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SilverFox 編輯:黎悅瓣 美編:嚴雨

精選頂尖風光攝影師最新攝影集中的最佳風光照片。
不同的攝影師心中,存在著對風景的不同理解。在拍攝風光之前,我不會事先預想“應該”拍攝什么樣的風景。大自然本身就存在很多拍攝可能,無需提前策劃。
高山、湖泊、流水、樹林……這些隨處可見的風景,你可以使用不同的技巧來拍攝。例如拍攝過程中故意移動相機、長時間曝光或是多重曝光等,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拍攝效果。
為了應對變化的水流速度,攝影師也會采用不同的快門速度。如果能表現出水流的質感,水會呈現出神奇的效果。不過湍急的水流而產生的泡沫和陰影,有時甚至會超出相機傳感器的動態范圍。損失的高光細節無法追回,所以一定要小心過大的光比。
對于攝影師來說,仔細觀察環境是很重要的,也許你就會在某一處發現粗壯的分枝。
如果我們是真正意義上的“攝影師”,如果我們想要展現自然之美,那我們一定要走進大自然,去發現這些美好的景色。

Charlie Waite
「左圖」
美國佛蒙特州
秋天,游客們來到美國佛蒙特州,觀賞世界上最美麗的秋色??上?,我們無法預測楓樹變紅的時間。
一位當地的風光攝影師告訴我們,2018年這里的色彩和光線是20年來最好的,但2019年的秋天卻是印象中最糟糕的一年。
乍一看,這一排路邊的南瓜并沒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但是背景中有一棵深橘色的樹和筆直而整齊排列著的玉米稈,讓照片立馬充滿秋天的氣息。
透過鏡頭,我試圖把南瓜、樹葉和玉米同時置于畫面中。關鍵是要用低視角,但不能太低,以至于南瓜掩蓋了玉米的底部。我用了一個琥珀色的濾鏡,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曝光參數」
鏡頭:50mm
曝光:f/22、1/2秒
濾鏡:琥珀色濾鏡
「上圖」
法國尚帕涅
我穿過了英吉利海峽,來到法國香檳產區埃佩爾內。第三天,盡管天氣暖和得反常,我還是沒找到理想的景色,只能打道回府。懷著一點沮喪,我去了勒阿弗爾。
在我前面一公里的地方,我看到兩排很美的梧桐樹,它們的一半樹干被附近一座小山的殘坡半掩著。經過一些死胡同和廢舊的鐵柵欄后,我終于找到了我所見過的最壯觀的梧桐樹林蔭道。
林蔭大道有何魅力?毫無疑問,是因為其后的未知性和神秘性。這條靠近埃佩爾內的林蔭道需要陽光來照亮,使樹木變得有生氣。那天下午似乎沒有什么光線,但我還是架起了三腳架。
「曝光參數」
鏡頭:50mm
曝光:光圈f/22、1/2秒
濾鏡:偏振鏡
Charlie Waite簡介
Charlie是英國最頂尖的風光攝影師之一。他是攝影旅游公司“光與陸”的聯合創始人,還舉辦了年度風景攝影大賽,今年已是第13屆。
www.charliewaite.com
「上圖」
蘇格蘭哈里斯池
我一直都很喜歡各種各樣的蘆葦,但因為某些原因,我更喜歡將要走到生命盡頭的那些蘆葦。不過,這個神奇的池子隱藏了太多的美景,不止有一池蘆葦,還有很多睡蓮,棕如琥珀、黃如燭火、紅似晚霞。
蘆葦依然是綠色的,整幅畫面在平靜的水面上顯得非常美麗。冷色的天空與暖色的蓮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兩朵云的倒影使得藍色的天空不會過于單調。有幾次,陣陣微風吹起,幾近破壞了畫面的氛圍,但謝天謝地,附近的山丘提供了足夠的保護,使風不至于破壞池中的寧靜。
許多風光攝影師喜歡使用偏振鏡。這張照片中,為了消除睡蓮表面一定程度的反射,我也使用了偏振鏡,使真正的睡蓮顏色得以展現。
一張風光作品中,往往會有那么一處讓攝影師感到不安,就像是從未被收拾過的某個房間角落。與前景中大片的睡蓮相比,這張攝影作品中遠方的畫面似乎被弱化了。由于鏡頭焦距的原因,蘆葦看起來變得更加緊湊。此外,透視也可能壓縮了蘆葦的視覺效果。不過,我還挺喜歡圖片上方的青色調。
我決定停止,就是這張了。事實證明,這是個明智的決定。微風很快又回來了,平靜的池塘美景轉瞬即逝。
「曝光參數」
鏡頭:150mm
曝光:f/16、1/30秒
濾鏡:偏振鏡

