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錦瀅
同桌是我們班班長,品學兼優,堪稱“學神”!有一件事,至今想起,依然使人不得不佩服。
記得那是一次數學單元測試,同學們都不在意,而我的同桌,那個被大家公認的“學神”卻比任何同學都重視,課間大家都三三兩兩一起玩,他卻像往常一樣,一會兒翻翻課本,一會兒翻翻筆記,還對我們說只有重視每次的小考,大考才有保證考得好。
考試即將開始,同學們個個端坐課桌前,雙手并攏,低著頭,嘴里默默念叨著:“考神保佑……”大家都指望用這種方法考個好成績,而一旁認真復習的同桌望著大家,不置可否地搖搖頭。
“丁零零……”隨著一陣鈴聲響,考試開始了,卷子發下來了,那些拜神的同學慌張地看著試卷,一臉茫然,只能挑選會做的題做,不會做的靠蒙答案碰運氣,但見同桌滿面微笑,一臉從容。
三天之后,成績公布。老師說:“咱們班這一次沒有100分,最高分99.5。”接著宣布了同桌的名字。
這個看似很好的成績,卻讓全班同學都鎮住了。過了兩三秒,講臺下開始竊竊私語:“怎么會,他怎么可能不是100分。”我轉過頭看向同桌,但見他一臉從容。
我好奇地問他:“你哪道題錯了?”他不說話。直到下課,他才轉過頭對我說:“是老師錯了,這道題應該有兩個答案,但是老師沒理解我的意思。”說完,他微笑著起身走向老師。和老師一番這樣那樣的解說后,老師竟然欣慰地對他點了點頭,拿起紅筆,劃掉了“99.5”,寫上了一個大大的“100”。這下子,我心里簡直是“跪拜”了。
編輯小語
考試前,同學們的“不在意”與同桌的“重視”形成對比;考試中,同學們的“一臉茫然”與同桌的“滿面微笑”再次對比;成績公布后,同學的“竊竊私語”與同桌的“一臉從容”終極對比。三個場景,三次對比,同桌胸有成竹的“學神”形象深入人心。
【作者系陜西西安交大附屬小學五年級學生,置評:張小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