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德冰
文題速遞
你所在的班級、學校,或者是你居住的社區、村鎮、縣市,最近發生了什么特別的或者有意思的事情?請通過多方調查、采訪,收集相關信息,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事件通訊。題目自擬。
寫作指津
事件通訊是通過對新聞事件發生、發展、結果的敘述和交代,來反映社會現實、展現時代精神的一種新聞樣式。與消息寫作“簡要報道事件全過程”的不同之處在于,事件通訊需要詳細報道事件全過程,從而讓讀者詳細地了解新聞事件的來龍去脈;也可以從某一新聞事件中截取一個或幾個片段,進行詳盡、細致的描述。在寫作事件通訊時,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明確寫作內容
事件通訊所寫的事件可大可小,既可以是《一著驚海天》中,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歷史性事件,也可以是校園中某個集體活動的“小新聞”;既可以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事件,也可以是首尾完整,但并沒有太多波瀾的故事。故事的曲折與否并不來源于作者的加工,而是取決于事件本身。我們所選取的內容既可以是“北京順義,一寵物未拴繩撲倒老人,老人猝死,家屬索賠”如此令人扼腕嘆息的反面事件,也可以是“成都燒傷女嬰生命危在旦夕,網友2小時捐120萬元”這樣暖心的正面事件。
二、敘事的同時寫好關鍵人物
任何事件都離不開人,因此人物描寫是不可或缺的。《一著驚海天》中“一雙雙布滿血絲的眼睛,緊盯著監視屏幕上不斷跳動的參數和曲線,密切跟蹤正在空中調整飛行姿態的艦載機”“每個人的臉上都綻放出勝利的笑容。許多人落淚了”等,通過對塔臺指揮員的描寫,表現出他們的辛苦及艦載機著艦成功后的激動心情。事件固然是事件通訊的核心,但寫好人物有助于把事件寫活,同時借助于事件,人物形象才能凸顯出來。即以人記事,以事帶人。
三、展現時代精神
我們所選取的事件,不過是大千世界的一粒塵土一滴水,但我們要在這“塵土”“水”中見到世界。我們要在事件通訊中反映出時代風貌、時代精神。《一著驚海天》這一事件通訊,讓我們了解了艦載機著艦的偉大歷史意義——航母艦載戰斗機著艦承載著國人的強軍夢想。為了這一夢想,我們已經等待了近百年,人民海軍官兵已期待了半個多世紀。
四、選好通訊主題
“一千個讀者心中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的,對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及觀點,若想把通訊寫得鼓舞人、引導人,主題的選擇角度至關重要。我們要把握的重要原則是,將事件與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相結合,展現出青少年應有的思想深度。
習作展示一
玩盲盒,心不能盲
◎王佳鑫
近日,各個社區內紛紛張貼了“小心流浪貓狗”的告示。究其原因:寵物盲盒及其衍生的不負責任行為導致許多沒有檢疫的流浪貓狗出現在各個小區,對居民的生活產生了影響。
繼成都寵物盲盒事件后,5月11日下午,蘇州市郵政管理局接到舉報,對方稱快遞中轉站出現寵物盲盒。執法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調查。
執法人員在現場發現了13件裝有動物的快遞,現場彌漫著強烈的腐臭味。當志愿者拆開其中一個承載著買家期待的“盲盒”時,里面只有一只奄奄一息的小狗崽和一個餿了的饅頭。幼犬細弱的嗚咽聲令志愿者悲傷又憤怒,而這竟然還算得上是幸運——32只動物中,活著被送到醫院的只有11只。5月12日的通報稱,這些動物都已死亡。13個盒子中,盛滿了對生命的踐踏。
“買這個干嗎?路上就死了!”面對如此慘狀,志愿者甚至說不出一句咒罵的話。這些本應該被寵愛的動物沒有經過檢疫,沒有足夠的食物,甚至還沒能好好感受過這個世界——它們剛剛滿月。
執法人員查看了快遞單,這些囚禁著動物的快件于2021年5月5日發出,于7日到達成都中轉部,8日又被成都中轉部退回至寄件人,因為錯分而被發往蘇州中轉部。剛剛滿月的貓狗就在大貨車里面被來回運送了四天,而它們被郵寄的過程中僅有的食物是發霉的饅頭。
目前,管理局對案件情況展開調查。快遞公司已將動物尸體進行了無害化處理,并接受相關部門的處罰。
在這條黑色生意鏈中,貓狗僅是貨物,它們的生命與金錢掛鉤,死亡后補發作罷。但因為它足夠有吸引力,“僅30塊就可以買到一只活潑的萌寵”,于是,這些滿載著痛苦的“禮盒”被送往各個城市。而有些活著到達買家手里的貓狗的命運也堪憂,它們被拍了幾張照片,照片發布到買家評價欄,配文道:“怎么是土貓土狗呢?扔了。”于是,這些可憐的動物只能身患疾病,奔走街頭,加入流浪貓狗的行列……
盲盒的功能是娛樂,收到快遞的人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只期待著開箱有驚喜。然而,用盲盒裝動物,將一些人的快樂建立在動物痛苦,乃至失去生命的基礎上,卻是娛樂的異化,也是人性的背離。
我們雖玩盲盒,但人心不能盲。請讓這帶著血的產業鏈永遠消失!
