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喜觀



上海市郊金山歷史上曾卷起過一場轟轟烈烈的紅色革命風暴,史稱“楓涇暴動”和“新街暴動”。如今走進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金山區烈士陵園,高高聳立在陵園廣場中央的紀念碑上“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幾個大字蒼勁有力,廣場南北兩側的“楓涇暴動”領導人陸龍飛烈士和“新街暴動”領導人李一諤烈士雕像,猶似一座歷史豐碑,生動記載了那一段金山歷史上風起云涌的紅色革命風暴傳奇。
一、農民軍在行動
1927年,面對國民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的白色恐怖,中國共產黨奮起反抗,上海郊區紅色革命風暴在中共地下黨的組織下很快掀起,就在浦南(金山縣)成立了由中共楓涇區委委員陸龍飛兼任指揮的農民軍。
這天是1928年的1月9日。離楓涇鎮不遠的范浜新鎮團防局內,幾個團丁正擺開麻將桌,剛要動手搓麻將時,突然聽到外面腳步聲響,還未來得及派人開門去看一下,只聽“哐啷”一聲響,團防局的門被人一腳踢開,接著蜂擁而入幾十個手握大刀、斧頭的農民軍,團團圍住這些驚慌失措的團丁大吼道:“都不許動!繳槍不殺!”這些團丁平時只會朝老百姓耍威風,現在被農民軍刀架他們脖子,早就一個個嚇得腿腳發抖,趴在麻將桌上都不敢動了,嘴里連聲喊道:“好漢饒命!”其中有個膽大的,抬起頭朝陸龍飛叫道:“槍,槍在隔壁房內。”
陸龍飛聞聲帶領身邊幾個農民軍,立刻闖入隔壁那間小房間,果然發現了這些團丁擱在槍架上的4支槍,拿起這4支繳獲的槍支,陸龍飛和農民軍興奮不已。
農民軍襲擊范浜新鎮團防局首戰告捷,大家群情振奮。農民軍指揮陸龍飛更是覺得要乘勝追擊,擴大農民軍戰果。于是他與中共楓涇區委幾位同志緊急磋商后,決定繼續行動,并在11日凌晨5點,集中起來的農民軍以二三十人為一路,兵分幾路,大家脖頸系上紅巾,攜帶槍械、斧頭、大刀等武器,乘上早已準備好的木船,在晨霧籠罩下悄悄出發,朝著新的襲擊目標快速馳去。這天的早晨,屈家浜的惡霸地主金海琴正摟著小老婆還在熱被窩內做著美夢,就被突然包圍他家的農民軍拎出了被窩。憤怒的農民軍在歷數了他欺壓百姓的種種罪惡之后,一刀砍下了他的腦袋,又把他家中搜出的田單契據一把火燒了。隨后又張貼了署名“中國共產黨松江第一獨立大隊”的布告,布告內容為:“共產黨是農工階級的黨”“主張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是土地歸農民,即耕者有其田”“要殺盡土豪劣紳官吏”等。
這時另兩路農民軍也分別趕到了錢家草村和西古村,把作惡多端的錢家草村村長李善慶和西古村村長李新發抓住鎮壓了。
農民軍大獲全勝。第二天,即12日凌晨,農民軍全體集結查家浜,個個群情振奮,準備攻打楓涇鎮。這時候,中共青浦縣委(松、金、青縣委)書記陳云從上海趕來,迅速聽取了農民軍暴動情況匯報,隨后同陸龍飛等人一起分析研究了當前形勢和楓涇鎮情況,同意當天晚上攻打楓涇鎮。可就在農民軍做好準備,拿起鋼槍,揮舞著大刀斧頭要向楓涇鎮出發時,一條緊急情報,突然送到了陳云和陸龍飛面前。看過情報,陳云和陸龍飛的臉色頓時凝重起來,隨即馬上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暫時停止攻打楓涇鎮。
陸龍飛出門向農民軍宣布道:“有情報發現松江方面敵人援軍很快到達楓涇鎮,為避敵人鋒芒,今晚暫不攻打楓涇鎮。”
二、形勢急轉直下
兩天后的15日(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陳云又到楓涇,向400多名農會會員宣傳革命,會后即與陸龍飛等楓涇區委領導研究,決定在21日(農歷小年夜)攻打楓涇鎮,舉行楓涇暴動。
這時楓涇鎮的反動勢力被農民軍的幾次勝利嚇壞了,驚恐萬分中聚攏一起密商對策。
楓涇鎮自衛團團總周清懷平時作惡慣了,手上還有血債,想到握有刀槍的農民軍就要攻進楓涇鎮來向他討還血債,頓時驚恐不已,趕緊找到了商會會長吳獲帆和豪紳程夷谷等人密商:“眼下楓涇鎮身陷農民軍赤匪包圍,鎮自衛團實難對付赤匪,為圖生計以保各位身家性命,必須向上向外請求援兵。”
