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任啟亮散文三編

2021-01-14 04:45:47任啟亮
陽光 2021年1期

麥子黃了

進入五月,家鄉(xiāng)淮北平原的麥子開始黃了。

冬小麥?zhǔn)屈S淮地區(qū)生長周期最長的糧食作物。頭年的十月初播種,麥苗露出地面不久就要經(jīng)歷一個漫長的嚴冬,干旱、風(fēng)沙、霜冷、雪寒,幾個月過去了,看上去依然稀疏、單薄,給人瘦弱、萎靡的感覺。直到開春以后,吸收了充足的水分和養(yǎng)料,才顯現(xiàn)出蓬勃活力。

隨著季節(jié)推移,小麥葉子長粗變厚,顏色漸濃漸深,拔節(jié)、長高、抽穗、揚花、灌漿,果實慢慢飽滿起來,不知不覺連綿的麥田變成一片金黃。

麥子由綠變黃似乎在一夜之間,但人們等待這一天已經(jīng)很久很久。看到麥子黃了,農(nóng)民們高興的心情是無以言表的。那是冬去春來大半年辛苦勞作就要收獲果實的快樂;那是終于熬過一個一個食不果腹的長夜,即將吃上白面饃的喜悅;那是對好日子的憧憬和向往。

麥黃時節(jié)是一道永遠留在鄉(xiāng)下孩子記憶深處的風(fēng)景。也許好久沒有吃過飽飯了,大家天天盼著麥子成熟、變黃,看到麥穗長出來了,便跑到麥田里用手捏一捏,感覺麥粒有了彈性和韌度,就揪下幾顆麥穗,用雙手揉搓一番,放在嘴邊吹掉皮和芒,迫不及待地把軟軟的麥粒送到嘴里。還沒有完全成熟的麥粒綠中帶黃,入口綿軟筋道,帶著田野的清氣,嚼起來滿口留香,既能充饑,也是難得的享受。

放學(xué)回來的路上,小伙伴們都有躲到麥田里搓麥粒吃的經(jīng)歷。很多大人也是常偷偷跑到麥田搓麥粒吃,人們看見了也心照不宣,視而不見。

村里開鐮后,會把第一撥收割的麥子盡快晾曬、脫粒,然后按人均分配給各家各戶。領(lǐng)到剛剛收獲的新麥,大家都會蒸上一鍋新麥饅頭,老老少少吃飽吃足。記得有一年,由于面粉機超負荷運轉(zhuǎn),出了故障,剛修好不久又“熄火”了,人們都在焦急地等待。這時,母親從隊尾拎起裝滿新麥的口袋,用力一甩放到肩頭,拉著我們就往磨坊跑。她要啟用閑置多年的石磨來磨面。我和妹妹一個在前面拉,一個在后面推,看到磨碎的小麥粉從磨沿往下流,聞著新麥的清香,我們越干越歡實。當(dāng)天終于吃上了新麥饅頭。

在鄉(xiāng)下,每年麥?zhǔn)斩际且粓鱿矐c熱鬧的“嘉年華”,是全村男女老少的“歡樂頌”,一年的付出就要收獲果實,那高興勁兒甭提了。每到麥?zhǔn)諘r節(jié),全村勞力齊上陣,中小學(xué)生也放假參加,市直機關(guān)的干部職工也會來鄉(xiāng)下幫助麥?zhǔn)铡N覐囊痪牌呶迥旮咧挟厴I(yè)到一九七八年秋天上大學(xué),親歷了四個完整麥?zhǔn)铡S绕涫且痪牌咂吣辏鳛橐幻M織者和參與者,更是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了這一年的麥?zhǔn)障姆N。

麥子長勢再好,沒有收到糧倉里是不能算數(shù)的,因此,麥?zhǔn)找幌虮环Q為搶收。麥子熟透了要趕快收割,不然麥穗容易脫落,要是再遇上連陰雨,麥子有可能爛在泥土里。即使收割運到麥場上,沒有及時晾曬、脫粒,或者這個過程中遭遇一場猝不及防的急雨,也難免造成嚴重損失。剛剛收獲的小麥,需要通風(fēng),不停地翻曬,否則會受潮、發(fā)霉。只有把每一粒麥子收到倉庫里,繳足了公糧,留夠了種子,剩下的才是口糧。每家每戶多分一些,就能多吃幾天白面。