(北京市懷柔區第三中學)
點評
這是就“寵物盲盒”這一社會熱點事件而寫的事件通訊。敘事過程中,有對奄奄一息的動物的具體刻畫,有發現盲盒里的動物死亡后志愿者的憤慨,讓讀者對這一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最后,發出“玩盲盒心不能盲”的呼吁,點出通訊的主題。
習作展示二
鏗鏘之聲,頌百年華誕
◎郭靜雯
4月30日,花月正春風。“獻禮建黨一百年,青春唱響新時代”懷柔三中藝術節展演活動如期而至。初一、初二年級共26個班級參與活動。
同學們手舉紅旗,情緒高漲,縱情高歌,氣貫長虹。每個人都沉浸在歌曲鏗鏘的節奏中。他們的神情是興奮的,更是專注的。
兩個月前,音樂教室——
聽到《歌唱祖國》這首歌,他們心潮澎湃,每一個詞都緊緊扣動著他們的心弦。輕閉雙眼,仿佛又回到了那水深火熱、一窮二白的年代。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在波瀾壯闊的大潮中劈波斬浪,昂首前行……氣勢磅礴的壯歌,讓他們不禁熱血沸騰。即便如此,自己當眾唱起來,羞澀取代了那份激情……
一個月前,教室——
“要么不唱,要唱就努力唱到最好,難道要為黨的百年華誕獻上你們毫無感情、毫不用心的禮物嗎?”老師的話,如同驚蟄伴隨而來的春雷,點醒了心不在焉的他們。隔壁班嘹亮的歌聲劈空而來,盡管……然而……不!我們不能輸給別人!大家鼓足勁兒,投入到準備中。有的反復設計隊形,有的根據歌詞和情緒的變化編排不同的動作,有的嘗試加入自己的小軍鼓以配合鋼琴演奏……課間,他們三五成群,激情四射地唱起“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彼此監督重音的咬字,時刻注意面部表情。這一次,他們不再羞澀,不再退縮,齊心協力,凝聚起戰勝困難的強大合力,讓那團結合作的陽光驅散分歧沖突的陰霾,攜手贏得這場比賽。
合唱還在繼續,臺上的他們目光灼灼,略顯單薄的肩膀仿佛能挑起國之重任,微蹙的眉伴隨著一輕一重的呼吸,有力地揮動著手中的國旗,他們鏗鏘有力的聲音在禮堂里久久回蕩。那聲音如黃河奔涌,如長江浩蕩,仿佛沉睡已久的雄獅覺醒,發出震耳欲聾的咆哮,它凝聚了新時代磅礴的青春力量,唱響了經典紅歌,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此次藝術節展演讓參賽班級收獲凝聚力,讓在場的每一位師生重溫黨的崢嶸歲月,銘記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豐功偉業,他們用行動歌頌黨的百年華誕。
(北京市懷柔區第三中學)
點評
小作者抓住校園新聞——學校藝術節展演活動來寫,將何人、何時、何地、何事、為何、如何這幾個事件通訊的要素交代得清楚明白。行文中又以一個班為焦點,敘述班中同學訓練時由羞澀到團結一致,每個人都竭盡所能,來體現每個班級的團結力、凝聚力,讀來使人心生力量。同時也讓讀者感受到了新時代少年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