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虹伯
(河北中醫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石家莊 050200)
教育扶貧是提高扶貧工作實效的前提,是最為有效的扶貧方式。中醫院校組織醫學生到貧困地區深入了解當地教育現狀和貧困人群的教育脫貧需求,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支教活動激發當地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欲望,使學生和家長深入了解國家教育扶貧政策,改變貧困人群的教育觀念。
中醫藥文化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實現中醫藥事業蓬勃發展的力量源泉。中醫院校組織醫學生開展支教活動,把中醫知識宣講融入其中,推進醫學生支教服務對接精準脫貧,多角度、多層面提高中醫藥文化與扶貧支教聯動育人效果,有助于提升中醫文化自信,推進支教模式改革創新。
醫學生對于扶貧支教活動的群體參與度相對較低,加之支教時間短,地點不固定,學生志愿者支教素質不高,安全性較差,大大削弱了寒暑假期間支教活動的影響力和延續性,連續兩次以上在同一支教地進行支教的醫學生志愿者屈指可數,使得醫學生支教隊伍的精神內涵和支教理念未得到傳承和發展,急需全面統籌支教資源,提升醫學生對扶貧支教活動的參與度。
2.1.1 建立多層次、寬領域的支教宣傳模式
在學校網站、宣傳欄、內刊、公眾號等公共平臺以宣傳畫報、主題文章等形式推送國家教育扶貧政策解讀,刊登扶貧支教事跡等內容,打造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支教信息宣傳模式。醫學生可以通過支教微信公眾號進行交流互動及在線報名,讓醫學生能夠方便快捷、直觀準確地了解支教信息,進一步增強支教宣傳的互動性和吸引力。
2.1.2 樹立支教示范榜樣
支教示范榜樣能夠為支教志愿者提供良好示范,可以典型支教人物的精神和事跡來感染和引導醫學生參與支教活動。例如,組織開展“支教之星”人物推選活動,樹立支教先進典型。
2.1.3 構建支教激勵機制
支教激勵機制是充分調動醫學生參與扶貧支教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強化措施。提升醫學生對于扶貧支教活動的參與度不只要做好宣傳工作,更應通過激勵機制來激發醫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扶貧支教活動中來。
對支教指導教師、輔導員進行訪談,發現支教活動存在以下問題:支教時長過短,無法真正達到教育效果,支教活動的影響力較弱。安全保障性較差,支教過程中隱藏的不確定性較高。支教活動成本高,政策扶持和社會支持力度有限,大部分費用需要由學生志愿者自行分攤,降低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健全的規章制度和嚴格的管理機制是醫學生支教規范化建設的有效保障。要優化醫學生支教管理制度建設,設置獨立的學生支教管理組織機構,對支教活動、支教隊伍等進行統籌管理。建議團委、學生處、教務處、財務處、二級學院等相關部門協同落實好支教學生在招募、選拔、培訓、管理、監督、評價、經費保障等各方面的管理制度。
2.2.1 制定支教人員招聘管理制度
針對指導教師提出的醫學生志愿者水平不均的問題,需要制定支教人員招聘管理制度,從招募方式、選拔過程、聘用管理等方面做出具體規定,對支教志愿者進行嚴格選拔和規范管理。要制定醫學生支教實踐實施細則,列出組織者、時間、地點、經費、所需設備、注意事項等詳細內容。
2.2.2 制定支教崗前培訓制度
安排組織專業教師對參加支教的醫學生進行崗前培訓,提升醫學生支教志愿者的教學能力、環境適應能力、課外教學處理能力,以提高支教活動的質量和水平。
2.2.3 確立支教評價考核機制
將學生支教志愿者自我評價、指導教師評價、專家評價、支教地區學生評價相結合,建立評價對象信息庫,以備后查。可對評價考核優秀的醫學生支教志愿者給予一定獎勵。對于支教過程中的不足,要與醫學生支教志愿者進行及時有效地溝通,幫助其改進支教工作方法,提高支教工作質量。
2.3.1 建立穩定的扶貧支教實踐基地
結合河北中醫學院辦學特色及駐村幫扶工作情況尋找定點教學單位,實現長期支教合作。要建立穩定的扶貧支教實踐基地,鼓勵醫學生安排特定時間或利用假期開展扶貧支教活動,可在學時安排、活動經費等方面為學生予以保障。
2.3.2 構建校際間支教經驗交流機制
積極探索建立校際間支教經驗交流機制,開展學習交流,協同合作,促進支教活動資源的開發、互補、共享。在長期支教實踐工作中,各高校都積累了特色支教基地、豐富的課程資源和影視文字資料,可通過構建校際合作平臺整合支教活動資源,促進支教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2.3.3 構建多元化的醫學生支教教學體系
要從醫學生支教現狀與深度貧困地區教育需求出發,探究多元化的醫學生支教創新模式。要制定具有中醫特色的支教教學計劃,統籌落實支教經費,配備支教經驗豐富的指導教師。醫學生志愿者在支教實踐中要嚴格按照制定的計劃執行,做好每次支教實踐活動的記錄和總結,交流經驗。要優化整合教學資源,將趣味性強、易懂易學的中醫知識納入支教教學計劃,把中醫傳統文化、人體保健穴位、五禽戲、應急救護技能培訓等內容融入到支教教學內容中,使支教地區的學生充分感受到中醫的魅力,激發其了解中醫藥文化的興趣。
教育扶貧視域下,要以提升醫學生支教的參與度為切入點,以優化支教管理制度建設為著力點,以構建具有中醫特色的支教活動為創新點,積極探索醫學生扶貧支教創新模式。可以從醫學生支教志愿者的招募、培訓和監管環節入手來提高醫學生的整體素質,為貧困地區輸送年輕優質的醫學支教人才。可以從打造具有中醫文化特色的支教課程、支教實踐活動入手,優化中醫院校學生支教的整體水平,有效實現醫學生的自我價值和中醫院校助力教育扶貧事業的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