當(dāng)年二十一歲,擔(dān)任大隊黨支部書記只有半年的我,經(jīng)歷第一個麥?zhǔn)盏那榫埃两駳v歷在目。每天圍繞全村的麥田轉(zhuǎn)上一圈兒,看到麥子一天天變黃,一天天成熟,既興奮又感到從未有的壓力,甚至寢食難安。我不斷給自己打氣,要做好充分準(zhǔn)備,全力以赴,打一個麥?zhǔn)掌琳獭O认蚍N田的老把式們請教,弄清楚麥?zhǔn)障姆N各個階段要把握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做好籌劃,既不能誤農(nóng)時,又要保證顆粒歸倉。接著是做好各項準(zhǔn)備工作,然后就是遇到特殊情況的應(yīng)急處理,比如遇到強暴雨怎么辦、遇到火災(zāi)怎么辦。

六月一號開鐮,上上下下齊努力,不分白天黑夜奮戰(zhàn)一個多月,雖然遇到了很多困難和突發(fā)狀況,但是順利完成麥?zhǔn)杖蝿?wù),做到了豐產(chǎn)豐收、顆粒歸倉,比上年增產(chǎn)兩成以上。水稻插秧任務(wù)也圓滿完成。

經(jīng)歷了一季的搶收搶種,所有人都疲憊不堪,恨不得倒在床上睡上三天三夜,我更有被扒了幾層皮的感覺。

提起當(dāng)年麥?zhǔn)盏睦郏缃褚寻耸鄽q、年輕時當(dāng)過生產(chǎn)隊長的大舅說,當(dāng)初三十多名勞動力種一百多畝小麥,一天到晚忙的腳不離地,現(xiàn)在他一個人種二十多畝小麥也非常輕松。耕地、播種、滅蟲、收割,直至把收拾干凈的小麥裝進口袋運到家里,大多是機械完成,都有專業(yè)隊伍承攬,只要一個電話全部搞定。

隨著科技進步,管理模式和經(jīng)營方式的轉(zhuǎn)變,生產(chǎn)力水平提高了,種田的效率大幅提升,更重要的是把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上世紀(jì)七八十年代,全國不足八億人口,人們拼死拼活的干,還是吃不飽肚子,而今已接近十四億人,也不用為吃飯發(fā)愁了。

上月回老家,正是小麥成熟的季節(jié),約幾位親友想去看看麥田。

當(dāng)年住過的村莊、種過的農(nóng)田已經(jīng)變得高樓林立,街道縱橫。車子開出好大一會兒,終于領(lǐng)略了滿目的金黃。麥田一望無際,像鋪在天地間的一塊巨大地毯,微風(fēng)吹起層層細波,在陽光照耀下閃著金色的光芒。我們沿著田埂走到麥田中間,一種久違的麥香撲鼻而來,大片的麥子像剪裁的一樣,高矮一致,整齊劃一,麥穗筆直挺拔,顆粒飽滿,仿佛在向我們頷首微笑。這時,兩只喜鵲從眼前飛過,扇動的翅膀黑白相間,與地上的金黃構(gòu)成一種對比分明的色彩。

如果是四十多年前,看到眼前的景象,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吃上新麥饅頭,而今天我是在欣賞一幅田園風(fēng)景畫和鄉(xiāng)村豐收圖。

上山摘桃子去

已經(jīng)是第三次來丹東了。這一次住的時間相對長些,除了鴨綠江大橋、虎山長城等主要景點外,又向遠一點兒的地方走了走。我們到了已故全國勞動模范毛豐美的家鄉(xiāng)梨樹溝。本來是一個窮山村,在改革開放好政策感召下,毛豐美帶領(lǐng)鄉(xiāng)親們苦干實干加巧干,老百姓富了,鄉(xiāng)村面貌發(fā)生巨大變化。坐上村里的觀光車繞著山山嶺嶺轉(zhuǎn)上一圈兒,既是花園又是果園,真讓人高興。

離開梨樹溝,又進青山溝。這是一處,有山有水、自然生態(tài)和環(huán)境比較好的地方。乘船游覽,清涼舒適,湖水碧綠,兩岸樹木蔥蘢,時有水鳥在眼前劃過,岸邊漁夫在捕魚,湖中小島上一群潔白的大鵝昂著頭,邁著八字步,悠哉游哉。

