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快推動5G網絡、千兆光纖網絡、物聯網、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寬帶網絡帶來生產生活和管理方式深刻變革重構,推動生產力質的飛躍,引發世界經濟格局深度調整。全球主要國家紛紛加快寬帶戰略布局,大力推動信息網絡技術研究和產業應用,以實現國家競爭力跨越發展和國際地位快速崛起。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寬帶網絡發展,把推進寬帶網絡發展、拓展融合應用、全面推動數字化轉型作為搶抓戰略機遇的重要手段,“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加快推動5G網絡、千兆光纖網絡、物聯網、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信部等相關部委圍繞“十四五”發展主線,制定出臺一系列重點領域政策文件,系統推進寬帶網絡向更高水平躍升。
在政產學研的共同推動下,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寬帶網絡提速提質,資費更加惠民,網絡部署和應用推廣形成一個又一個突破,部分領域跨入全球領先行列,融合應用新業態加快向經濟社會各領域滲透,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走深向實,為提升群眾生活品質、降低企業成本、繁榮數字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前,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蓬勃興起,寬帶網絡加速滲透應用到實體經濟方方面面,不斷顛覆傳統制造模式、生產組織方式和產業體系形態,推動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充分釋放經濟社會數字化發展新動能。
網絡技術進步激發科技創新活力。日益高速泛在的網絡帶來海量數據處理需求,不斷推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深入發展,極大激發人工智能、先進計算、大數據、智能感知等領域創新活力,帶動技術效率指數級增長。寬帶網絡持續演進升級,直接推動相關材料、元器件等升級發展。比如,5G終端創新倒逼芯片工藝從14納米跨入到7納米、5納米,甚至3納米以下,并帶動氮化鎵等新一代半導體材料大規模商用。網絡技術與制造、能源、材料、生物等技術交叉融合,推動形成智能材料、生物芯片等新產品,不斷引發多領域、多維度、系統性、革命性群體突破。
寬帶網絡迭代升級為產業鏈上下游發展注入新動力。寬帶網絡演進迭代推動電信業務結構由話音、短信發展到移動數據、物聯網及信息融合業務,不斷形成新的行業增長點,加速信息通信行業轉型。寬帶網絡發展推動我國在光通信、新一代移動通信等重點領域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光通信領域,我國光傳送設備、光接入設備和光纖光纜等產品國際競爭實力大幅提升,華為、中興、烽火等市場份額位居全球前列。移動通信領域,我國5G系統設備廠商全球領先,華為、中興進入全球五強;小米、OPPO和vivo智能手機出貨量進入全球五強。
寬帶網絡融合應用加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高速泛在的寬帶網絡不斷為用戶提供更高速、更高質、更可靠、更廣泛的信息連接,以數據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促進各類生產要素流向更大需求、更高效益的領域,全方位、多層次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促進產業結構升級。比如,龐龐塔煤礦通過5G巡檢機器人實現運輸機、皮帶等設備的無人值守和無人巡檢,以數字化技術替代重復性、流程性工作,推動勞動力由低技術崗位向高技術崗位轉移。同時,信息通信業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數字技術改善企業生產經營流程,大幅提升生產經營效率,降低平均能耗水平,并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的同時,催生一大批極具活力的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拓展經濟發展新空間。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達到9164.8億元,同比增長10.4%。
寬帶網絡推廣普及有效改善人民生活。寬帶網絡應用加速產品與服務升級換代,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智能家居等數字產品持續涌現,移動支付、電子商務、電子政務、視頻游戲等數字服務創新活躍,不斷為人們帶來更加便捷、更加美好的生活體驗,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動力。寬帶網絡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具有重要作用,農村電商成為農民銷售農副產品、就地就近創業就業的重要途徑,不斷推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2020年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網商總數達306.5萬家,國家級貧困縣網絡零售總額達3014.5億元,同比增長26%。優質醫療資源、教育資源、政務資源等依托線上線下融合應用向更大范圍、更廣人群擴散,持續促進公平普惠。
國家“十四五”規劃對寬帶網絡發展提出新要求。面對日益復雜的國內外發展環境,黨中央、國務院把推進寬帶網絡發展、拓展融合應用、全面推動數字化轉型作為搶抓戰略機遇的重要手段。“十四五”規劃中,黨中央、國務院結合時代新變化、實踐新要求、人民新期待,提出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加快推動5G網絡、千兆光纖網絡、物聯網、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深化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以寬帶網絡賦能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數字生態建設。“十四五”規劃對我國寬帶網絡未來五年發展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推動寬帶網絡發展向更高水平邁進。
地方配套細則出臺為寬帶網絡發展提供新舉措。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積極落實中央部署,在各地“十四五”規劃中均強調推動5G網絡、千兆光纖網絡、物聯網、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部署,并結合區域發展特色提出個性化發展舉措。比如,上海提出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加快全球數據匯聚流轉樞紐平臺和國際數據港建設。天津以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為牽引,推動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整體優化、協同融合。內蒙古“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謀劃實施一批接入全國信息網、交通網、能源網的骨干工程,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網絡“前后一公里”和關鍵節點短板。
行業政策發布為寬帶網絡發展提供新指引。相關部委圍繞“十四五”時期發展主線,制定出臺關鍵領域政策文件,系統化推進寬帶網絡發展。“雙千兆”網絡方面,工信部發布《“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推動千兆光網和5G網絡建設互促、應用優勢互補、創新業務融合。《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跨行業政策文件,進一步推動5G應用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發展模式。數據中心方面,《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一系列政策出臺,不斷推動形成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綠色低碳、算力規模與數字經濟增長相適應的新型數據中心發展格局。IPv6方面,工信部和中央網信辦印發《IPv6流量提升三年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3年)》,從基礎設施、應用生態、終端、安全四個方面提出工作要求和任務舉措,推動互聯網向IPv6演進升級。
電信運營商加快新興業務布局。電信運營商積極拓展超高清視頻、視頻彩鈴、5G消息、云游戲、云AR/VR、智慧家庭等面向個人和家庭的新興業務,同時更加聚焦政企市場,加快垂直行業數字化業務拓展。一是加快平臺生態建設。中國電信打造CTWing物聯網開放平臺,整合云網融合、5G全連接管理、設備管理、城市感知、端到端安全等綜合能力,高效適配行業數字化轉型需求。二是發展數字化解決方案。中國移動全面實施5G專網“引領計劃”,力爭在2021年內打造1000個高質量5G專網項目。中國聯通推進5G網絡在重點行業的應用,并在工業互聯網、智慧城市、醫療健康、交通物流、新媒體、能源等領域打造5G燈塔項目。
互聯網企業大力拓展企業服務市場。互聯網企業依托技術、資源、數據積累,大力拓展面向數字化轉型需求的企業服務業務。一是打造以云為核心的技術體系。“騰訊覓影”融合騰訊內部AILab、優圖實驗室等多個團隊技術積累,實現對早期食管癌的智能篩查,準確率高達90%。阿里創新推出了基于“云釘一體”的應用模塊部署及“低代碼開發”方式,有望成為新一代的企業服務軟件開發和推廣模式,便利于所有業務環節的微小創新。二是拓展基于信息技術網絡的服務解決方案。多家互聯網企業入局車聯網領域,百度利用在人工智能、自動駕駛、車載系統、地圖等領域的技術積累,深度參與智能汽車設計制造環節。
編輯:張程? 35676727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