霂云

小墨和阿猴在大學時相識,一個活潑話多,一個文藝木訥,性格截然相反的兩個人結了婚。為了能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他倆辭掉了互聯網大廠的工作,一起攜手走過大半個地球。結婚七年,他倆還是有說不完的話,不久前又開著房車橫穿中國。

畢業后,小墨去英國留學,阿猴則是進了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當碼農。小墨回國后不久,他倆在朋友和家人的祝福中結了婚。小墨和阿猴靠著在婚禮上收到的紅包,開始了日本的蜜月之旅。他們拿著小墨畢業后買的入門級相機在北海道摁下了第一次快門。在洞爺湖的一家溫泉里,小墨往阿猴頭上澆水,留著胡子的阿猴閉緊了眼睛,這張照片至今是他們的頭像。他們在平和鳥居前相擁。在地獄谷前抱團取暖。
小墨和阿猴蜜月歸來,愛上了旅行的感覺,相對于枯燥的工作,他倆更喜歡有彼此陪伴的時光。那時候新媒體剛剛流行,小墨就是公眾號的編輯,天天為別人策劃10w+,阿猴也因為興趣,報班學了攝影,這一切仿佛都是在給他們做自己的頻道做準備。

“一起去看看世界,體驗不同的人生,是多有意義的一件事呀。”于是他們辭了職,想著“一人碼字、一人拍照,總不至于連饅頭都啃不起。”但現實卻無情的給了他們一擊:每天要與不期而遇的饑餓、迷路、語言不通、天氣惡劣做斗爭,才能按時來到火車站,踏上前往下一個目的地的列車;每天都要拍照、搭配、修圖,才能保持社交網絡的更新;最重要的是,銀行卡里得有足夠的錢,才能簽下下一個目的地。

阿猴和小墨這才意識到,自己把自由職業想的太簡單了。面對現實的困窘,阿猴鼓勵小墨:“知道自己的局限在哪里,總比覺得自己做得很好要強多了吧。”他倆想了一切辦法去維持自己的頻道,教大家攝影,分享穿搭,制作旅游攻略,甚至小墨還出過一期染頭發的心得。
雖然開始時十分艱辛,但因為兩個人做著喜歡的事情,他們的視頻、文字里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一股幸福的味道。這樣的情緒感染到一些網友,他們才逐漸有了第一批粉絲。他們用頻道的收入,繼續著自己的旅行,在冰島他們經歷了前所未見的風暴,同時也被無垠的雪原震撼。

在摩洛哥阿猴牽著小墨的手,領略了大自然極致的色彩。也重返過他們的蜜月旅行地,這時阿猴的攝影技術已經比幾年前長進不少。他們還十分搞怪的“躺”過很多地方。
他們的旅行去年因為疫情擱置了,但小墨和阿猴這對“彩色”的人,可不想把美好的時間放進“黑白”的停滯里。于是他們想到一種更安全的方法:開房車去旅行。他們不想買現成的房車,那肯定會少一些趣味,還不如自己設計,再找朋友幫忙改裝,“就像看著自己孩子一樣慢慢成長。”

彩色的世界,連呆萌的“看門狗”看起來也像是個吉祥物,他倆希望造一個專屬的“童話王國”。
車子有了,他倆開始計劃路線,拿著地圖,小墨和阿猴發現沿著北緯30度旅行是絕佳之選。他們給旅行計劃起了個響當當的名字“Rolling30”!萬事俱備,他們迫不及待地離開了北京。
第一站小墨和阿猴去了阿猴的故鄉——山東。“我們內陸的小車終于能見到海啦!”他們在青島“會師”了好朋友。
告別了山東的朋友,他們來到了“Rilling30”計劃的起點,魔都上海。正巧碰上七夕節,阿猴還偷偷給小墨準備了她最喜歡的向日葵花。

接著他倆去了被稱為人間天堂的“蘇杭”。在園林甲天下的蘇州,小墨“穿越”到了古代,白天里文靜婉約。晚上變得帥氣瀟灑。
阿猴和小墨繼續向西部出發,到了安徽,見識《臥虎藏龍》的取景地水墨宏村。也去了險峻的黃山看日出。
小墨穿著旗袍夜游了歷史底蘊濃厚的武漢,本來只計劃停留兩三天,但聽著當地人講述疫情是如何影響著他們的生活,不知不覺10天就過去了。

接著就是去山城重慶和十分“巴適”的四川,他們在仙女山上露營,小墨還在青橙上畫出倆人的自畫像。體驗了重慶特色,輕軌穿樓。
在四川全方位看過樂山大佛后,他們朝西藏進發了。這時他們已經出發兩個多月,從地理上來說,他倆是從第一階梯走到了第三階梯。那股新鮮勁兒漸漸小了,每天都要開車的司機阿猴有時也會覺得累,更何況這次要上高原,阿猴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產生了高反。嘔吐、疲憊、吃不下飯,小墨看到阿猴的狀態很是擔心,但阿猴覺得自己還能堅持堅持。等身體適應了高原后,他倆才再次上路。
川藏線這些年雖然已經大大得到了改善,但進藏的路還是比想象的顛簸、泥濘、堵車、路上很多彎道都是180度,房車里收納的物品都曾被甩出來。

小猴和阿墨帶著朋友們的祝福來到了無數旅行者心目中的圣地——拉薩。這也是他們此行的最后一個城市。這時他們的床板已經變成一個大畫板,墻上都是和朋友一起拍的照片,點滴的美好就是他們的“功勛章”。
“Rolling30”計劃結束了,小墨和阿猴回到北京,開始準備下一次的旅行。
今年是阿猴和小墨結婚的第七年,他們沒有碰到人們常說的“七年之癢”,阿猴每天還會講一些“土味情話”來逗小墨開心,在“撒狗糧”這方面,他倆一直很擅長。經過時間的洗禮,小墨覺得現在更喜歡“愛在三部曲”中的《愛在黃昏日落時》,“因為即使兜兜轉轉那么久,不可替代的那個人,永遠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