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娟

摘要:綜合保障能力建設的軍民一體化,是實現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傳統計劃經濟體制條件下形成的軍民相對分離、自我體系的發展模式越來越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市場機制客觀上要求打破行業間的分隔與壁壘。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充分運用市場成果,統籌考慮軍地保障,遵循市場規律,提高市場資源配置效率。
關鍵詞:市場機制;軍民一體化;綜合保障能力
在利潤和效益的導向作用下,市場機制既能使多元投資、多方技術、多種力量向綜合保障領域聚集,又能使綜合保障領域成果向經濟社會領域溢出,不斷推進綜合保障能力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融合。充分運用市場成果,將軍地雙方資源進行統一籌劃、統一調配和統一運用,避免重復建設和投資,充分挖掘社會保障潛力,讓資源共用、利益共享得以實現,打破原有的市場和專業界限,使有限資源充分發揮最大效益的同時擴大綜合保障軍民一體化領域。
要求軍地雙方在基礎設施、科技創新、服務保障、裝備制造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發展和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資源的雙方共用,特別要打破條塊封閉的管理模式。要充分體現和兼顧軍地雙方,無論是新建項目的規劃和建設,還是已有設施設備的利用和改造,直接關系到對資源的節約和高效利用。因此,軍地雙方在使用和建設過程中都應高度重視,將軍地雙方保障納入“一籃子”統籌考慮。尤其是對于新建項目,應從具備軍地雙重使用功能入手,避免重復投資、重復建設,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用。對現有資源和條件的充分利用,是節約資源的有效途徑和便捷方法,一方面需要克服本位主義,打破封閉的管理模式,增強既要為國防建設服務,同時也要為經濟建設服務的雙重責任意識;另一方面要完善利益補償、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機制,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使用效益。市場經濟愈加成熟和發達,使軍隊保障更加依靠民用力量來實現和完成。在這一動機驅動下,最經濟、最合理的選擇,就是能利用民用資源的就不自己鋪攤子,能納入國家經濟科技發展體系的就不另起爐灶,能依托社會保障資源辦的事都要實行社會化保障,從而實現生產力和戰斗力的同步提升和發展。在推進綜合保障能力建設軍民一體化發展過程中,應當充分運用市場成果,避免重復建設和投資,以免造成浪費。
要規范軍地雙方行為,嚴格遵循市場經濟規律。軍民一體化發展所依托的主體環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軍地雙方要把握市場供求規律,根據市場供求關系及時調整相關融合項目。對于融合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要善于利用價格杠桿進行調節。在推進綜合保障能力建設軍民一體化發展的過程中,無論是國家主導的項目,還是軍隊牽引的建設;不管是軍地共同合作、雙方委托或是獨自承擔,都必須放在市場這個大背景下,在這個統一的平臺上遵循市場規律去實施,要遵循供求變化、價格波動、產業技術變革等規律。比如,在制定采購市場標準時,對產品技術標準的要求既不能太超前也不能太滯后,對價格的要求既不能過高也不能偏低,價格過高會浪費軍隊資源,價格過低會導致保障實體為追求效益而降低產品質量,不單純以追求直接成本最低為根本目標,而是以實現采購成本最低為前提、以實現最優保障效能為目標,制定出的標準應符合當前相關產業市場的發展趨勢。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地讓保障實體及時準確地了解部隊需要什么、何時需要、需要多少等信息;同時,要了解保障實體最新的產品開發、技術革新以及由此帶來的產品成本變化,建立健全符合價值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的定價原則;在物貨儲備中,要學會利用市場的價格波動及時調整物資儲備的數量、品種與輪換周期,改變“死儲待用”的現狀,提高物資動態儲備效益等。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進一步把軍民一體化式發展這篇大文章做好”,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市場配置資源的力度和作用的日益增強,客觀上要求打破資源在軍隊與社會之間的分割,合理規劃軍地雙方資源建設,實現全社會優化資源配置。綜合保障能力建設軍民一體化發展,就是要遵循市場配置的理論,運用市場機制配置資源,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利用市場經濟提供的各種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提高軍事后勤建設的質量。要求軍隊建設必須徹底改變自我封閉、自我保障的傳統發展模式,盡快轉到依托市場、依托社會力量的組織保障模式中來,把軍隊建設深深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體系之中主要考慮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要將軍事物流保障融入國家現代物流體系。統攬全局,軍地各方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實現軍地物流資源統籌與全面發展,促進軍民結合的軍事物流體系發展,提高社會保障物資投送能力。二是將軍隊人才培養融入國家教育體系,加大依托地方國民教育體系聯合培養軍隊人才的力度,積極引進包括海外人才在內的社會高層次人才,拓寬軍地之間人才兼容、儲備和交流的渠道。三是將后勤保障需求融入國家社會服務保障體系,從經濟社會發展中獲取綜合保障的豐厚資源和強大支撐,要將生活服務保障、物資儲備保障、住房醫療保障、家屬就業保障、子女教育保障等能夠通過社會化保障的項目,盡量由社會來辦,節約軍隊資源,走出一條投入較少、效益較高的路子。
軍民一體化中市場風險往往相互疊加、相互嵌構,必須采取綜合有效的應對措施,使綜合保障能力建設的軍民一體化面臨的市場風險降到最低。一是要建立健全市場風險管理組織體系,包括一支專家型的市場風險預測和評估隊伍、一支謀略型的市場風險應對決策隊伍、一支高效型的市場風險處置執行隊伍,成為推進綜合保障能力建設的軍民一體化發展戰略市場風險管控的根本保證;二是建立完善的市場風險管理工作機制,包括競爭與監督機制、政策保障機制、獎勵激勵機制、軍地信息交流機制,并固化為長效機制;三是加快建立健全市場風險管理法規制度。綜合保障能力建設的軍民一體化關聯“戰場”和“市場”兩大流域,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同時,必須通過法規制度將二者有機地連結起來、統一起來,確保軍民有效融合、持續融合。主要細化民品參軍保障的準入和退出制度、完善國防專利法規、制定風險投資政策、出臺利益補償激勵政策以及適應綜合保障能力建設的軍民一體化風險預測和管控的法律等。
參考文獻
[1]姜魯鳴.從單向流動到雙向互動—談如何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N].光明日報,2014 年1 月15 日第011 版.
[2]茹文濤、陳曉北、王祥云.武器裝備軍民一體化保障項目管理創新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航天工業管理,2020(5):18-21.
[3]于川信.軍民融合戰略發展論[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15:381-388.
(作者單位:九二三醫院財務保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