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松 新疆昌吉廣播電視臺
在高新精尖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傳媒行業正發生著重大的變化,新媒體迅速崛起,對傳統的廣播電視節目形成了很大的沖擊。媒體是信息的載體,而作為傳統的中國主流媒體,廣播電視節目具有向全世界傳播新聞,進行輿論宣傳、社會教育、社會服務多項職能,同時,它也是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
廣播電視節目作為傳統的主流媒體,它有著社會教育功能,對我國人民的世界觀有著深刻的影響,全世界的人民通過廣播電視節目正確的了解中國是一個怎樣的國家。由于對廣播電視節目的要求標準高,對編輯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很高標準的要求。首先在思想覺悟上要有高要求,其次在相關工作的知識和技能也有高要求。當前的廣播電視工作中,老一輩的電視工作者具有較高的思想覺悟和很強的專業知識技能和經驗,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老一輩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腳步,陳舊思想根深蒂固不能很快的轉變思想和改進工作模式。新一代的廣播電視工作者相對又缺乏工作經驗,思想覺悟也沒有達到一定的境界,專業技能知識的培養需要較長的時間,這就導致了電視編輯工作人才的缺乏,從而降低了廣播電視的編輯效率。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審美水平也有了顯著的提升,現在的電視節目的制作觀念落后,導致在電視節目的形式和內容上缺乏創新,已經不足以吸引人們觀看,電視節目的受眾人群越來越小,對年輕一代的吸引力較低。現在由于5G技術、超高清影像技術的發展,原有電視節目的編輯制作技術和方法落后,也導致了這些高新技術不能夠應用到電視節目的制作中,從而影響了用戶的收視體驗。與新媒體相比,廣播電視節目互動性較差,不能對節目效果有直觀的和及時的反饋,從而造成了電視節目無法進行及時的改進,致使電視節目的觀眾難以選擇高質量的節目。
在廣播電視的編輯工作過程中,要積極促進體制和機制的創新,激活電視人才的創造力。在編輯工作中,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在對重大活動的宣傳和策劃時,大家進行頭腦風暴,集思廣益,拓展節目播出的形式,做好電視節目的直播和轉播工作。開展評獎創優工作,對于積極開拓創新的工作者給予工作上的肯定和獎勵,提高電視人的工作熱情,做大做強主流娛樂。對在融媒體技術創新研發等關鍵崗位的人才給予政策扶持,提升主持人的自我要求,對全體采編人員進行系統的技能培訓,提高電視人才的業務素質,拓寬人才成長攻堅,積累大量優秀的人才,踐行媒體融合,從多渠道吸引人才。打造專家智庫,為廣電改革創新凝聚智力,智慧廣電網絡,科技創新,推進5G技術在廣播電視節目編輯中的應用,應用區塊鏈、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的系統集成與融合應用,建立健全標準體系方面的建設,多點布局,齊頭并進,協同發展。不斷為行業轉型升級提供新動能,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提升智慧廣電公共服務和網絡建設提質增效,不斷優化服務的內容和方式,智慧教育、數字文化、智慧黨建等綜合信息服務,發展智慧政務、智慧旅游、智慧鄉村等社會管理服務使其廣泛融入社會經濟發展,促進形成智慧廣電產業生態。
廣播電視節目的編輯也可以借鑒一些新媒體的節目形式,將兩者結合創新,發展適合廣播電視節目的一套新的形式。廣播電視編導也要注重自身素質的全面提高,積極轉變自己的思想,改進落后的工作方式,集思廣益開拓電視節目的形式。真實性是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的基本要求,因此通過了解大眾的生產生活需求不斷的增加新的內容貼近人們生活的內容,增加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進而提高節目的收視率。充分發揮現有的優秀電視節目的品牌效應,加大對優秀電視節目的宣傳力度,增加電視節目的受眾。增強對超高清和5G高新視頻產業示范與應用推廣,提升受眾的各方面體驗,促進形成新時代大視聽全產業鏈市場發展格局。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的發展,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要通過培養大批優秀的電視制作人才,集思廣益,積極開拓進取,與時俱進開拓開發新的節目形式和貼近人民生活的內容,廣泛應用當代先進的科學技術,把5G技術、大數據技術、高清視頻技術深入的應用到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中,拓展廣播電視節目的受眾人群,提高節目的收視率。做好電視節目制作的創新人才的培養與提升的工作,為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提供大量的優秀的可供使用的人才,積極推動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