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衛,李雨澤
(長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長春 130033)
海綿城市建設可提高城市生態系統功能,有效改善城市熱島效應,提升城市自然環境質量。應加強對城市道路系統設計,從雨水口、公交車專用道、機動車道、道路綠化景觀、廣場等方面的設計入手,秉持海綿城市理念,合理配置城市水資源,促進城市良好發展。
海綿城市即建設城市過程中完善公園、道路、綠化及建筑等設施后,在排水系統中使用新型材料、方法,使建筑結構具備滲水、蓄水、凈水功能,吸水效果和海綿相似,獲得最佳治理水資源效果[1]。城市道路雨水累積較多時,排水系統無法充分發揮功能,影響人們出行和城市安全。海綿城市可很好地適應自然天氣變化,秉持現代社會城市治理理念,使城市、生態系統保持穩定狀態,對水資源進行再生、反復利用,提高城市抵抗自然災害能力,有效控制雨水和洪水,加強對城市環境的保護。
城市道路系統構成復雜,涉及城市道路橫斷面布置。合理布置可提高出行效率,改善城市整體面貌。廣場是為人們提供休閑娛樂的場地,停車場汽車數量不斷增多,構建停車場具有必要性??诖珗@建設可結合海綿要素進行設計,降低熱島效應,為居民提供休憩空間。
由于各地區地形、地勢具有較大差異,容易受環境因素影響,因此要確保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將所有環節銜接起來,切實提高施工效率[2]。應認真考察施工區域,科學設計道路,讓雨水能夠更好地流入LID設施。應按要求選擇LID設施,如凈化功能要求,旨在避免污染物進入水體造成污染。應選擇能夠抵抗寒冷且耐污能力強的植物,將其種在道路兩側,使植物存活。城市道路分散設置了很多工程管線,一旦遇到雨季,就會出現滲水現象,導致地基不穩,引發工程管線錯位,加大燃氣管爆炸的可能性,因此應做好LID設施防滲工作。
雨水經雨水口流入排水管渠,以往雨水口設計會使用墊石,沿著雨水管道布設在機動車道邊緣位置,使雨水徑流輸送和排放。這種設計方式容易受人為因素影響,一些雜物會進入雨水口堵塞管道,降雨量過大時,會增加徑流水質污染、城市內澇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污染地下水資源。為改善這一情況,設計道路時,應在雨水口位置安裝截污裝置,如截污掛籃、托架等,及時清理雨水口雜物,保護水資源不受污染[3]??稍诰G化帶中合理布設雨水口,達到更好的過濾效果,經植被、綠化帶滲透雨水,剩余的經雨水溢流口由城市道路雨水管排出。
我國很多機動車道路面都沒有透水性,雨季行車期間發生漂移、水霧的可能性較大,導致產生城市熱島效應。為充分發揮道路透水性能,有效控制徑流總量,達到地下水資源的有效補給,減少城市熱導效應,建設機動車道路面時,應采用透水性材料。需要注意的是,只能在路面結構上層采用透水性材料,路面結構基層、中下層面仍要采用非透水性材料,以避免發生雨水浸入路基的狀況。雨水通過不透水頂面時,隨橫坡排放到路側分隔帶及溢流式雨水口。
3.3.1 道路綠化帶設計
設計道路綠化帶時,應加強紅線外綠地和綠化帶設計,結合相關標準設計雨水濕地、下沉式綠地,例如:設計道路綠化帶生物滯留帶時,應利用雨水徑流存儲,對機動車道雨水徑流進行嚴格管理,為收集道路雨水奠定基礎。為達到設計要求,應計算污染去除率,根據計算結果進行設計。道路綠化帶設計過程應重視分車綠帶處理,將綠化帶頂面設置在路面以下,以實現道路中心截留徑流效果。應設置綠化帶滲溝收集雨水,運用路面滲透、反向路基滲流等方法確保雨水收集效率、雨水處理效率,降低城市內澇發生率,有效利用雨水資源。
3.3.2 路側綠帶設計
堅持生態排水理念,做好路面雨水匯入紅線內綠化帶設計,應保證紅線內綠化帶有一定空間。某些狹窄路段路側綠化帶設置寬度無法滿足綠化鋪裝率要求,則應協調好各部門,經允許后使用紅線外綠化帶開發設施收集雨水。路側帶多使用喬灌草,植物選擇應保證結構布局合理性,要考慮防噪、防塵、防落葉等需要,多選擇喬木、灌木、草皮等,確定植物類型后,還要提高道路景觀的美觀性、功能性,根據植物季節性色彩變化選用喬木、灌木[4]。
廣場是人氣聚集地,面積通常很大,以往廣場設計存在很多問題,集中表現在草坪面積、植物配置、防曬性、排水等方面,建議使用LID設施處理這些問題。選擇LID設施時,必須充分考慮廣場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為達到觀賞性、娛樂性及功能性等要求,需結合場地開發綠化、水文、自然功能,合理選擇雨水花園、高位花壇和下沉式綠地等設施,確保景觀效果。針對紀念性廣場、政治性廣場設計,建議使用水泥混凝土透水性鋪裝,以組合形式加強色彩搭配,形成不同類型圖案,保證廣場整體設計效果。如果為雨水資源廣場,可適當增加滲井數量,促進雨水排放[5]。
人行道荷載非常低,鋪磚可選擇透水性佳的人行道板。人行道基層鋪砌可應用透水性混凝土、墊層為碎石層,在道路路邊設置隔離層,厚度為28 cm左右的碎石溝,深度滿足路基工作區域要求,以降低對路面工作區的危害[6-8]。人行道雨水、路基底面碎石滲水層連接后,應做好雨水滲流處理工作,確保道路系統設計的可行性,有效發揮資源應用價值,切實解決城市內澇問題。
海綿城市道路系統設計關系著城市能否適應環境變化,抵抗自然災害,必須做好設計工作,處理好城市雨水流失、徑流污染、城市內澇等問題。堅持海綿城市理念,加強城市道路系統設計,為城市化發展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