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積極響應國家戰略,采取一系列有效舉措提升金融支持“民參軍”企業的力度,緩解了其融資難問題,但與“民參軍”企業的融資需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本文從金融支持要素的角度分析了當前存在的問題,從而對我國金融支持“民參軍”企業的現狀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
一是各類金融資源缺乏統籌協同。在國家大戰略的政策導向下,銀行、基金、保險等金融機構呈現了不同的活躍程度,但金融資源之間沒有得到有效整合和協同,風險與收益機制不匹配,客戶資源與信息沒有很好的共享,未能形成合力滿足“民參軍”企業全生命周期的融資需求。
二是政策性風險投資介入時機靠后。當前,政策性風險投資資本明顯不足,以基金為代表的股權投資仍主要投資于企業成長期和成熟期,種子期、初創期企業的投資較少。
三是財政與金融的協同配合不暢。相比于傳統軍工企業每年的國防技術財政補貼,廣大“民參軍”企業享受到的財政補貼很少。以大規模財政資金促進武器裝備發展的粗放式手段顯然已不適應國防科技快速發展的要求,需要優化財政資金使用方式,以財政資金引導更多社會金融資本為“民參軍”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一是商業銀行支持的固有局限性凸顯。商業銀行將資金安全性作為首要考慮。商業銀行經營需要遵循安全性、盈利性、流動性的原則,其中安全性是首要考慮因素,對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的“民參軍”企業來說,無法準確預計未來收益,需承擔較高的技術風險、市場風險,為保證自身資金安全性,銀行不愿提供貸款。
二是提供貸款的內生動力不足。服務“民參軍”企業容易加重銀行成本。在我國銀行主導的融資體系中,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占據主導地位,其主要服務對象是大中型企業,以大客戶為主的授信模式與“民參軍”企業的“小、散、?!碧攸c不匹配,為中小“參軍”民企提供融資服務時,需要耗費更多時間精力進行盡職調查和服務。
三是金融服務創新意識比較薄弱。目前商業銀行貸款時更看重企業的固定資產、財務情況等“硬抵押品”,而“民參軍”企業基本都是輕資產的高技術中小企業,專利權、知識產權等“軟資產”多,“硬資產”少,銀行對企業發展潛力、人才儲備、技術能力等“軟”信息的評估和精細化分析能力不強,在實際操作中主要還是靠固定資產抵押。
一是資金來源主體單一。投資軍民兩用技術領域的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軍工集團或者有政府背景的央企,政府資本的杠桿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國防科技領域回報周期較長,市場受外部威脅和軍事需求變化影響較大,社會資本投資意愿不強。
二是企業早期投資孵化缺位。實際上,少量資金就可對種子期的企業產生巨大的支撐作用。然而,我國資本市場尚不發達,風險投資體系中還非常缺乏針對企業種子期和初創期的天使投資,風險投資仍偏好企業生命周期中后期,缺乏對軍民兩用技術的金融孵化機制。
三是退出機制不健全?!懊駞④姟逼髽I大多是中小企業,距離上市標準還有很大距離,風險投資機構大多數投資都滯留在被投企業,依靠被投資企業股利分紅形式收回投資,風險投資周期拉長、風險增大。
一是競爭中性原則有待改善。當前,國有軍工企業和“民參軍”企業在競爭中還不平等,在采購環節中,評分標準更注重企業規模、歷史項目等,導致只要有大型軍工院所參與,一般民企就很難中標。
二是擔保體系的支撐作用尚未完全發揮?!懊駞④姟逼髽I經營風險和信貸風險相對大中型企業偏高,軍工合同保密性又使得“參軍”民企需要擔保機構提供支持,但受制于體制機制障礙,實際擔保效果差距較大,擔保放大倍數較低、擔保機構盈利能力弱、政府分擔比例較低。
三是知識產權評估體系發展滯后。軍民兩用技術涉及面廣、前沿性強,對評估機構和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評估人員具備多學科背景和長期從事相關工作的經驗,評估過程需要有金融機構、擔保公司、政府機構、行業專家協同配合。
(作者簡介:程遠,國防大學研究生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