起來,充分發揮康復護理干預措施的優越性,進而對患者的臨床療效和疾病認知有積極影響,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綜上所述,醫院-社區-家庭無縫對接康復護理干預模式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可以提高患者康復效果、知識認知和用藥依從性,改善臨床癥狀和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蔡秋梅,舒菊紅,俞爐英.醫院-社區一體化康復護理對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精神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20,17(36):73-76.
[2] 許潔,徐瑜,秦露,等.現實模擬式康復護理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軀體癥狀和社會支持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11):47-49.
[3] 李玉華.優質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危險性行為、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的影響[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9,28(36):4074-4077.
[4] 劉多君.精細化護理對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9):158-159.
[5] 魯金韻,容彩蓮,徐小麗,等.積極心理學指導下的心理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9, 25(9):109-111.
[6] 磨麗莉,潘巧淑,周芳珍,等.運動治療聯合心理護理對慢性精神分裂癥病人康復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9,33(17):3067-3070.
[7] 中華醫學會精神病學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精神障礙分類)[J]. 中華精神科雜志,2001,34(3):184-188.
[8] 姚燕芳,王云仙,姜楊,等.康復群組訓練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自我效能感及健康信念的影響[J].浙江臨床醫學,2019,21(10):1492-1493.
[9] 張偉波,朱紅霞,王彥鳳,等.主動式社區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的作用及其影響因素[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19,19(4):353-357.
[10] 由煒,丁寧,李智強,等.團體歸因訓練與氯氮平聯合治療對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患者陰性癥狀及生活質量的作用[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9,28(6):538-542.
[11] 胡惠娟.出院計劃模式在精神分裂癥患者連續護理中的效果[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9,19(9):1577-1579.
[12] 黃云波,周頤.社區精神康復會所模式對首發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19,19(4):365-370.
[13] 劉其蘭,江智霞,王連紅,等.以高級實踐護士為主導的過渡期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9,35(32):2556-2561.
[14] 司天梅,舒良,田成華,等.個體和社會功能量表中文版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信效度[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9,23(7):790-794.
[15] 郝世勝,王惠玲,張靜靜,等.精神分裂癥認知功能成套測評量表(中文版,BACS)信度、效度研究[J].精神醫學雜志,2009,22(3):170-173.
[16] Cella DF,Tulsky DS.Quality of life in cancer:Definition,Purpose and method of measurement[J].Cancer Invest,1993, 11(3):327-336.
[17] 田鳳香.連續護理認知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效果的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20,27(31):238-241,245.
[18] 陸聰月,朱翠芳,呂欽諭.階段式康復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干預效果研究[J].川北醫學院學報,2021,36(1):122-125.
[19] 方英,李偉麗,馮燕,等.緩解期精神分裂癥病人病恥感影響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全科護理,2021,19(4):560-563.
[20] 盧玟燊,丁仰,陳少君.放松訓練的心理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心理及睡眠狀態的影響[J].中國醫藥科學,2021,11(3):145-148.
(收稿日期: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