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豪
1.河南省山水地質旅游資源開發有限公司 河南 鄭州 450000
2.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二地質礦產調查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地質遺跡資源的評價方法包括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兩種。定性評價又稱經驗法,主要通過評價者的經驗或印象得出結論。這種方法簡單易行,但難免有評價者的主觀意向及偏好的局限性。定量評價法是將各評價內容的指標定量化,根據其權重進行評分,這種方法常常可以克服評價者的主觀印象,避免個人偏好因素的影響,使地質遺跡資源的評價工作更客觀、更科學,為利用與保護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江西省香山地質公園位于江西省西南部,贛州市南部,信豐縣城區正南方向約29km處,北距贛州市區約70km。地理坐標:東經114°59′01″—115°03′14″,北緯24°35′46″—24°38′19″,總面積為38.65km2。海拔高度范圍為:231m-706m。公園內是以砂巖峰林地貌為主體,兼有丹霞地貌的地質公園,是江西省內罕見的由石英砂巖為主構成的峰林地貌類型。公園內地貌類型多樣,發育石柱、石峰、石崖、峰林、峰叢、峰墻、洞穴、瀑布等微地貌景觀。地貌景觀多樣,砂巖峰林景觀道教文化、佛教文化融合,共同構成了一個內容豐富、特色突出,集科研、科普、觀光覽勝于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公園,具有很高的地質地貌科學價值和自然人文科學價值。
香山地質公園是以砂巖峰林地貌為主體,兼有丹霞地貌的地質公園,是江西省內罕見的幼年期砂巖峰林地貌發現地。公園內地質遺跡分為地質構造、地貌景觀、水體景觀共3個大類如表1:

表1 地質公園遺跡分類表
3.1 地質遺跡定量評價指標 按常規的方法,對香山地質公園內的地質遺跡資源的定量評價,按價值評價和條件評價兩個方面的因子進行評價(表2),對這兩個評價因子分別再選出評價指標。價值評價主要有科學價值、美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稀有性和自然完整性五個評價指標;條件評價有環境優美性、交通狀況、安全性、環境容量和可保護性五個評價指標。最后分別確定2個評價因子及10個評價指標的權重[3]。

表2 地質遺跡資源定量評價的評價因子及評價指標權重
3.2 評價標準與結果 地質遺跡評價因子中的每個評價指標按100分計數,每15分為一個極差,劃分為Ⅰ、Ⅱ、Ⅲ、Ⅳ、Ⅴ五個檔次,并對每個評價指標給予評價內容,以制定地質遺跡的綜合評價標準(表3)。評價指標的篩選最為重要,其次取決于篩選指標的排序和比較。因此評價指標的選擇必須遵照一定的標準和原則,包括層次性和系統性、代表性和重要性、非兼容性和區分差別性[4]。

表3 地質遺跡定量分級評價表

價值評價科學價值美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稀有性自然完整性科研、教學、科普藝術、造型、形態歷史文化內涵、科學歷史世界、國內、省內自然狀態、破壞情況極高極高極高極特殊完好很高很高很高很特殊較好較高較高較高較特殊好一般一般一般一般稍破壞低不明顯不明顯很一般破壞嚴重條件評價環境優美性交通狀況安全性環境容量可保護性環境自然狀態、配套景觀、環境質量通達性地質穩定性、災害隱患正常情況下容納的游客數量遺跡的保護可能性極好便利極安全極大易保護很好良好很安全很大能保護好一般較安全一般可保護一般較差有不安全因素較小不易差差有災害隱患很小難
建立數據模型,計算機地質遺跡資源評價[2]
計算公式:A=ΣXi*Fi
其中:A=綜合得分;Xi=i項評價指標得分;Fi=i項評價指標權重。
根據此公式可以計算出各類地質遺跡資源的定量評價綜合得分(表4),再按照地質遺跡和地質景觀的重要性劃分地質遺跡資源的等級標準,根據重要性劃分為5個等級如下:

表4 香山地質公園主要地質遺跡資源定量評價表
Ⅰ級:國際性的,遺跡評價綜合得分100-85分,屬世界級;Ⅱ級:全國性的,遺跡評價綜合得分85-70分,屬國家級;
Ⅲ級:區域性的,遺跡評價綜合得分70-55分,屬省級;Ⅳ級:地區性的,遺跡評價綜合得分55-40分,屬縣、市級;
Ⅴ級:遺跡評價綜合得分小于40分,屬縣、市級以下。
通過對香山地質公園內主要地質遺跡資源的定量綜合評價,公園內Ⅱ級(國家級)地質遺跡資源類型3處,Ⅲ級(省級)地質遺跡資源類型8處,Ⅳ級(縣、市級)及以下地質遺跡資源類型有多處。
本文利用定量分析法,充分考慮地質遺跡科學價值,美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稀有性和自然完整性等10個評價因子指標,對香山地質公園內的地質遺跡重要級別進行了定位。明確了公園內重要地質遺跡的重要程度。使行政管理部門能正確管理地質遺跡,進行旅游開發,科普旅游,為公園開發與保護的基礎和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