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前三季度我國生豬生產現狀及后期走勢分析"/>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虞 華 虞麗娜
(1.國家統計局鹽城調查隊,江蘇鹽城 224005;2.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鹽城市分公司,江蘇鹽城 224000)
今年以來,隨著生豬生產恢復,豬肉市場總體呈現出供應改善、價格震蕩回落的態勢。從生產方面來看,自從今年3 月份以來,在市場拉動和政策推動下,生豬出欄連續7 個月環比增長,這說明前期新增產能正在陸續釋放,產能正在變成產量,與此同時,進口豬肉也在增加。 從市場價格來看,豬肉市場價格總體呈現震蕩回落趨勢, 特別是9 月份以來,豬肉價格已經連續兩個月下降,沒有出現往年中秋國慶期間豬肉價格普遍上漲的情況。
2020 年1-11 月份我國生豬價格變動共經歷了五個時期: 一是延續上年底啟動的上漲行情期(1 月初~2 月中旬): 豬價從上年底的33.21 元/kg漲到2 月15 日37.46 元/kg;二是春節后回落行情疊加新冠肺炎疫情懸崖式下跌期(2 月中旬~5 月中旬): 豬價從2 月15 日的37.46 元/kg 跌到5 月15 日的26.41 元/kg;三是“開掛式”上漲期(5 月中旬~7 月中旬):從5 月15 日的26.41 元/kg 漲到7月10 日的37.81 元/kg, 漲幅超過四成, 達到43.2%;四是高位震蕩期(7 月中旬~9 月上旬):豬價基本在36.10~37.30 元/kg 之間震蕩; 五是震蕩下行期(9 月上旬~10 月底):豬價結束高位震蕩進入下行通道, 豬價從9 月5 日的36.34 元/kg 跌到10 月30 日的28.50 元/kg(圖1)。
1.1 豬價、肉價雖仍處高位但10月同比已是負增長。1-10 月份,豬價最高點在7 月10 日,每千克為37.81 元, 比2019 年同日高117%,距2019 年最高點還差2.32 元。最低點在5 月15 日,每千克為26.41 元, 比2019 年同日高84%,比2019 年最高點(10 月30 日)40.13 元低34.2%。2020 年1-10 月全國生豬出場價格平均每千克為33.80 元, 比上年同期的18.36 元高15.44 元,漲84.1%; 比2018 年同期的11.81 元高21.99 元,漲186.2%。 其中:1 月份均價為35.42 元/kg,比上年同月的11.90 元高23.52 元;2 月份均價為36.50元/kg, 比上年同月的11.75 元高24.75 元;3 月份均價為35.42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13.74 元高21.68 元;4 月份均價為32.79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14.60 元高18.19 元;5 月份均價最低,為27.82元/kg, 比上年同月的14.61 元高13.21 元;6 月份均價為32.32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16.06 元高16.26 元;7 月份均價為36.71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17.93 元高18.78 元;8 月份均價最高,為36.93元/kg, 比上年同月的21.90 元高15.03 元;9 月份均價為34.70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26.94 元高7.76 元;10 月份均價為30.20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34.15 元低3.95 元。 2020 年1-10 月全國豬肉批發價格平均每千克為45.76 元, 比上年同期的25.10 元漲82.31%; 比2018 年同期的18.17 元漲151.8%。 其中:2 月份均價最高,為49.67 元/kg,比上年同月的18.40 元高31.27 元,漲170%;5 月份均價最低,為40.52 元/kg,比上年同月的20.54 元高19.98 元, 漲97%(圖3)。 11 月豬價迎來開門紅,豬價止跌反彈,豬企提價現象明顯。2020 年11月1 日生豬出場價格每千克為28.96 元,比10 月30 日上漲了1.6%。
1.2 新增產能正陸續釋放,養豬利潤縮減明顯,10月養豬利潤為2019年3月以來首次同,比下降。進入10 月后,生豬市場出現較快下滑的態勢。同時,玉米、豆粕、麩皮等飼料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為生豬養殖利潤帶來雙重利空影響。 10 月生豬養殖利潤為2019 年3 月以來首次同比下降,為20 個月以來的首次。 價格監測資料顯示:2020年1-10 月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15.87:1, 比2019年同期的9.32:1 上升6.55 個點,高70.3%。其中:1月份比價為17.99:1, 比上年同 月的6.12:1 高194%;2 月份比價最高,為18.08:1,比上年同月的6.10:1 高196%;3 月份比價為17.65:1, 比上年同月的7.25:1 高143%;4 月份比價為16.02:1, 比上年同月的7.72:1 高107%;5 月份比價為13.67:1,比上年同月的7.59:1 高80%;6 月份比價為15.27:1, 比上年同月的8.03:1 高90.2%;7 月份比價為16.61:1, 比上年同月的8.95:1 高85.6%;8 月份比價為15.73:1, 比上年同月的10.92:1 高44%;9 月份比價為14.92:1,比上年同月的13.41:1 高11%;10 月份比價最低,為12.71:1(圖4),比上年同月的17.09:1 低26%。 最高點在2 月20 日,為18.41:1,最低點在10 月25 日,為11.83:1,11 月2 日比價為11.69:1。 按照10 月底價位計算,對于自繁自養而言,按照10 月底價位計算,全國自繁自養生豬頭均利潤約為1560 元/頭, 相較于今年7 月8日的高點2920 元/頭, 一頭豬利潤縮水1380 元,縮減幅度達47%。