回到賓館,朋友征求我意見,明天去河口摘桃子,怎么樣?一說摘桃子,就讓我想起小時候在家鄉(xiāng)摘杏子的情景。我連聲答應(yīng)好,好。

河口在東北方向,距丹東市區(qū)六七十公里,因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歷史地位和優(yōu)美的環(huán)境馳名遐邇。這里從十九世紀(jì)末就是鴨綠江上重要的水陸碼頭和商埠,我國東北地區(qū)的物資從這里走出國門,外邊的洋貨也從此進入境內(nèi)。河口斷橋是一處著名景點。這座橋由侵華日軍于一九四二年修建,目的是便于掠奪我國資源。抗美援朝初期很多志愿軍戰(zhàn)士和援朝物資都是通過這座大橋進入朝鮮境內(nèi)。后被美軍派飛機炸毀,成為斷橋。

河口地區(qū)土地肥沃,光照充足,尤其是鴨綠江形成的局部氣候環(huán)境,非常有利于桃子生長。當(dāng)?shù)嘏嘤钠G紅桃品質(zhì)上乘,聲名遠播。真正讓河口桃子出名的,還在于蔣大為那首家喻戶曉的民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上世紀(jì)八十年代初,當(dāng)時的沈陽軍區(qū)前線歌舞團創(chuàng)作員鐵源和鄔大為到丹東部隊采風(fēng),正趕上河口桃花盛開,于是創(chuàng)作了這首歌曲。這首歌曲被蔣大為于一九八四年和一九九六年兩次帶到春晚的舞臺,并曾被評為全國“青年最喜歡的歌”一等獎。

我們的車是沿著鴨綠江聽著《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進入河口的。雖然沒有了美麗的桃花,但可見路旁一片一片的桃樹林,桃子掛滿枝頭。還有很多攤位,擺滿一籃籃、一箱箱剛采摘的桃子,到處立著巨幅廣告牌,有的是盛開的桃花,有的是掛滿桃子的桃樹林,還有一串碩大鮮艷的桃子上面滾動著水珠,晶瑩剔透。快遞公司的卡車停在路邊,大喇叭高喊著“快速直送,保鮮保質(zhì),面向全國,多寄打折”等等。仔細一看,順豐、京東、中通、圓通、韻達等主要快遞公司都有。

下了主路,跨過一座橋,導(dǎo)航提示到達目的地。我的朋友給他的朋友打電話“你們在哪兒?”對方說:“你們過橋上土路,到一座小房子那兒,我去接你們。”并問幾個人,答曰三人,又問塊頭大嗎,又答中等。他們的這一段對話,聽得我一頭霧水。

幾分鐘后,便到了他說的那座小房子,下了車,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置身半山腰。聽到一陣“嘣嘣”的馬達聲響,朋友開著一臺三輪拖拉機來了。他一邊招呼我們上車,一邊略顯不安地說:“再向前就沒有路了,讓各位受委屈。”說實話,我跨上拖拉機的時候有點兒興奮。四十多年前,我在生產(chǎn)隊開過四輪手扶拖拉機,去煤礦拉煤時,看到這種三個輪子、有方向盤、比我們高出一截、速度又快的拖拉機比較羨慕。今天有機會坐上它,在鴨綠江邊的山坡上兜兜風(fēng),也是頗有情調(diào)。

地上高低不平,異常晃悠、顛簸,需不時扒拉開兩邊的樹枝,緩緩前行。遇到一段陡坡,拖拉機爬得非常吃力,甚至有憋熄火的可能。這時才明白,他為什么問幾個人、塊頭大不大。聽說距離他家的桃園不遠,走路也就是一二十分鐘,便建議他先把車開過去,我們幾個下車步行。他連說不好意思,可對我來說走山路如同家常便飯。我小時候家就住在山坡上,采榆錢、割草、放羊、拾柴火,整天往山上跑,有時一天往返好幾趟。

走在崎嶇逶迤的山路上,頓覺神清氣爽。太陽光雖強,畢竟到了八月底,山風(fēng)吹來,清新涼快。路邊的小草輕輕搖擺著腦袋,不知名的野花點綴在草叢之間,充滿生氣,螞蚱扇動著翅膀發(fā)出噼里啪啦的響聲,一只蜥蜴刺溜一下從我們面前飛速跑過。俯身遠望,鴨綠江好似一條翡翠的飾帶。

翻過一道不高的山梁,眼前呈現(xiàn)出一片桃園,一排排桃樹自低向高依次排開,幾乎綿延到山頂。有的桃子已經(jīng)采摘,更多的桃子仍掛滿枝頭,在綠葉的陪襯下紅艷奪目。

