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陽市水務局 山西 汾陽 032200
山西省中部引黃工程是山西省大水網建設中一項重要的工程。
汾陽市域供水工程作為山西大水網的配套工程之一,是充分發揮山西大水網工程效益、解決汾陽市人民群眾飲水安全和關井壓采及滿足汾陽轉型跨越發展用水需求的重要保證,是建成有利于汾陽市水利科學發展、實現向“支撐型水資源”轉變的重要保障。
中部引黃工程汾陽供水范圍為文峪河以西、峪道河以南的傾斜平原區和平原區內的三泉焦化工業園區、陽城商貿物流經濟開發區等4個園區和農業灌溉及生活用水。總供水量為3550萬m3,其中工業1320萬m3,農業2170萬m3,生活60萬m3。總取水流量為1.38m3/s。
3.1 預測需水指標 根據人口及城鎮化率、國民經濟指標預測、農牧漁業規劃、生態目標等預測,及各行業不同水平年取水定額,各行業不同水平年取水定額,經預測到2020年需水量達到13668萬m3,2030年需水量達到16141萬m3,具體見下表。

汾陽市2015年現狀用水量及2020、2030年需水預測表(單位:萬m3)
3.2 供需平衡分析 根據需水預測和可供水量分析,則汾陽市到規劃水平年2030年水資源供需達到基本平衡。2020年余水量為2337萬m3,2030年余水量為59萬m3。
4.1 總體布局 中線引黃分水口位于下堡鎮,分別向汾陽、孝義和介休三市供水。先由汾陽、孝義、介休三市將汾孝介支線延長線輸水至孝義市高陽鎮,汾陽再由高陽鎮分水口引水入受水區“一縱四橫”管網。
結合現有水庫情況及現場地形,共布置了北榆苑1庫和2庫、河北、花枝四座調蓄水庫,分別位于虢義河及其支流三泉河、陽城河、董寺河上,調蓄庫容分別為332萬m3、308萬m3、341萬m3和120萬m3。
根據分水流量、用水戶位置和調蓄庫庫址及泵站站址,確定工程供水系統格局為“四受水區、一縱四橫管線”。“四受水區”是指受水區,具體為虢義河、陽城河、董寺河和禹門河四個供水區。“一縱四橫管線”是指供水網布置結構,呈樹枝狀分布,其中“一縱”為引黃干線工程,“四橫”為虢義河引水線路、陽城河引水線路、董寺河引水線路、禹門河引水線路。
4.2 調蓄水庫 北榆苑1庫負責虢義河灌區和陽城河高灌灌區及三泉工業園區的用水調蓄任務。北榆苑2庫負責禹門河灌區農業用水、陽城商貿經濟開發區生活用水、中小型企業園區和國峰電廠工業用水調蓄任務。

汾陽市域供水總體布置示意圖
河北水庫負責陽城河灌區農業用水及廢舊輪胎綜合加工利用產業園區和文峰工業園區工業用水的調蓄任務。
花枝調蓄庫負責董寺河灌區農業用水調蓄任務。
4.3 供水管線 本工程自高陽鎮分水口引水,引水流量為1.38m3/s,通過16.67km長的汾陽引黃干線引水分別引水至北榆苑水庫、河北水庫和花枝水庫。
虢義河引水線路包括2條高灌管線和3條自流管線,其中2條高灌和1條農業自流管線由北榆苑1庫調蓄向虢義河灌區的農業供水,1條工業供水管線由北榆苑1庫調蓄向三泉工業園區供水,1條工業自流管線由北榆苑2庫調蓄向國峰電廠和中小型企業園區工業及陽城商貿物流經濟開發區生活供水。
陽城河引水線路包括1條高灌管線、1條農業自流管線和1條工業自流管線,其中農業自流管線由河北水庫調蓄向陽城河灌區供水,工業管線由河北水庫調蓄向廢舊輪胎綜合加工利用產業園區供水,高灌管線由北榆苑1庫調蓄向陽城河灌區供水。文峰工業園自河北水庫直接取水。
董寺引水線路包括1條采用高灌管線和利用董寺河輸水線路,采用花枝水庫調蓄,向董寺河灌區供水。
禹門河引水線路包括2條高灌管線和1條由自流管線,采用北榆苑水庫調蓄,采向禹門河灌區供水。
按照山西省水利工程管理辦法成立汾陽市域供水管理調度機構,隸屬于汾陽市水務局,負責水網各工程調度運行與管理。
通過布設一縱四橫供水管網和四座調蓄庫,用好中部引黃3550萬m3/年的水量,與山西大水網同期發揮效益,為汾陽市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水源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