幾個人聽團總周清懷這樣說,又都聞聽了前幾日農民軍的行動,一個個點頭道:“對對,是要請求援兵來對付這些赤匪農民軍。”一陣密商下來,馬上分頭打點求援,連連向松江、嘉興請求援兵。松江縣縣長戴忠駿接報后,不敢馬虎,因為他早已聞訊農民軍聲勢漸壯,大暴動跡象已十分明顯,當即急命縣警察局長程季英速到楓涇鄉下密查,摸清農民軍動向,然后定下計謀反撲圍剿農民軍。
到了1月18日,嘉興國民黨26軍一個營,以及松江駐軍補充團也都水陸并進,開進了楓涇鎮,楓涇形勢急轉直下。
第二天19日凌晨,在農民軍駐地蔣家浜和厙浪的農民軍指揮部內,幾位指揮員和農民軍都感到了形勢十分嚴峻,紅色革命遭遇了重重困難。這時,大霧籠罩下的蔣家浜已被圍剿的敵人團團圍住。寂靜的村口突然響起一陣狗叫聲,引起了陸龍飛的警覺,急忙出門查看,卻一頭撞上了敵人,陸龍飛當即揮槍射擊,打倒了近身的敵人。
晨霧中突然爆響的槍聲立刻驚醒了駐地農民軍,也使住在鄰近厙浪的中共楓涇區委書記袁世釗等人聞警而及時撤離。
可陸龍飛與同住一處的共產黨員吳志喜一邊指揮被圍農民軍撤離險境,一邊狙擊敵人時終因寡不敵眾而被捕,當天下午即被押往松江。
1月26日下午,吳志喜在松江小校場英勇就義,年僅17歲。同一天陸龍飛在楓涇鎮文昌閣殉難,時年22歲。
三、紅色風暴不滅
白色恐怖籠罩下,金山楓涇鎮紅色革命受到了嚴重挫折,攻打楓涇暴動半途而毀。
可是共產黨人并沒有被嚇倒,浦南金山地區紅色風暴也沒有完全被撲滅。
1929年2月,中共金山縣委就決定在農歷年關前的2月6日,選擇地處偏僻的亭林區新街小鎮舉行暴動,鎮壓當時在浦南地區稱霸一方、惡名遠揚的土豪張宇華(字忍伯)。
2月6日晚上,李一諤帶領金山縣委會成員和來自一、二、三區的黨團員100多人和農民群眾,“紅團”成員200多人,集結在新街附近的五墳廟,準備暴動。
李一諤,這位金山區歷史上第一位共產黨員、共產黨金山地方組織創建者,面對群情振奮的暴動隊員,沉著冷靜地做了動員,還宣布了暴動打擊對象,并當場作了具體分工,有抓土豪抄家的,有張貼革命布告標語的,有警戒防守要道的。
就在李一諤帶領暴動隊直奔新街小鎮時,不料土豪張忍伯得到了暴動隊來鎮壓他的消息。
在張忍伯家搜捕不到土豪張忍伯,憤怒的暴動隊員就一把火燒掉了張忍伯家前隸院宅,同時將事先印制的張忍伯罪狀布告和宣傳標語貼遍新街及沿途各地。
新街暴動壯大了金山紅色革命聲勢,新街鄰近的山陽鎮土豪陸伯希及緝私營中隊長張吟泉對暴動恨之入骨,大罵共產黨和農會,并揚言與暴動隊勢不兩立,要滅了暴動隊。面對陸伯希和張吟泉的囂張氣焰,暴動隊再次出擊,抓獲了陸伯希,并押著他到蔣家橋宣布了其罪狀后當場處決,隨即貼上“中國共產黨浦南執行委員會”布告。
接著,暴動隊又在官橋附近設伏,成功擊斃了反動氣焰囂張的緝私營中隊長張吟泉。
新街暴動就像一把火,燃起了浦南金山地區紅色風暴熊熊烈火。這使松江、金山等縣反動當局震驚不已,對這數百人的暴動隊伍如此公然打出共產黨旗幟席卷金山大地,感到十分的恐懼。松江縣政府、公安局先后急電省政府告警請兵,驚呼“浦南共禍蔓延”,情況“岌岌可危”,請求“咨浙聯合搜剿”。國民黨反動政府的上海警備團各部派部隊加強金山、奉賢、松江一帶防范,浙江省政府則令省保安隊調兵共駐平湖“協調防堵”。
一張圍剿和搜捕共產黨的大網很快張開并正在收攏。中共金山縣委領導機關為跳出這張搜捕大網,迅速轉移到平湖的轉角灣。
2月26日,李一諤從轉角灣潛回金山縣錢家圩的劉家堰橋農村,晚上秘密開會后,就住在陳姓農民家里。第二天早上從陳家出來時,突遇敵人搜捕隊,來不及隱蔽就被敵人發現。
面對搜捕的大批反動軍警,李一諤雖然單槍匹馬,可他還是臨危不懼,一邊舉槍還擊,一邊撤退,可跑到長春橋陸家宅基地河邊時,突然被敵人一顆子彈擊中手臂。乘著李一諤負傷不能開槍還擊之際,圍捕他的敵人蜂擁而上,李一諤就此無法逃脫而被捕。
幾天后,從容赴死的李一諤被押往西河莊刑場英勇就義,年僅31歲。
在金山紅色革命風暴中灑下一腔熱血的陸龍飛、李一諤烈士,用他們的不屈精神在金山楓涇暴動和新街暴動中譜寫了一曲共產黨人紅色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