聽到我們的聲音,朋友從林中喊道:“再往前走一點兒,沿著第四排桃樹向上,我們都在這兒呢。”原來朋友和他的家人正在忙著把摘下的桃子裝箱,看來了陌生人,以微笑代替打招呼。一片寬敞的平地上,鮮艷的桃子堆積得像一座小山。他們挑出個頭最大、品相最好的裝進精致的禮盒,每個禮盒裝九顆。我說估計每顆有七八兩重吧。主人說:“何止,每個都超過一斤。”我們連連稱奇。其余的桃子他們又分成兩個等級裝入不同的紙箱。

主人挑出幾個又大有紅的桃子讓我們品嘗。我連忙擺手,既然爬到山上來了,要到樹上親手摘一個吃。主人笑了,指著前方幾棵桃樹說:“那一片樹還沒有采摘過,品質(zhì)也好,隨便摘。”我們仨人跑到樹下,觀察多時,每人選了一個最滿意的,打開自來水沖洗干凈,大口大口吃起來。真是名不虛傳,又脆又甜,非常鮮美。

我們一邊吃著桃子一邊聊天。主人告訴我們,這里原本是一片荒山,十多年前他承包下來,開荒、打井種桃樹,現(xiàn)在每年收入十多萬元。最忙的是八月下旬到9月中旬桃子采摘這一段,他指著正在忙著裝箱的一對兒年輕人說,每年這個時候在城里打工的弟弟和弟媳都要回來幫著收桃子,要不根本忙不過來。我問銷路好嗎,他說都是網(wǎng)上預(yù)定的,只要摘下來,裝箱送到山下的快遞站,打開手機等著收錢就行了。他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

我有些納悶,這么高的山上,桃子怎么還長這么大、這么甜呢。他說,河口地區(qū)自從上個世紀(jì)七十年艷紅桃栽培成功以來,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展到幾萬畝。桃子生長最重要的兩條是光照和水分,山高光照充足,病蟲害少,桃子品質(zhì)更好。他一定意識到我會對水提出疑問,便主動說到,從鴨綠江往山上引水成本太高,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在山上打井不僅成本低,水質(zhì)也好,只要有了充分的陽光、水、肥料,再加上管理到位,就能長出好桃子。

他拎起籃子要去給我們摘桃子,我攔住他。跑了這么遠的路,又爬了這么高的山,就是為了摘桃子,不用他忙活,要自己動手。我們每人拎起一個籃子,向那幾棵果實累累的桃樹奔去。他笑了,你們慢慢摘,挑好的,多摘些,我用拖拉機給你們送到山下去。

記憶紅薯

和朋友們一起聚餐,總喜歡點紅薯,因為它是公認而且已被科學(xué)證明的健康食品。有一些人對紅薯退避三舍,甚至一口不吃,理由是小時候整天吃,膩了、煩了,再也不愿吃它。說實話,我對這種說法不太理解。我愛吃紅薯幾乎到了著迷的程度。中午在單位的餐廳,只要有紅薯,都是必吃不厭,也經(jīng)常到農(nóng)貿(mào)市場買些紅薯回家。走在大街上,聞到烤紅薯的香味會,買上一個邊走邊吃,什么風(fēng)度和形象都不顧了。我的理論是,正因為小時候吃出感情來了,所以才特別喜歡。

在我的家鄉(xiāng)淮北農(nóng)村,紅薯叫作紅芋,上世紀(jì)五六十年代是主要口糧,一直到七十年代初還是如此。毫不夸張地說,淮北農(nóng)村的孩子是伴著紅薯長大的。從跟著大人后邊栽種紅薯,到收獲紅薯,再到紅薯的儲藏、加工,尤其是享用紅薯制作的各種美味食品,在艱辛的勞作之余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紅薯產(chǎn)量高,是一種較容易種植的作物,適宜于多種土壤,在那個特殊年代,被大量種植,為國人果腹充饑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紅薯分為春薯和夏薯。早春紅薯是春天育苗、插種,夏末收獲;夏紅薯是小麥?zhǔn)崭钪笤苑N,秋后收獲。

春薯的育苗和插種要經(jīng)歷早春兩三個月的時間。到了夏初,種到大田里的春薯藤已經(jīng)長到一米多長,在每棵春薯上選擇一根藤剪下,并截成二十多厘米長的小段,栽下去就會長出一棵新的紅薯來,而且絲毫不影響春薯的生長和結(jié)果。栽種紅薯需要足夠的水,人們經(jīng)常會在雨后土地濕透了才下地搶種。沒有雨水的情況下,每栽一棵都要把水澆透才能保證成活。我們這些孩子都是從很小的時候起就跟著大人栽紅薯,主要任務(wù)是丟秧,每隔三四十厘米丟下一棵秧,讓大人們?nèi)ピ浴S械娜嗽缘姆浅?欤返梦覀儩M頭大汗。紅薯的田間管理比較簡單,主要是拔草和翻秧。紅薯的藤長得很快、很長,而且常常扎到土里,所謂翻秧就是要經(jīng)常翻動它的藤蔓,勤翻秧、常松動,使它吸收更多的養(yǎng)分和陽光,才能保證果實結(jié)的多、長的大。

