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乳腺科主治醫師)

母乳在產后至少6個月的時間內是寶寶的唯一口糧,6個月后即使添加了輔食,也是混合喂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18年母乳代用品宣傳和銷售行為調查報告》分析稱,不少嬰兒母親因為產假短或工作忙等問題,不準備或沒有堅持純母乳喂養嬰兒至6個月,相比十年前,2018年,母親選擇純母乳喂養的比例下降超過3%。
如何既工作好又養好娃是每個職場媽媽的必修課。我國有1.37億女職工,其中,45歲以下育齡女職工占近80%,其中不少女性都遭遇職場哺乳難題。
母乳是媽媽帶給新生寶寶的第一件珍貴禮物,為了不影響事業,同時還要保障寶寶有綠色安全的食物來源,越來越多的職場媽媽成為了“背奶一族”,把專業的吸奶、儲奶器具帶到單位,利用工作間隙完成吸奶、冷藏、保存等一系列流程,晚上背回家給寶寶當第二天的“口糧”。今天我們應邀來解答一下母乳喂養期間媽媽們最關心的幾個小問題吧。
市場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母乳替代乳制品,因為操作方便、營養豐富而被很多家庭接受,但它真能替代母乳嗎?當然不能。母乳能適應寶寶不同成長階段的需要,不斷變化其中的成分,營養素的比例會有變化。這是人工乳制品無法替代的。
根據成分的變化,母乳分為初乳、過渡乳、成熟乳、晚期乳。
初乳為產后7天內的乳汁,因為富含β胡蘿卜素而呈現淡黃色。含有大量的sIgA(分泌性IgA抗體),能夠為寶寶建立免疫功能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尤為重要。
過渡乳為產后7~14天的乳汁,蛋白質、礦物質逐漸減少,脂肪含量最高,乳糖逐漸增加。
成熟乳為產后14天后的乳汁,成分趨向于穩定,富含寶寶生長需要的各類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比例恰當,吸收效率高于各種其他乳類代用品。
晚期乳為產后10月后的乳汁。隨著輔食的引入和寶寶需求的變化,此時乳汁量和營養成分較前明顯下降,這也是自然調節的神奇變化。
同樣神奇的是,即使在同一次喂養中,母乳還分成前奶和后奶。前奶中水分充沛富含乳糖,能迅速幫助寶寶解渴;后奶中脂肪含量較高,寶寶吃飽后可以自然滿足地結束一次哺乳,這也是母乳代用品不可能做到的。
母乳的體外保存有利于乳汁分泌過多及處于產假結束后背奶階段的職場媽媽們,有助于母乳喂養的持續。那么,媽媽們該如何保存母乳?
母乳保存的時間與溫度
右邊的表格結合最新的中美指南為大家整理了母乳在室溫、冷藏、冷凍條件下的保存時間。
母乳保存的注意事項
1不管是冷凍還是冷藏,都不要把母乳放在冰箱門上,那里溫度不穩定,無法達到理論水平。儲存母乳最好是有單獨的抽屜或者使用保溫包包裹并放置在冰箱深處。如果是凍奶量比較大,買一個單獨的冰柜也是不錯的選擇,深度冷凍溫度穩定的話最長可以保存1年。
2儲奶瓶用于常溫和冷藏的情況比較多,冷凍時需要注意不要用玻璃瓶,以防爆裂風險。使用儲奶瓶冷凍,一定不能放滿,要給冷凍膨脹留有空間,在冷凍到體積膨脹完畢后再旋緊瓶蓋;儲奶袋一般用于冷凍,密封無菌最要緊,使用時打開,注意不要清洗也不要往里吹氣,以免污染乳汁。盛放乳汁不宜超過最大刻度,此外,儲奶袋需要排空空氣后密封保存。單次凍奶的量最好是寶寶一次需要的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3如果預計到乳汁量過多,吸出母乳后應該及時按照需求冷藏或冷凍。注意不要發現吃不完后再凍起來,反復調換容器和變化溫度對于母乳的保存不利。
4注意做好每個奶瓶奶袋的標記,吸出乳汁量,以及日期時間,建議精確到小時。如果在公共場合存放乳汁,比如背奶使用公司冰箱或者寶寶在月子會所或者住院需要送奶,使用公用冰箱還應該標記名字,以免錯拿。
母乳過多會增加患乳腺炎的風險,也可能因為母乳過多、流速過快造成寶寶的嗆咳,甚至抗拒母乳。那么,我們該怎樣做呢?
母乳喂養有個規律:排空越多,分泌越多。如果媽媽的乳汁過多,我們就需要適當的減少排空,這個調節過程需要逐級下降。此外,在母乳喂養時,媽媽們需要全程注意預防乳腺炎的發生,媽媽們可以從以下七點著手:
1每次只喂一側乳房,下一次喂養時換一側;
2每次每側乳房喂養間隔至少2小時,并逐漸增加間隔時長;
3如果乳房實在漲得難受,可用手擠掉一些,減輕乳房壓力;
4可以使用冷敷來減輕乳房的腫脹和不適;
5不要在寶寶過度饑餓的時候喂奶,避免寶寶過分用力的吸吮刺激;
6對于噴乳反射強烈的媽媽,可以通過按住部分乳頭或者乳房減輕噴乳對寶寶的口腔刺激,幫助寶寶更好的吸吮;
7注意幫助寶寶排氣和拍嗝,有助于寶寶騰出肚子里的空間更好的吃奶。

母乳保存的時間與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