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婦科盆腔炎患者臨床治療中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46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23例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23例予以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療效、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1.30%高于對照組的78.2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8.70%低于對照組的21.7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5.65%高于對照組的78.2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于婦科盆腔炎患者,通過綜合護理干預方法的應用,可有效減少患者的不良反應,改善癥狀,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具有較高推廣價值。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婦科;盆腔炎患者;臨床效果
盆腔炎是婦科常見病,具有發病率高、病情治愈難等臨床特征,包括子宮炎、盆腔結締組織炎等,且生殖器官炎癥引發周圍組織出現炎性反應。對于婦科盆腔炎患者而言,一旦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隨著病情的惡化,極易導致規則性包塊、下腹墜痛等癥狀,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文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46例展開研究,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46例為研究對象,通過平均抽簽法將其分為觀察組(n=23)和對照組(n=23)。對照組已婚、未婚12例、11例,年齡21~44歲,平均(33.15±7.22)歲;觀察組已婚、未婚11例、12例,年齡20~43歲,平均(34.26±8.13)歲。兩組患者確診慢性盆腔炎,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包括:密切監測患者臨床指標,一旦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并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及時發現患者是否存在抵觸心理,必要時做好心理疏導。
(2)觀察組予以綜合護理干預,包括:①健康教育:利用宣傳材料、專題講座以及面對面溝通交流等多種方式,為患者講解盆腔炎特點與治療方法,明確盆腔炎的嚴重后果,以及治療、防止復發的重要性;②心理護理:由護理人員根據患者實際情緒狀態,予以針對性的疏通指導,主要有情緒宣泄疏導法、堅定治愈信心法以及移情法等,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治療配合度;③病情監控:由專業護理人員負責每日定點查房,嚴密監測患者的生理指標,一旦發生不良反應,及時通知主治醫師。④行為護理:叮囑患者重視個人衛生問題,加強個人私密用品衛生管理,性生活避免經期同房、不潔性交,同時加強身體鍛煉,在經期、發病期間注重休息,加強營養搭配。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不良反應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具體指標情況如下:
(1)療效判定標準:①顯效:附件增厚、壓痛、炎性包塊體征等全部消失,且一個月后無復發;②有效:炎癥包塊縮小,壓痛減輕;③無效:未達上述標準。治療總有效率=有效率+顯效率。
(2)不良反應情況:包括低熱、下腹墜痛、寒戰。
(3)護理滿意度:采取問卷調查方法,包括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開展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 )表示,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x2檢驗。P<0.05為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
經統計,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8.26%(18/23),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1.30%(21/23),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13.04%,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
經統計,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1.74%(5/23),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70%(2/23),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13.04%,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經統計,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78.26%(18/23),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5.65%(22/23),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17.39%,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盆腔包括子宮部分、卵巢部分、盆腔腹膜和輸卵管等組織,也涉及周圍結締組織。因女性出現月經衛生不良或因自然分娩流產等因素,易導致合并盆腔感染的情況發生,因宮腔手術的原因,可導致臨近組織出現炎性反應,也是導致出現盆腔感染的一個主要因素。臨床分析可得,多數的盆腔炎均是衛生不潔所致,包括慢性盆腔炎、急性盆腔炎。其中,急性盆腔炎臨床表現為發熱、持續性下腹疼痛,患者白帶增多,同房后出現疼痛加劇的情況,嚴重時存在高熱、寒顫、食欲不振等情況,若是未及時治療可能引發敗血癥、感染性休克以及彌漫性腹膜炎等;慢性盆腔炎主要是急性盆腔炎未及時治愈所致,細菌逆襲感染子宮、輸卵管,引發盆腔炎,患者發病后下腹墜痛,并表現有性交后、月經前后疼痛加劇的問題,病程長、病情頑固,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
對此,臨床上需重視對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護理工作。本研究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46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予以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療效、不良反應情況、護理滿意度。經對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1.30%高于對照組的78.2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8.70%低于對照組的21.7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6.65%高于對照組的78.2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干預在婦科盆腔炎患者的應用,可顯著提高盆腔炎患者的治療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朱丹丹.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婦科盆腔炎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9,6(21):192-193.
[2]呂來芝.分析綜合護理對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療效果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31):276+278.
[3]呂曉娜.護理干預和常規護理在盆腔炎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比較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08):176-177.
[4]李艷.綜合護理干預模式對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療效果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22):148-149.
[5]張輝花.綜合護理對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臨床意義及生活質量的實際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05):84+86.
[6]顧博平,張麗薇.探討對慢性盆腔炎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42):8246+8248.
[7]王金蓮,黃梅,廖小霞.急性盆腔炎患者的綜合護理效果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7(03):172-173.
作者簡介:程燕鶯(1972-12)女 漢族 本科 貴州仁懷人 副主任護師 主要從事:婦產科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