收紅薯的季節(jié)是農(nóng)田最熱鬧的時候,也是人們最開心和忙碌的時候。剛起出紅薯,有人會迫不及待地挑出一個,用鐮刀削了皮就吃起來,清脆甘甜,讓人回味。我們這些孩子,放學(xué)后便跑到紅薯地里湊熱鬧,幫助大人收獲的同時,還會參與現(xiàn)場烤紅薯。找一處合適的地壟挖成長方形的地槽,挑選那些粗細均勻、長度相當(dāng)?shù)募t薯整齊地碼放在地槽上,紅薯上先蓋上剛砍下的紅薯藤,再蓋上一層土,撿來干柴和樹枝,在地槽下點火燃燒,一個小時左右,紅薯就烤熟了,紅薯的香味彌漫著,大家爭先恐后,先嘗為快,熱鬧得很。

紅薯收獲的季節(jié),家家戶戶都會分到上千斤。把紅薯收到家里只是第一步,人們還要盤算著怎么處置這些紅薯。一是把部分新鮮的紅薯做成粉絲和淀粉,以待日后配菜吃;二是為便于儲存把一部分切成片曬干,留著開春度饑荒;三是挑選那些大小均勻、光滑、沒受過傷的存入地窖,使其能夠吃到春節(jié)后。

切曬紅薯干的情景和挖地窖儲存紅薯的過程讓我記憶深刻。新鮮的紅薯切片曬干,是一項艱巨的勞動,又受天氣的影響,必須抓緊時間完成。切紅薯既是體力活兒,又是技術(shù)活兒,有一定危險性,掌握不好技巧,容易劃破手,父母不會讓我們切。它是用一種特制的刨子,切起來速度快,又厚薄均勻。那時候家家都會有一把刨子。父母經(jīng)常右手戴著一只手套,在電燈光下“唰唰”刨個不停,直至把那一堆紅薯切完為止。我們的任務(wù)是把切好的鮮薯片用籃子一趟一趟運到山坡,再一片一片擺出來。一般要曬上一周才能徹底干透,這期間還要翻騰幾次。最讓人沮喪的是在晾曬的過程中天要下雨,不得不搶在雨前把已經(jīng)曬得半干的紅薯片撿拾起來,運回家,攤開通風(fēng),待天晴再擺出來晾曬。因為紅薯片是冬天和明年春天的主要食糧,來不得半點兒馬虎。

紅薯的儲藏極為重要。它怕寒,保存不好,新鮮的紅薯容易爛掉,家家都會修一個紅薯窖,使新鮮的紅薯能夠保存的久一些。每年收獲紅薯前夕,就會在院子里選擇一個透光通風(fēng)條件較好又平坦的位置挖地窖。一般會挖到兩三米深,然后像蓋房子那樣用一根木棍做梁,再用高粱秸支撐,用稻草一層一層遮起來,最后在上面培上新鮮的土。儲存紅薯要選擇那些沒有傷和疤、表面光滑、形狀差不多的,既能夠保存時間長,又便于擺放,有利于利用地窖的空間。紅薯窖是我家的糧倉,整個冬天都是全家格外關(guān)注的地方。窖內(nèi)溫度是否太高或太低?是否要把門打開通通風(fēng)?里面的紅薯還剩下多少?夠吃到春天嗎?

