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丹
話題導入
長期以來,我國中小學一直存在重文化教育、輕體育教育的情況,超重、肥胖、近視等問題在中小學生中尤為普遍。在此背景下,中小學生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2020年9月21日,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一個月內,多項重磅政策出臺,把體育教育、體教融合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學校和家長要引導學生放學回家后開展適宜的體育鍛煉。
原因探究
家庭體育運動:家長心疼孩子,孩子喜歡“躺平”。
在繁重的工作壓力下,很多家長自己并沒有體育健身的習慣,更別說帶著孩子一起運動了。還有很多家長心疼孩子,害怕孩子受傷吃苦受累,忽視運動在增強體質、促進健康、預防肥胖與近視、錘煉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緊張學習之余,很多學生使用電子產品代替了體育運動。還有些學生怕累怕疼怕吃苦,沒有真正體會到體育鍛煉的樂趣。
學校體育健康課:學生課業負擔重,學校風險管理機制不夠健全。
很多中小學校的體育課被期中、期末、調研考試等擠占。
很多學校囿于場地、器材、師資、保險機制等,對于有一定運動風險的課程都采取“回避”的態度。
很多學校,體育教師忽視學生體育能力和體質水平差異,沒有很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活動內容單一、枯燥,無法吸引學生。
言論集錦
好的教育應該是培養終生運動者、責任擔當者、問題解決者和優雅生活者,給孩子們健全而優秀的人格。
——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
中華傳統體育承載了各民族的生活情趣、人際關系、民族性格、民眾心理,同時也承載了各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我國體育事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現代社會的文明和進步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成都體育學院副教授蔣玲玲
疫情期間,鐘南山院士多次表示,在病毒感染的初期,并沒有特效藥物可以進行針對性治療,最關鍵還是看每位患者的身體體質,依賴每個人的免疫能力。系統體育鍛煉可以增強人體體質,提高抵御病毒侵蝕的能力,很多人這才意識到體育教育的重要性。
——《中國新聞周刊》
少年心聲
金鑫:顧拜旦在《體育頌》里說:“啊,體育,你就是樂趣!想起你,內心充滿歡喜,血液循環加劇,思路更加開闊,條理愈加清晰。你可以使憂傷的人忘卻煩惱,使快樂的人生活更加甜蜜。”這說出了我的心聲。每次心情煩悶時,我就會跑到球場打幾場球,運動讓我的抑郁情緒一掃而光;每次遇到難解的數學題時,我就會跳到泳池里,放慢自己的呼吸,優雅地伸臂劃水,身心合一,物我兩忘,很多解題的靈感便奔涌而出。
陳欣悅:家長們總以為體育鍛煉和文化學習相沖突,其實不是的。2021年東京奧運會,中國選手楊倩在女子10米氣步槍決賽中以251.8環摘得首金;隨后,侯志慧以抓舉94公斤,挺舉116公斤,總成績210公斤打破三項奧運紀錄,為中國代表團摘取第2枚金牌。這兩位奧運冠軍,都是在校大學生。體育鍛煉培養了她們全神貫注、沉著冷靜、拼搏吃苦等品質,她們將這些品質轉移運用到文化課的學習上,文化成績同樣優秀。
易睿恒:雖然在進行體育運動時難免會受傷,但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其實,只要我們遵守體育運動的基本規則,做好相關熱身運動,必要的時候佩戴合適的護具,不開展大強度練習,合理安排運動時長和內容,勞逸結合、循序漸進,受傷是可以減少和避免的。
李嘉赫:相對于現代體育項目,我更喜歡中國傳統體育。例如太極拳,每次行拳走架的時候,我就會油然而生一種文化自豪感。多年堅持打太極拳還修養了我的性情,讓我的性格從毛毛躁躁變得溫和堅定,人也更有精神了。所以,體育運動不僅是身體的運動,更是心靈的修煉。
體育活動
鄉村孩子的暑期生活“體育+”
“體育+”安全教育=安全暑假
炎炎烈日下,江西新余市不少農村小學里“長”出了游泳池。
2020年以來,新余開展“水花行動”,為孩子們免費提供游泳培訓,并動員組織各地改擴建一批游泳場館。沒有條件的偏遠農村小學,按照每個鄉鎮補貼9.2萬元的標準置辦便攜式游泳池。
“爸媽沒時間陪我去玩水,但學校的游泳培訓專門配備了安全員,這樣一來他們就放心了。”新余渝水區珠珊鎮潭口中心小學學生胡夢瑤說。
在嚴防溺水的同時,江西多地還給孩子們補上游泳關鍵一課。2016年開始,南昌市體育局每年推出免費學游泳公益活動,體校專職教練走進校園,從培養體育后備人才,擴大為服務廣大在校學生。
“體育+”文化傳承=快樂暑假
“每到假期,在外務工的家長總擔心孩子沉迷游戲或網絡。舞龍既能讓孩子們動起來、跑起來,還能充實他們的暑假。”江西分宜縣鈐山鎮防里村舞龍“非遺”傳承人歐陽宜德說,村里特意置辦了一條小型龍燈給孩子們練習和表演,并專門組織舞龍燈的能手義務教學,讓孩子們開心安全過暑假。
這些帶有體育鍛煉性質的鄉村“非遺”,正成為鄉村孩童快樂假期的載體。
“體育+”趣味訓練=熱血暑假
運球、帶球、過人、射門……盛夏的傍晚,江西定南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心,一群孩子在綠茵場上撒起了歡。9歲的黃欣宇是定南縣第五小學三年級學生,這已是他第二年參與暑假足球訓練。
黃欣宇從小就喜歡下河撈魚、上山爬樹,養成了愛運動的“野”性子。“訓練他從不偷懶,賽場上的他也是跑動拼搶最積極的那個。”教練肖祥杰說。
“我的夢想是成為像C羅一樣的足球明星。”黃欣宇享受著足球訓練的快樂,也憧憬著在綠茵場上奔跑的未來。
在羅霄山脈北支武功山深處的萍鄉市蘆溪縣新泉小學,一些孩子正在練習摔跤。摔跤隊隊員林俊安主動報了暑期培訓班。在老師和家長眼里,他曾是個內向的孩子,但在與教練、隊友的“切磋”中,他的話多了,笑容也多了。
新泉小學校長朱志輝表示,體育活動正在成為鄉村孩子暑期生活的“調味劑”,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提高抗挫折能力,培養他們的規則意識、拼搏精神。
(摘自“新華網”2021年7月20日,有刪節)
教師總結
體育以運動項目為載體,以身體活動及技能提升彰顯“體”之本源,以身心統一、知行合一等詮釋其“育”之功能,從而全面提升身體素質、運動技能、心理品質、運動智能等,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強的基礎是少年身心強健。加強體育健康教育,這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希望各位同學積極參加體育鍛煉,認真上好體育健康課,享受運動過程中的愉悅,做一個陽光、快樂、健康的好少年,以強健的體魄、健全的心理,自信地高喊:“強國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