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關嶺自治縣融媒體中心
新時期下的廣播電視行業,受到了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沖擊,所以廣播電視臺不僅要進行技術革新,還要著力于提高新聞從業者的綜合能力及素養,以便推動廣播電視行業的健康發展[1]。基于此,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需要全面系統的改變傳統的采訪模式,而采用適合于當下互聯網環境的新型采訪模式。因此,新聞記者在提升自身的采訪藝術和能力時,必須對準備工作提高重視,正所謂“不打無準備之仗”。首先,為保證采訪工作的順利開展,以及能夠化解采訪工作中的突發事件,新聞記者要系統的做好,對采訪對象的了解工作,用以掌握受訪人的心理、思想和語言方向,以便隨時做出應對措施。例如,新聞記者充分了解受訪人的心理和思想后,就可以通過合適的問題,對其進行正確引導,以此提高采訪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反之,新聞記者會失去采訪的先機和主動性,繼而有可能導致采訪工作發生失誤或者中斷。其次,新時期下的新聞記者,要做好設備方面的準備工作,主要是由于在采訪過程中,一旦發生設備故障問題,就會導致采訪工作發生中斷。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新聞采訪從業者,要具備臨場應變的能力,以便及時處理突發事件,這樣需要新聞記者做好設備方面的準備工作。例如,準備好便攜式的話筒、錄像設備等以備不時之需。由此可見,采訪前的準備工作,對整個新聞采訪活動而言極為重要和關鍵,不僅是新時期新聞記者應該具備的素養和能力,還是提升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的重中之重。
新時期的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藝術中,必須具備營造采訪氛圍的能力和意識,主要是由于在良好的采訪氛圍中,才能提升采訪的效率和質量[2]。首先,新聞記者要時刻保持話題的新鮮感,以便獲取到更具價值的信息。這就要求新聞記者在采訪中,要避免反復同樣的事情,而是要堅持與眾不同和別出心裁的原則,這不僅可以適應新時期廣大受眾的思想意識,還能夠有效提升采訪效果。其次,作為一個合格的新聞采訪從業者,還要具有審時度勢的意識和能力,以便在采訪的過程中,增加一些新的元素,繼而達到提高采訪質量的效果。最后,新時期下流量會左右新聞的播放量,所以新聞記者需要找尋當前社會中的流量話題,以此營造出高質量的采訪環境和氛圍,進而贏得廣大受眾的認可和支持。此外,新聞記者在采訪過程中,還要極力沖破換題的局限性,如果記者遵循一成不變的采訪模式,就會導致話沒出口,受訪人已經猜到提問的內容,從而極大地降低了采訪內容的新奇性。因此,新聞記者采訪藝術提升中,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素養,尤其是要具備大局觀的意識,以此科學地掌握整個采訪過程。由此可見,新聞記者采訪藝術提升,必須從營造采訪氛圍和環境方面著手,促使采訪工作可以順利高質量地完成。
提問技巧是提升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的關鍵點,所以記者應該從提高自身提問技巧方面下功夫。首先,在態度方面,記者應該放平心態和放下身段,使用良好的態度面對受訪者,以此獲取更加有效和更高價值的信息。如果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向受訪人提出問題,就會導致受訪人產生緊張的情緒,進而導致采訪陷入兩難境地,一來采訪效果很難達到預期,二來導致采訪陷入僵持和中斷。其次,在保證狀態的前提下,新聞記者還要確保提問的內容和采訪的主題相貼合,避免發生采訪跑題的問題。因此,新聞記者要重視提問的技巧,用以引導受訪者按照既定的采訪路線做出回答。
交流的藝術不僅在于會說,而更大程度的在于會聽,所以采訪藝術提升中,新聞記者要學會傾聽。第一,聽出受訪者話語的重點,然后依據重點進行深挖和追蹤,用以探尋出更加有用的信息。第二,學會傾聽并不是單純地要求記者沉默和不表態,而是應該做出合理的反應,像是運用表情和動作表示驚訝和認同。如此一來,才能打開受訪者的“話匣子”,才能使受訪者說出真正的想法。因此,新時期下的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想要具備良好的采訪藝術能力,就必須從學會傾聽下手。
綜上所述,新時期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藝術,對于提高新聞采訪質量和效率,起到了極為關鍵的意義和作用。本文從多個方面,介紹了如何提升新聞記者的采訪藝術,希望可以為新時期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