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麗
學習成績的性別差異在全球都是研究的熱點問題,特別是兒童閱讀方面的性別差異,受到學者們的持續關注。在國際研究中有一致的證據表明,女孩在各年齡組中的閱讀量均超過男孩。 閱讀中的這種性別差距自20 世紀60 年代就已得到認可。 早在1961年,Gates 的研究就提出, 二年級到八年級的女生在閱讀能力方面比男生高得多[1]。 近年來,國際上的大規模閱讀評估也發現了大量男孩和女孩閱讀差異的證據。澳大利亞學者Marks 2008 年的研究使用2000年國際學生評估計劃(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簡稱PISA)的研究數據,來說明31個國家的15 歲學生在閱讀和數學方面的性別差異。結果顯示,在所有參與國家都存在閱讀的性別差異,女孩的閱讀成績普遍較好, 直到青少年時期這一差距都一直存在[2]。 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簡稱IEA)的研究項目之一“國際閱讀素養進展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PIRLS)項目2016 年的評估結果顯示, 在參與PIRLS2016 的50 個國家或地區中,48個國家或地區的女孩平均成績高于男孩, 男孩在任何國家或地區都沒有表現出比女孩更高的閱讀成就,并且自2001 年以來閱讀成績方面的性別差距一直都比較明顯[3]。 相關研究表明,閱讀的性別差距在小學一年級就已表現明顯, 并且是一個持續的問題[4]。在數學和科學中,男生經常是表現更好的學生,但閱讀是男生普遍較弱的一個項目, 一些男生在閱讀這一項上出現極低的分數[5]。根據美國國家教育進展評估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NAEP)所得出的趨勢,男性和女性之間的閱讀差距并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縮小[6]。美國早期兒童縱向研究項目(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ECLS)的研究則顯示, 閱讀方面的性別差距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縮小, 但在成績分布的頂部或底部會擴大[7]。如何協調男孩、女孩的閱讀素養發展,以及如何有針對性地提高男孩的閱讀素養仍是一個難題。 現有的研究在基于性別差異的閱讀指導方面的成果較少,缺少具體原因分析和影響因素分析,也未形成具體可行的教學實施方法。考慮到這些問題,本研究運用PIRLS2016 研究結果分析兒童閱讀素養性別差異的表現及影響因素, 為兒童早期閱讀教育的差異化實施提供參考,對改善閱讀教學、提高男孩的閱讀成績提出建議。
PIRLS 項目從2001 年開始對全球9-10 歲 (小學四年級)學生進行測評,5 年舉行一次。 PIRLS2016基于PIRLS2016 框架(第二版)進行。《2016 年PIRLS評價框架(第二版)》[8]落實了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的前瞻性特點, 涵蓋了最新的衡量小學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的方法。 這一閱讀框架對閱讀素養進行了明確的界定: 閱讀素養是指能夠理解并運用書寫語言,從各式各樣的文章中建構意義,能夠從閱讀中學習, 能參與學校及日常生活的閱讀社群活動并獲得樂趣。 該測試體系通過評估學生在規定時間內閱讀材料的能力,提供閱讀素養的國際比較數據。下面將運用PIRLS2016 結果[9],分析閱讀素養性別差異的具體表現及差異程度。
PIRLS2016 共有61 名參與者, 其中包括50 個國家或地區和11 個基準實體。 PIRLS2016 結果顯示, 女孩在絕大多數國家或地區的測評成績高于男孩。而在女孩測評平均成績高于男孩的48 個國家或地區中,女孩的平均分比男孩的平均分高19 分。 按性別分類的閱讀平均成績表中, 選取均分值差別最大和最小的四個國家進行成績比較,如表1 所示:

表1 PIRLS2016 部分國家/地區按性別分類的閱讀整體表現
從表1 可以看出, 只有中國澳門和葡萄牙這兩個地區或國家的男孩和女孩的閱讀平均成績相當。沙特阿拉伯的測評成績中, 男孩的平均分與女孩的平均分相差最大,高達65 分。從表1 還可以看出,閱讀平均成績性別差異最大的四個國家, 其閱讀平均成績普遍較低, 而閱讀平均成績性別差異最小的四個國家其閱讀平均成績普遍較高。
PIRLS2016 關注閱讀過程中的兩大目標: 閱讀體驗和獲取并利用信息。 此外,PIRLS 閱讀框架整合了兩大目標的四個閱讀理解過程: 關注并提取具體信息;做出直接推斷;解釋、整合觀點和信息;評價、評論內容和語篇要素。 PIRLS2016 結果提供了文學類閱讀和信息類閱讀的男生和女生分類的統計結果。 在閱讀理解過程的結果統計方面,PIRLS2016 評估結果將關注、 檢索明確陳述的信息和做出直截了當的推論整合為“檢索和直接推斷”,將解釋、整合觀點和信息及評價、 評論內容和語篇要素整合為 “解釋,整合和評估”,并進行了男生和女生的分類統計。對PIRLS2016 評估結果中參加評估的50 個國家/地區的基于性別差異的閱讀目的和閱讀理解過程統計結果進行重新整理,呈現的結果如表2 所示。
表2 顯示, 性別差距最大的是文學類作品的閱讀,而信息類作品的閱讀中男女差異略小。在閱讀理解過程方面,“解釋,整合和評估”的性別差異略高于“檢索和直接推斷”。
根據PIRLS2016 框架的問卷測試框架,PIRLS還通過問卷收集與閱讀相關的許多重要背景信息,包括國家和社區(閱讀)環境、家庭環境、校園環境、教室環境、學生性格特點及學習態度等五個方面。在PIRLS2016 結果中雖然沒有顯示這些問卷的基于性別的統計結果,但這些都是影響學生閱讀成績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此也對問卷的結果進行簡要分析。

