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天禹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升,電視專題節目作為一種主題明確,內容形式豐富的節目受到了廣泛喜。在實際生活中,電視專題節目的內容覆蓋了科學,教育,文娛等多個影視節目類型。而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及攝影技術的提升,電視專題節目拍攝的效果以及呈現出的畫面,也滿足了人們對影視節目觀賞的多樣化需求。同時,電視專題節目也通過豐富的節目素材,巧妙的布局結構,對客觀真實的內容進行描述和記錄,在吸引觀眾觀看的同時,也能夠起到一定的輿論引導作用。因此,在電視專題節目發展的過程中,要格外重視電視專題節目的策劃與編輯,以制作出順應觀眾多樣化需求,確保節目的質量,充分發揮出輿論引導作用的專題節目。
電視專題節目的編輯和策劃一般需要具備一定的方向性。方向性一般體現在電視專題節目編輯與策劃的主題性和輿論導向性兩個方面。在主題性上便是專題節目的編輯和策劃,必須要體現出鮮明的主題,比如說要反映出社會發展過程中具有爭議性和代表性的問題,總結,分析提煉出富有吸引力的主題。這就要求電視節目編輯和策劃人員要具有較強的信息整合以及信息篩比能力。在輿論導向性上,由于電視專題節目的受眾人群較廣,因此專題節目的內容會產生一定的輿論引導作用。有要求電視專題節目的編輯和策劃工作人員要把握節目主題的明確立場,確保節目內容的客觀真實性,不僅要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而且內容的編排也要具有一定的啟發作用,促使社會公眾具有一定社會責任和奉獻進取精神。
電視專題節目與其它的節目類型不同,不能夠對于節目的素材進行生硬的報道,要體現出一定的生動性,從而提高節目觀賞的效果。電視專題節目編輯和策劃的生動性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體現,一個方面可以通過對于專題節目內容進行故事化編排,將素材進行整合形成一個富有吸引力的故事情節,不僅能夠激發觀眾觀賞的興趣,而且也能夠在情感產生共鳴,確保專題節目播出的效果。另一方面,電視專題節目的編輯和策劃也可以采用豐富的構成要素,不同的解說方式,從正面側面來烘托出專題節目的主題性。這就要求電視節目編輯策劃工作人員要根據不同主題的實際需求,充分的挖掘專題節目的構成要素,采取主持人解說、人物旁白、畫面展現等多種組合方式來揭示主題,引導輿論。除了以上兩個方面以外,電視節目的編輯和策劃也要體現出節目的細節性,通過細節的場景描寫來增添節目的生動性和趣味性,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電視專題節目的編輯和策劃具有一定的藝術性,藝術性主要體現在專題節目的畫面、解說詞、音樂等方面。通過通過體現出專題節目的藝術性,能夠為觀眾呈現出更好的觀賞效果。在節目畫面的藝術性上,要求節目要緊扣主題,其次要具備一定的畫面感,形成一種能夠體現出節目主題的畫面,加強觀眾的直觀體驗。在節目解說的藝術性上,解說的方式和內容能夠讓觀眾進一步的認識到主題,能夠引導觀眾去認知主題背后所體現出的社會現象,社會問題,觀眾去思考主題想要表達的情感,因此需要精心的編排與設計。最后在音樂的藝術性上,可以通過背景音樂的渲染來烘托出畫面感以及解說詞情感,在電視專題節目的制作過程中,背景音樂能夠將節目的畫面和解說詞進行有機協調的統一,從而為觀眾呈現出更加具有觀賞性的節目效果,促使觀眾從情感上與專題節目表達的主題相統一。
