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修志,劉慧,孫康
(海河水利委員會建設與運行管理處,天津300170)
海委直屬水利工程包括大型水庫3座,分別為岳城水庫、潘家口水庫和大黑汀水庫;各類水閘共55座,其中水利樞紐6座、大型攔河閘8座;河道總長922 km,堤防總長1 553.02 km。這些水利工程多位于大河干流上,是海河流域防洪減災體系中關鍵控制工程,地位特殊,影響巨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十分顯著。
水利工程維修養護是保障水利工程安全運行、發揮正常效益的一項基礎性工作。2002年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意見》出臺后,海委45個水管單位于2006年底全部實行“管養分離”,逐步建立了職能清晰的管理體制、管理科學的運行機制和經營有力的維修養護隊伍。海委先后印發了直屬水利工程維修養護管理辦法、維修養護技術質量標準等一系列管理文件、辦法、標準,有力規范了維修養護工作的開展。
據統計,2008—2020年,海委累計投入維修養護資金10.32億元,實施了控導工程維修加固、水閘混凝土防碳化、水庫水工鋼閘門防腐等工程維修項目和堤防土方養護、啟閉機機體及鋼絲繩養護、工程綠化等工程養護項目,全面扭轉了以前工程維修養護投入不足的不良局面,工程面貌顯著改善。
各級管理單位結合工程實際,不斷完善維修養護管理制度,及時解決工程存在的問題,工程管理更加規范化、精細化和現代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引灤工程管理局、漳衛南運河清河河務局、海河下游管理局獨流減河進洪閘管理處先后晉升為國家級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屈家店樞紐管理處等10余家水管單位也先后獲得“海委水利工程管理示范單位”榮譽稱號。
實行“管養分離”后,逐步理順了維修養護管理體制,維修養護單位的任務和職責進一步明確,維修養護能力和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維修養護質量更有保障。其中,2017年財政部對水利部維修養護項目專項評審時,充分肯定了海委的維修養護工作,認為海委維修養護項目按預算批復內容全部完成,程序規范、質量良好,工作成效十分顯著。
海委直屬各管理局管理層級各不相同,漳衛南運河管理局為三級管理,海河下游管理局為二級管理,引灤工程管理局和漳河上游管理局為一級管理(但內部實行二級管理),維修養護監管模式、監管方式差別較大,部分直屬管理局維修養護監管責任未嚴格落實,監管體系需進一步理順并細化。如,漳河上游管理局建管處既是維修養護項目管理部門,同時還代表上游局履行項目監管職能,管理、監管責任均由建管處承擔,未充分發揮局屬3個河道管理處在工程維修養護與管理中的作用。
監理制執行方面,海委直屬各管理局維修養護項目雖設置了工程監理,委托專業監理公司對維修養護質量進行監管,但因維修養護內容涉及專業面廣、施工地點較分散、監理費用較少,監理人員難以對維修養護施工全過程進行監管,存在監管不到位現象。
維修養護考核執行方面,海委直屬工程維修養護雖然已實行市場化,但維修養護項目實行預算管理,管理單位需按時向維修養護公司撥款以達到財務部門資金支付序時進度要求,致使部分管理單位維修養護考核執行不到位,工程維修養護質量一般,沒有真正達到獎優懲劣的效果。如,漳衛南運河管理局某三級局維修養護考核通過標準偏低,在2020年對局屬維修養護公司考核中,雖因堤坡雜草、堤身灌木、堤頂不平整等問題每月均進行了較大扣分,但仍通過了月度考核驗收并進行了資金支付,工程實體存在的問題一直未得到有效解決。
海委直屬水利工程包括水庫、水閘、河道堤防等多個類型,工程戰線長、地域廣,分布在天津、山東、河北、河南、山西5省(直轄市)14市38個縣(市、區),直屬各管理局和下屬有關單位對工程維修養護進行監管需要大量經費支撐。但是,目前海委及直屬各管理局年度預算中無工程運行管理和監管專項經費來源渠道,僅能列支部分公用經費用于維修養護監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監管工作的有效開展。
維修養護現場監管工作均由基層管理單位負責,其監管力度的強弱直接關乎著工程維修養護質量的好壞,甚至影響工程運行安全。目前,漳衛南運河管理局和漳河上游管理局基層單位人員較少,監管力量較薄弱,如漳衛南運河管理局的27個河道管理三級局,管轄幾十甚至上百公里的堤防,但大部分單位管理人員僅有幾個人,并同時承擔著防汛、水行政執法等其他職能,監管力量難以滿足維修養護的監管要求。
近年來,海委大力推行直屬工程維修養護社會化、市場化,深化水管體制改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但維修養護監管的信息化、現代化進展緩慢,已成為制約維修養護水平提升的短板。目前,維修養護監管基本上采取現場檢查、考核等方式,監管手段較單一,且因人員配置少、工程戰線長等因素,維修養護監管難以做到全覆蓋和實時動態監管。
2020年,海委已修訂印發《海委直屬水利工程維修養護管理辦法》,相關部門(單位)要據此進一步理順維修養護監管體制機制,健全完善監管體系,制定市場化條件下符合本單位實際的監管制度和獎懲措施,按照維修養護各階段的主要內容,細化實化監管責任和監管內容,落實局級、處級、科級三個層面的監管責任和責任人,促使維修養護監管責任真正落實、監管人員真正履職到位。
相關部門(單位)要科學合理設置基層工程管理單位機構和編制,進一步優化人員配置,加大專業人才引進力度充實一線,切實解決基層管理單位維修養護監管人員偏少、監管力量不足等問題。同時,加強對監管人員專業技術培訓,提高業務能力和監管水平,保證監管工作有的放矢、取得實效。
在市場化維修養護模式下,相關部門(單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嚴格維修養護各項監管制度執行落地,加大監管力度,進一步加強對維修養護公司的考核驗收,強化維修養護招投標、合同履行、施工現場等方面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通報并建立臺賬跟蹤整改,整改不完成、不達標絕不放過,切實提高維修養護工作質量。
根據《智慧海河總體方案》有關內容,研究建立海委維修養護信息化管理工作平臺,按照維修養護階段內容進行分工安排和管理層級權限設置,建立維修養護各階段動態管理體系,實現維修養護全過程監管和維修養護全部資料電子化存儲,真正做到突擊監管向日常監管、傳統監管向信息化監管轉變,不斷提高維修養護監管水平。
針對維修養護工程監理資金少、執行不到位現狀,結合海委直屬工程維修養護實施情況,可研究進行分類監管,對工程量大、技術要求高的維修類項目繼續引入社會化監理,突出專業技術要求;對日常保養、技術要求較低的養護類項目取消監理,實行質量監督或考核;對臨近村鎮的堤防工程養護還可發動周邊群眾進行有獎監督,多措并舉,形成監管合力,切實保證維修養護質量。
今后一段時期,是全面提升海河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的關鍵期。面對維修養護工作新形勢、新要求,必須以問題為導向,以安全為底線,多措并舉,大力加強直屬水利工程維修養護監管,保證工程正常運行和效益充分發揮,為海河流域水安全提供堅實的工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