「右圖」
英格蘭
在20世紀70年代末,常見的磚形草垛很快就被更加有趣的柱形草垛所替代。這才是真正的大自然的裝置藝術。
看到這些1.5米高的草垛時,我有些失望。天空是一片淡藍色,沉悶而單調。但朝西邊望去,我看到了一團云,而后不禁笑了起來。盡管這團積云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但堆積的云朵竟可以如此精確地與下面大捆大捆的草垛相呼應,真是難以置信。
趁著云還沒有散去,風推著云向前走,所有畫面上的元素都結合在了一起,一切看起來都很完美。遺憾的是,事實并非如此。通過我的取景器,我可以看到三腳架的影子。任何移動都會改變圖像的視覺平衡,所以我沒有妥協,下定決心要在這個機位創作這張作品。
「曝光參數」
鏡頭:50mm
曝光:f/22、1/2秒
濾鏡:偏振鏡

「左圖」
法國圣維克托瓦爾山
我一直癡迷于拍攝小棚子,也并不對此感到羞恥。這種癡迷背后,必存在某種心理動機。
我住在法國南部美麗的普羅旺斯省的??怂故小_@里有一位專門種植葡萄的人,他的田地在圣維克托瓦爾山的下坡上,很早以前他就已經開始收割莊稼和葡萄了。雖然只有幾片參差不齊的葉子,還有被剝了的果實。
但是,我看到了一個小棚屋!橘色的陽光撒在厚實的磚塊之上,這一幕仿佛是天賜之筆?;璋档拈T廊在畫面中是一個漆黑色的點,某種意義上來說,一張攝影作品是需要這么一個聚焦點,盡管它不應該占據太多的畫面。
在青山、瓦頂和崎嶇的土地中,你可以尋得一些微弱但有趣的關聯。最后要說的是空中的卷積云,每一縷云的存在都比無邊無際的藍色天空有趣得多。
「曝光參數」
鏡頭:50mm
曝光:f/22、1/2秒
濾鏡:偏振鏡

「上圖」
比利時奧斯坦德
現在,人們對超飽和色彩的熱情可能已經減退,但在數碼攝影剛剛興起時,極度飽和的色彩非常流行。對我來說,如果觀眾憑借自己的判斷標準來看,對風光作品中的色彩處理持有懷疑,也許在某種程度上會給觀眾和作品之間的關系帶來負面影響。
我記得那天早上我醒得很早,感覺光線會很平,對比度很低——這并非我所希望的。我想找到強烈的方向光,這樣的光會讓水流和河岸邊緣的效果看起來更出彩。然而,到了河邊,我發現情況正好相反。
暫且不提畫面中沒有較為豐富的顏色,我甚至不確定如此沉悶的畫面是否能拍。但我決定放棄墨守成規的觀念,繼續拍下去。盡管當時心存疑慮,但現在看來,我很慶幸那時我堅持拍了下去。
「曝光參數」
鏡頭:50mm
曝光:f/22、1/2秒

《圖片背后》
Charlie Waite的新書現已發售,其中收錄了62個他最喜歡的風光作品,共有134頁。每一張作品旁都有筆記,為讀者提供作品拍攝背景和位置信息,包括相機設置和曝光參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