電視專題節目的編輯和策劃要明確主題方向,保障節目編排的內容充實有序。現階段,有一些節目在編排與策劃中,并沒有確定一個正能量的主題,節目所呈現出的觀念和價值導向不夠明確,導致節目的觀賞效果交給低下。因此,對于電視專題節目要明確一個正確主體和立場,引導觀眾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并收獲不一樣的觀影體驗。在把握正確的主題方向以后,編輯和策劃要盡可能地對于搜集的影視素材進行篩選,合理的編排影視素材,保證影視作品的內容充實有序,一方面體現出影視作品的主題性,方面發揮影視作品的輿論引導作用。
電視專題節目的編輯和策劃要體現出一定的客觀性和生動性。就是說專題節目所呈現出的節目內容要符合客觀真實,是對于客觀真實現象和問題的記錄分析,除此以外,節目內容的呈現也要具有一定的生動性,這樣才能夠吸引觀眾的眼球,確保節目播出的效果。比如說,在節目畫面的制作上,背景音樂的選擇上,解說詞的內容和表現形式上,要通過多方面的節目編輯要素進行協調組合,充分體現出節目的客觀生動性,增加觀眾的觀賞體現。
電視專題節目與傳統的電視節目相比而言,在文字的描述部分,更多的是根據圖片和視頻進行解說。在節目的編輯和策劃過程中,首先要對解說的文字進行取舍,可以選擇畫面或場景過渡的文字,以及對于情景進行描述和解讀的文字,盡量的避免多余文字的敘述,確保節目文字解說部分流暢清晰,簡要準確。這就要求電視節目的編輯和策劃工作人員對于文字解說進行反復的修改,到精益求精,從文字解說部分來確保專題節目播出的效果。
畫面是專題節目直接呈現給觀眾的信息,節目畫面的質量決定了觀眾的觀影體驗,同時也決定了節目制作的質量。在畫面編輯的過程中,要求編輯策劃工作人員,對影視素材進行專業的處理,用不同的角度來反映出專題節目的主題內容,從而發揮出電視專題節目的輿論宣傳作用,引導觀眾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由于電視專題節目記錄反映的是社會真實的事件,只在節目解說的過程中,要盡可能的從真實的生活出發,以更加貼切人們生活的方式進行解說,讓觀眾從解說的內容上產生情感的共鳴。比如說在專題節目解說的過程中,不僅要對拍攝影像的現狀進行解讀,而且也要對過去和未來的狀況進行解說,用糾錯輪流的解說方式與畫面編輯的內容相對應,從而讓觀眾對專題節目的內容和事件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滿足觀眾對專題節目觀看的需求。
隨著電視專題節目的發展,很多多媒體影視作品出現了同質化的現象,這樣容易讓觀眾產生視覺疲勞,從而對某一個專輯的影視作品產生抵觸和抗拒的心理。因此,為了確保電視專題節目制作的效果,需要節目編輯與策劃工作人員,在相應主題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創作,要體現出專題節目不同的影視制作風格,以不同的角度來吸引觀眾的觀影興趣,不同的內容來反襯出節目的主題。
在電視專題節目的策劃中,策劃工作人員要根據節目的主題選擇高質量的素材,并對素材的內容編排,影視材料的獲取時間進行合理的規劃,從而提高專題節目制作的效果,贏得觀眾的喜愛。比如說在進行素材的選擇時,要以觀眾的角度進行定位,要充分地去了解觀眾對于專題節目的需求,根據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以及不同經濟收入層次的觀眾需求來進行專題節目素材的策劃,了解觀眾的需求以外,還要在素材策劃的過程中融入現代化的風格,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將影視素材以更加具有美感的形式體現出來。要想獲得較好的收視效果,對于電視專題節目的播放時間也要進行合理的選擇,一般情況下,每晚的六點到八點是人們的休閑娛樂時間,在該時段播放專題節目能夠取得更好的收視效率。
電視專題節目是一種具有明確主題的影視節目,在專題節目的編輯和策劃過程中,不僅需要把握專題節目編輯策劃的特點,遵循編輯策劃的相應原則,也要積極進行創新創造,從而為觀眾呈現出更加優質的影視畫面,提高觀眾的觀影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