表2 閱讀目的和閱讀理解過程的性別差異
PIRLS2016 的評估報告 《是什么成就了優秀的讀者:PIRLS 2016 的國際調查結果》[10]中共列出了11個要點。根據不同評估途徑和項目類型進行整理,其主要內容如表3 所示:

表3 PIRLS2016 的評估報告要點歸類
從第4-9 條可以看出, 家庭因素、 學校系統因素、社會因素也是影響學生閱讀成績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構成了學生的閱讀環境。 優秀的讀者往往有良好的閱讀環境支持。
第10 條則總結了閱讀態度與閱讀成績的密切關系。 PIRLS2016 框架的問卷測試框架中明確提出,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的關系是教育研究的關注點之一。 為全面了解學生在學習上的準備和學生的動機,以及學生的自我概念和閱讀行為,PIRLS2016 對閱讀態度進行了多角度的調查。 根據PIRLS2016 結果中的學生參與度與態度信息圖,整理出學生閱讀課的參與度、態度及其相應的閱讀成績對照表,如表4 所示:

表4 學生參與度、態度與閱讀成績對照表
如表4 顯示, 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四年級學生對他們的閱讀和閱讀指導的態度總體上非常積極,但仍有大約五分之一的學生對閱讀沒有信心。 優秀的讀者往往有積極的閱讀態度。
首先,要注意閱讀目的、理解過程與閱讀素養的性別差異,構建基于性別差異的閱讀指導方案。 表2顯示, 信息類作品閱讀的性別差距明顯小于文學類作品閱讀的性別差距; 而在閱讀理解過程方面,“解釋,整合和評估”的性別差異略高于“檢索和直接推斷”。 這正如英國學者Oakhill 等在2007 年指出的,女孩在不考慮內容的情況下更有可能在文章的理解上表現良好,而男孩更有可能在他們覺得有意義的文章的閱讀上發揮自己更好的理解水平[11]。 因此,一方面,在閱讀書目推薦和閱讀內容選擇上,應鼓勵男孩閱讀他們喜歡的文本。 男孩更傾向于選擇閱讀反映“真實”內容的書,以及語言更自然的書籍。另一方面,需要指導男孩如何閱讀他們不那么感興趣的文本,教師有必要教給他們足夠的閱讀理解策略, 使他們能夠理解不同類型文本的意義。 McGeown 等觀察到男孩和女孩在閱讀策略和對不同教學方法的反應方面的差異, 支持運用教學法干預兒童的初步閱讀能力發展,認為男孩更適合采用混合方式進行教學[12],這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其次,要注重兒童閱讀素養的整體提升。表1 顯示, 閱讀平均成績落后的國家或地區中閱讀性別差異的程度較高,因此,男孩閱讀素養的提升有賴于兒童整體閱讀素養的發展。 而兒童整體閱讀素養的發展受社會、學校、家庭等多方因素影響。 表3 顯示的社會因素、學校系統因素、家庭因素與學生閱讀成績的關系, 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兒童的閱讀素養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協同培育。另外,表4 中的數據表明,積極的閱讀態度是良好閱讀效果的保障。閱讀態度與閱讀效果密切相關,并且這兩者相互作用:閱讀態度影響閱讀效果,閱讀效果反過來又強化閱讀態度。 兒童的閱讀態度、閱讀信心和閱讀興趣受家庭環境、社會氛圍、學校教育的影響,而兒童的閱讀態度等又深遠地影響著學生閱讀素養的發展。 因此,要形成鼓勵兒童閱讀的大環境,家庭中的親子閱讀、學校中的閱讀分享、社會上的讀書周、國家倡導的“全民閱讀”等活動,都是促進兒童閱讀素養整體提升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