1.3 生豬出欄同比降幅明顯收窄,生豬存,欄呈恢復增長態勢。國家統計局調查監測資料顯示:前三季度全國生豬出欄36186 萬頭,同比下降11.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8.2 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出欄同比由負轉正, 增長15.1%; 豬肉產量2838 萬噸,下降10.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8.3 個百分點。今年各地采取增加資金補貼、保障生產用地等措施推進生豬復產擴能,生豬存欄連續回升。2017 年是近3 年來我國豬肉產量的正常年份,受生產周期及非洲豬瘟疫情影響,2018 年、2019 年豬肉產量持續下滑。農業農村部最新數據顯示,到今年9 月份能繁母豬存欄已經連續12 個月環比增長,生豬存欄也連續8 個月環比增長(圖5),特別是今年6 月份和7 月份, 能繁母豬存欄和生豬存欄先后實現同比增長, 這是生豬生產恢復的兩個重要的時間拐點。 8 月份、9 月份增幅進一步擴大,9 月底能繁母豬存欄同比增長28%,生豬存欄同比增長20.7%。 前三季度全國新建投產了1.25萬個規模豬場,1.34 萬個空欄規模豬場復養。國家統計局調查數據顯示: 到9 月底, 全國生豬存欄37039 萬頭,比二季末增長9.0%,自上年四季度以來連續四個季度環比增加; 比上年低點三季度末增長20.7%。 已恢復到2017 年末的84%;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達到3822 萬頭, 已恢復到2017 年末的86%。
1.4 玉米市場持續走強,后期再漲缺乏支撐豆粕高位震蕩,后市易漲難跌。2020 年國慶節以來,隨著主產區新季玉米陸續收獲上市,玉米市場價格呈現出持續上漲態勢,且漲幅逐漸擴大,目前已創下往年同期最高水平, 部分地區已高于小麥市場價格。據監測,截至10 月底,東北產區用糧企業折標準水分后玉米掛牌收購價多在2.04~2.36 元/kg,華北地區多在2.24~2.58 元/kg,個別企業漲至2.60 元/kg 以上。 與9 月底相比,華北地區玉米價格普遍上漲0.10~0.25 元/kg, 東北產區上漲0.12~0.26 元/kg, 同比普遍高出0.40 元/kg 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主產區新玉米收獲上市進度延后、收購主體積極搶購、基層惜售心態濃厚、下游需求旺盛以及資本炒作等因素綜合影響。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數據顯示, 截至11 月初,主要產區入統企業已收購新產玉米438 萬噸。 11 月份東北產區玉米將進入大量上市期, 新糧收購進度也將隨之加快。但據氣象預報,東北地區平均氣溫將較常年同期偏高1℃~3℃,需要防控新糧霉變風險。隨著新玉米陸續收獲上市,用糧企業不僅開秤收購時間早,且價格同比明顯高開。以東北部分深加工企業為例,今年9 月中旬就已開秤收購,比去年提前半個月左右, 開秤價格同比普遍高出0.40 元/kg 左右。 而隨著收購的大范圍啟動,在各主體積極收購、新糧上市進度偏慢、基層農戶及貿易商惜售心態濃厚、投資市場炒作等影響下,新玉米市場被普遍看好,收購價格呈持續上漲態勢。綜合測算,10 月份產區玉米價格累計漲幅達0.20元/kg 左右。 短時間來看,玉米價格可能要觸及頂部了。 2020 年1-10 月份全國玉米價格平均每千克為2.15 元,比上年同期的1.96 元高0.19 元。 其中:1 月份均價最低,為1.97 元/kg,比上年同月的1.95 元高0.02 元;2 月份均價為2.02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1.93 元高0.09 元;3 月份均價為2.01元/kg,比上年同月的1.9 元高0.11 元;4 月份均價為2.05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1.89 元高0.16 元;5月份均價為2.10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1.92 元高0.18 元;6 月份均價為2.12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1.94 元高0.18 元;7 月份均價為2.21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2 元高0.21 元;8 月份均價為2.35 元/kg,比上年同月的2.01 元高0.34 元;9 月份均價為2.33 元/kg,比上年同月的2.01 元高0.32 元;10 月份均價最高,為2.38 元/kg,比上年同月的2 元高0.38 元(圖7)。
