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教育專家)
劉洋到公司兩年多了,平時工作踏踏實實。他入職那一年的年底考核時,公司因為他入職時間短,沒有給他漲薪。劉洋沒說什么,仍然努力工作。他心想,只要自己好好工作,老板會看得到的。公司又一次調薪時,決定給他加薪200元。他私下詢問同組的另外兩名同事,結果他們都漲了600元。
劉洋心里不平衡,兩個同事一個比他只早來三個月,而另一個是入職滿一年的新員工。劉洋找經理面談,經理肯定了他在小組中的工作能力,并認為他完成的工作任務要更多。經理同時告訴他,老板曾說過另外兩名同事都向領導反映過待遇低要離職,而劉洋沒有離職意愿,他的工作比較穩定,人也比較實在,沒什么說道。劉洋沒想到,自己踏實工作反而不受重視,從此沒了工作熱情。
在職場中,常有人說:我就是一個“老黃牛”,只會干工作,所以才會出現“一高兩低”,資歷高、職位低、收入低的現象。究其原因,問題是出在了自己身上。一些“老黃牛”工作熱情很高,事無巨細,面面俱到;能吃苦,加班加點,愿意付出;很聽領導的話,領導說什么就干什么,領導安排的工作都能全力以赴地做好。
然而,這樣的員工只知道做自己的工作,卻不愿意參與其他事情。正因為如此,也形成了職場“老黃?!敝旅娜觞c:對自己的每項工作均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但沒有重點;工作似乎永遠頭緒繁多,雜亂無章,一團亂麻,從來不以積極的態度去梳理總結自己的工作;情商低,對公司里的人際關系漠不關心,或者說不知道怎樣才能處理好影響自己前程的人際關系。
職場是一個理智的場所,是一個必須考慮投入與產出之比的場所。任何進入職場的人都不是無私奉獻的。因為我們要獲得報酬來生活和養家,這是進入職場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們要考慮付出,更要考慮回報。為此,作為職場人士一定要明晰自己的工作目標,以實現自我價值最大化為根本,知道自己的工作是為了什么?要知道工作是為了自己的薪酬待遇和職業發展,是為了讓自己實現人生價值,所以必須思考自己怎樣干工作才能收獲這些。

作為職場老員工,要學會站在領導的高度看問題,想要引起領導的關注,僅僅把基礎工作做好是不夠的,必須關注領導最關心的是什么,考慮自己能為領導做什么,幫助領導想到了他沒有關注到的事情,把自己的工作和領導關注的事情結合起來。職場老員工要多用一些辦法和領導溝通,讓領導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做了哪些工作,才能給領導留下印象。
職場老員工還要把工作分清“輕重緩急”,以積極的心態,去解決問題。知道哪些工作是必須做到最好的,哪些工作是不出錯就可以的。工作一定要做好,出現問題,不要推諉,不要去抱怨客觀困難,必須要表現出足夠的自信,才有助于解決問題,并且要想辦法去解決,這樣才能讓上司和老板看到自己的工作能力。
作為職場人士,一定要了解單位的人際關系,聚集自己的人脈,這樣才能布好大局,積累自己的人氣。這一點有時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比老老實實地做一些基礎工作更加有用。
當然,如果自己就是“老黃?!毙偷娜?,怎么改也改不掉,那就需要練就一副“好眼力”,在部門里找一個真正能教自己的人當老師,認真向他學習請教,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掌握更高的工作技能。畢竟“技多不壓身”,即使在此處得不到重用,也可以憑借自身的技能,在其他地方獲得更好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