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斌
隨著農牧電商的興起, 一大批飼料企業加入到這個新興的行業當中來, 畜牧業也因為新生力量的注入重新煥發新春, 在傳統與現代的交織下熠熠生輝。在這批敢于吃螃蟹的人當中,湖南百宜云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宜云商”)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 百宜云商從中探索出了一條飼料電商發展的新道路。
2013 年12 月,現任湖南百宜副董事長、湖南百宜云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文鋒意識到飼料電商將是下一個風口,于是找到了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電子商務系李小斌教授洽談合作事宜,在湖南百宜高層的全力支持下,湖南百宜飼料電商之路正式啟程。 2014 年3 月, 在羅文鋒董事長的帶領下,李小斌與湖南百宜集團的校企合作農牧電商項目落地啟動,成立時叫“云商事業部”,同年5 月百宜飼料電商產品正式上線淘寶和阿里巴巴電商平臺。 2014 年9 月“云商事業部”從集團獨立出來,成為現在的“湖南百宜云商科技有限公司”。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即便對未來充滿信心,但項目成立初期的困難仍讓百宜云商倍感辛苦。回想當時,總結為“三千”,即“千方百計、千言萬語、千辛萬苦”。
在2014 年前后,養殖戶沒有網購經驗是最大的痛點。盡管知道農牧電商發展落后于其他行業,但真正接觸后還是被震撼到了。 記憶深刻的是在一次服務站會議上, 百宜云商的工作人員準備來了一個微信掃一掃領獎品的活動,但當時現場20多位養殖戶只有一位拿出手機掃碼。 原來, 這些50 多歲的養殖戶沒接觸過這種活動,有的甚至還在使用功能性手機。
再者就是來自經銷商、銷售員方面的壓力。由于電商價格的透明化,一些從業人員的意見很大。為此,百宜云商便成立專門的產品研發部,由產品總監和市場部根據養殖戶線上反饋來設計產品,打造更貼近養殖戶需求的電商產品。
養殖戶的認知度低以及與傳統經營模式的沖突,這些是農牧電商發展前期必須經歷的檻兒。新生事物的發展需要新的思維模式。 百宜云商對公司機制進行了創新。 首先是該項目得到了以湖南百宜羅業清董事長及羅文鋒副董事長為首的高層的大力支持,從部門成為獨立的公司。百宜云商注冊資金有1000 萬元,項目啟動后又投入大量資金在央視以及各大行業媒體上做了密集的宣傳,這使“網上買飼料,認準百宜云”的品牌宣傳在全國得以鋪開。
隨著農牧電商概念的廣泛傳播, 養殖戶的認知度也在不斷提高,行業的經營環境不斷改善,這就到了考驗公司團隊能力的時候。在經營方式上,百宜云商采用全網營銷模式,在淘寶、京東等眾多平臺上建設網絡店鋪。 另外還創造性地提出農牧電商O2O 新模式,通過在全國養殖較集中區域設立農村信息服務站,幫助養殖戶進行網上采購、養殖技術遠程交流、豬病遠程診斷以及解決"電商最后一公里"物流運輸問題,這一農牧電商O2O 機構成了百宜云商一大競爭力。目前,百宜云商在全國已有500 多家農村信息服務站。
百宜云商還特別注重專業團隊的建設。 電商項目的成功不是一個人的力量能完成的, 僅靠一兩個人做推廣不可能做好。 為了建設一支專業而強大的團隊, 百宜云商按照上市公司的標準來打造,人員與制度配備比較完善。 在人員招聘上,百宜云商選擇的大多是電子商務或者營銷專業的畢業生,一方面是因為專業,畜牧知識的短板會通過后期系統培訓來彌補。 另一方面是電商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力,離不開年輕人的活力與創意。 當前,百宜云商就通過淘寶直播平臺來做“云商講堂”等來推廣產品、服務養殖戶。
在制度建設上,分工明確精細。 目前團隊40多人,分為網銷中心、電商運營團隊、產品研發部以及人力資源部,還有網店店長、客服、物流專員、執業獸醫、美工等崗位。
相較于前幾年農牧電商的轟轟烈烈, 近年來飼料電商行業回歸了理性。 專業與堅持使百宜云商成長并壯大起來。 2015 年下半年實現贏虧平衡。 2016 年開始盈利,當年十一月更是借助淘寶“雙十一”的大勢,月銷預混料、教槽料突破1000噸。 而2017 年又有一個大的增長,全年預混料和教槽料總銷量達到12000 噸。近年來隨著在天貓、京東等網店的積累, 百宜云商已經有了一批穩定的客源, 網店的品牌也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2020年1 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不少制造企業復工復產面臨很多難題。 百宜云商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 利用百宜云商的電子商務平臺迅速為全國3000 多家養殖戶提供了飼料產品,面對全國物流復工受阻,百宜云商想客戶所想,急用戶所急。通過韻達、 中通等快遞公司給客戶配送所緊急需要的飼料產品, 解決了客戶有錢買不到飼料的困難,有效推動了養殖戶的復產增產,保證了疫情下的生豬供應。
2020 年6 月9 日,為幫助廣大養殖戶朋友提升養殖技術, 百宜云商特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在湖南百宜高端預混料生產車間開展了一場公益直播, 廣大養殖戶可以同印院士一起交流最前沿的動物營養知識。
作為國內首批運用互聯網推廣銷售飼料的企業之一, 百宜云商發展可以說是農牧電商發展歷程的一個縮影, 其所解決的問題也是廣泛存在于農牧電商行業內。 雖然農牧電商的發展環境在不斷改善,但未來仍將面臨兩大挑戰。一是物流配送系統仍待改進。由于豬場位置偏僻而分散,所以一般的訂單都需要養殖戶去服務站自提, 僅大訂單才有可能送貨上門。二是資金問題阻礙電商發展。傳統飼料廠和經銷商賒銷, 有時會充當為豬場融資的角色。尤其在今年豬價低迷的時刻,這一弊端凸顯。倘若有專業的融資公司進來,將大大緩解這一尷尬。
挑戰仍有,但電商未來仍充滿期待。電商的運營模式決定其具有降低交易成本的本質屬性,另外飼料具有高產品性價比、 信息極度透明等傳統模式無法比擬的優勢。 面對當前行業規模化進程加快、飼料廠推出直銷等新形勢變化,飼料電商仍然具有很大的競爭力。 另外,電商信息的便利性、迅捷性遠非人力能及,一家企業再怎么勤奮,所覆蓋的區域也是極為有限。 但有網絡的地方就能推廣電商產品,而且成本極低。當前百宜云商客戶遍布全國,如此大的市場,機遇也非比尋常。 營銷團隊中做得較好的一人可月銷100 多噸預混料,最高記錄可達200 噸。 這在傳統業務員中是難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