歐美疫情惡化令金融市場劇烈震蕩, 美豆承壓回落導致國內中下游采購持續謹慎。 進口大豆到港量龐大,10 月最后一周大豆壓榨量在215 萬噸超高水平,豆粕庫存增加令油廠挺價動力減弱,多利用市場調整之際積極消化庫存壓力。 目前國內生豬存欄量已恢復到2017 年底的8 成以上,9月豬料產量同比增幅超3 成, 帶動豆粕需求穩步回升,需求端對豆粕價格的支撐作用持續提高。此外, 進口大豆壓榨利潤下滑也在限制豆粕價格調整空間。 海外疫情沖擊與巴西大豆產區出現有利降雨相疊加,美豆上行受阻沖高回落,但包括中國需求和拉尼娜等利多題材仍未退場, 仍是美豆保持抗跌狀態的重要支柱。在10 月美國農業部月度供需報告中,20/21 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量從9900萬噸上調至1 億噸。 為履行貿易協議,預計11 月中國仍將保持較高的美豆采購量,但和先前相比,邊際減少。豆粕上行缺乏更多的因素助推,預估下跌的概率大于上漲的概率。但與期貨不一樣,豆粕現貨依舊存在強勢支撐。近期國內豆粕消費旺盛,大豆壓榨量快速回升的同時, 豆粕提貨量同步增加,10 月最后一周豆粕表觀消費量將保持在170萬噸的高位。雖然消費如此旺盛,但是國內大豆庫存降幅卻不及此前預期。 在這種情況下遠期盤面榨利料難有起色。 短期來看CBOT 大豆11 月合約料在1000-1100 美分/蒲式區間內整理并完成上漲驅動的轉換。 DCE 豆粕價格將跟隨CBOT 大豆價格波動,M2101 合約價格預計將在3050-3300元/噸區間內寬幅震蕩整理。 2020 年1-10 月份全國豆粕價格平均每千克為3.20 元,比上年同期的3.01 元高0.19 元。 其中:1 月份均價最低,為3.08元/kg, 比上年同月的3.15 元低0.07 元;2 月份均價為3.13 元/kg,比上年同月的3.07 元高0.06 元;3 月份均價為3.17 元/kg,比上年同月的2.84 元高0.33 元;4 月份均價為3.30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2.77 元高0.53 元;5 月份均價為3.18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2.86 元高0.32 元;6 月份均價為3.14元/kg, 比上年同月的3.10 元高0.04 元;7 月份均價為3.17 元/kg,比上年同月的3.03 元高0.14 元;8 月份均價為3.24 元/kg,比上年同月的3.03 元高0.21 元;9 月份均價為3.26 元/kg, 比上年同月的3.12 元高0.24 元;10 月份均價最高, 為3.34 元/kg,比上年同月的3.17 元高0.17 元(圖7)。 2020年10 月第3 周育肥豬配合飼料平均價格3.32 元/kg,比前一周上漲0.9%,同比上漲7.4。
綜合分析生豬生產恢復情況、豬肉進口、消費需求等因素。今后一個時期,豬肉供應的形勢越來越好, 但生豬產能恢復尚需時日, 較高盈利仍可期。雖然能繁母豬存欄量在恢復,但考慮到三元母豬占比高達40%以上,母豬群效率下降,最終真實的產能增長大打折扣, 豬價有望保持在較好的盈利區間內, 并且盈利期較以往拉長。 上市公司2021 年的出欄量同比今年仍然會大幅增長,2021年養殖企業業績表現依舊值得期待。
2021 年元旦、春節兩大節假日期間,豬肉供應量同比大約會增加三成左右, 價格總體上將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不會出現價格大幅下跌的情況。后期隨著能繁母豬增加,生豬存欄量增加,出欄量也會很快增加(圖10)。供應上去以后,價格將逐步回落到正常水平。 往年,豬肉價格每千克在20 元左右,消費者期待豬肉價格能跌到20 元。 不過從目前來看,短期內還不是太現實,畢竟如今的生豬價格在26 元左右, 豬肉價格最便宜的也要40 元上下,即使12 月份豬價下跌,豬肉價格應該不會低于32 元左右。 11-12 月份,南北各地陸續進入腌臘灌腸高峰期,預計生豬價格或止跌反彈,但幅度不大(圖11)。
這一輪生豬生產波動, 凸顯出加快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 今后要穩定和延續行之有效的政策,創設適應行業發展新形勢的措施,全面提升生豬供應安全保障能力。 目前一些地區依然存在區域間產能恢復不平衡、 中小養殖場戶信心不足等問題。 適度規模經營是生豬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但我國生豬規模養殖與發達國家還有相當差距,設施裝備條件差,生產效率不高。 受非洲豬瘟疫情威脅仍存、經營風險加大、轉型升級不快等影響, 生豬穩產保供還存在不平衡、 不充分、不理性的問題。繼續防控好非洲豬瘟疫情仍是生豬產能持續穩定恢復的基礎。 隨著秋冬季氣溫降低,清洗消毒效果可能會受到影響,加上種豬、仔豬調運頻繁, 疫情發生和傳播的風險進一步增大,如果防疫措施落實不到位,不排除出現區域流行的情況,影響甚至阻斷生豬生產加快恢復進程。因此,各地加強常態化防控,嚴格養殖、調運、屠宰和無害化處理等環節的監管, 努力將非洲豬瘟疫情影響降到最低水平。同時,要利用當前仔豬價格回落的好時機,推進“公司+農戶”、托管、入股加盟等模式,堅持抓大不放小,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依托龍頭企業帶動中小養殖場戶復產增養, 加快形成實際產能。創建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加快推進規模養殖場生產全程機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