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中國的老百姓離開紅薯真不敢想象。因為紅薯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它的開發(fā)利用也是多種多樣,足以顯示人們的聰明和智慧。現(xiàn)在人們吃紅薯,就會蒸煮烤,真是單調(diào)。那個時候,新鮮的紅薯有一套吃法,曬成片、磨成粉的紅薯有它的吃法;紅薯剛收獲時有它的吃法,放到春節(jié)前后又有不同的吃法。可以當(dāng)主食,也能做菜肴,又可以制作成點心、糖品享用。上世紀(jì)八十年代初剛到北京時,同事從山東老家?guī)砑t薯干,是把煮熟的紅薯切成條曬干,既軟綿筋道又香甜可口,吃起來口感極佳。我們家鄉(xiāng)用紅薯做的粉絲,可以配上各種菜,燒出多種美味。我印象很深的是用紅薯做涼粉,一般是用剛收獲的紅薯,山地生長的紅薯效果更好。新鮮的紅薯打碎,擠掉渣滓,把汁液在鐵鍋里燒開、放涼,就成了晶瑩剔透、光滑透明的涼粉。涼粉可以涼著吃,拌上香油、醋、鹽、蒜泥,是一道絕頂?shù)拿牢?把涼粉切成塊兒,放上姜絲、蔥花、辣椒炒著吃,更是別具風(fēng)味;不僅如此,擠出的紅薯渣炒姜絲和辣椒也是一道菜。

所以,紅薯對于我,既是艱辛的勞動和痛苦經(jīng)歷,也是美好回憶和幸福享受。

最感享受的是每到春節(jié),母親做的紅薯麥芽糖。

在那樣一個貧窮和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鄉(xiāng)下人過年是買不起糖的,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自己動手做紅薯糖。紅薯糖成了人們春節(jié)招待客人的奢侈品。正因如此,也更加成就了紅薯的偉大。

做糖是技術(shù)含量很高、春節(jié)前家里最隆重的一件事情。先要提前一周把大麥泡水發(fā)芽,然后一大早挑選上好的紅薯洗凈去皮,切成小塊放進大鐵鍋里,一直煮到軟爛如泥,然后把發(fā)好的麥芽剁碎放進紅薯泥里攪拌。攪拌均勻后,盛入嶄新的紗布口袋,擠出汁液,再把這些汁液放進鍋里溫火熬上三四個小時,水分不斷蒸發(fā),汁液漸漸黏稠,最后就制成了紅薯麥芽糖。把稀軟的紅薯糖分別舀在事先炸好的米花和炒熟的白面、芝麻、花生上面,接著像揉面一樣反復(fù)折疊搓揉,使其成為一個長方形的糖塊,然后按照自己需要的大小、厚薄切開,再擰成各種不同的形狀,一塊塊不同品種的糖就做成了。

母親是做糖的高手,從發(fā)麥芽、紅薯與水的比例、熬的火候和起鍋的時機都掌握的非常好,更能把糖疊出各種花樣來。母親還經(jīng)常被別的人家請去指導(dǎo)和幫忙。

春節(jié)期間去親戚朋友家,總會吃到紅薯糖,尤其是去姥姥家,三個舅媽都會端出自己做的紅薯糖讓我們品嘗。我們也能明顯感覺到哪家做的糖更好,但是無論如何還是感覺不如自己家的好,無論從品相還是甜度、顏色、形狀等多方面比較,都是母親做的紅薯糖地道,最好。每當(dāng)這時我們都充滿幸福感和自豪感。

時至今日,我還很懷念母親做的紅薯糖,那是世界上最甜、最美的糖。但是卻永遠也吃不到了……

喜愛紅薯,它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風(fēng)味獨特的食品,是童年生活永遠抹不去的記憶,更是一段覺縈繞于懷的親情和鄉(xiāng)愁。

任啟亮: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散文學(xué)會會員,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曾任國務(wù)院僑辦副主任。作品散見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人民政協(xié)報》《中國文化報》《歐洲時報》《中華散文》《作品與爭鳴》等報刊。散文和評論文章被選入中小學(xué)《語文主題學(xué)習(xí)》等十多種讀本。著有散文集《一路風(fēng)景》《故園與遠方》(合集)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aa视频| 网久久综合|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久草中文网|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亚洲精品欧美日本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污污在线观看网站| 怡红院美国分院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韩国福利一区| 免费高清毛片| 麻豆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在线欧美日韩国产| 欧美精品导航| 四虎综合网|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午夜影院a级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8|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高清免费毛片|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久久国产香蕉|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原创不卡在线|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欧洲亚洲一区|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精品人妻无码中字系列| 国产成人亚洲日韩欧美电影|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免费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婷婷六月在线| 婷婷开心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婷婷色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国产综合尤物精品|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7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91麻豆视频| 国产自在线播放| 亚洲最新在线| 国产va在线观看| 手机永久AV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黄| 97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在线中文字幕日韩|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高清视频| 最新亚洲av女人的天堂| 在线观看无码av五月花|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电影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真人高潮娇喘嗯啊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亚洲成人77777|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91麻豆精品国产高清在线|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 国产黑丝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五月天国产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