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張紅(化名)由普通職員升任為部門總監。但她最近飯也吃不香了,覺也睡不好了。因為她追求完美,一心想把每件事情都做得完美無缺,而結果卻恰恰與期望的截然相反。張紅煩躁著、不安著,甚至覺得沒人能夠理解她。
張紅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問題,主要源于自我加壓。總的來說,就是焦慮和抑郁狀態導致的,而這兩種狀態是普遍存在的。很多人之所以存在焦慮、抑郁癥狀,主要是因為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當壓力超過一個人的承受范圍時,人的承受能力就受到了考驗。決定一個人壓力狀況的因素有很多,但大體與自身心理狀態和社會因素分不開。
如果一個人的性格生來就是小心的、敏感的,那么這種小心、敏感就會增加其焦慮、抑郁的狀態。因為敏感型人格的特點就是對什么事想得多,容易把事情復雜化、擴大化。想得越多、越復雜,感受到的和所承受的壓力都會相應地增大。有的人是比較豁達的、樂觀的、積極的,這種思維方式是從后天的經驗中歷練出來的。能夠經常抱著積極心態看問題的人,就不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另外,個人的焦慮和抑郁癥狀還和社會的大環境有關系。現在人們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每天都有很多事情等著自己去做。當個人沒有能力承受壓力時,他可能就開始自責、自卑了。
焦慮癥狀和抑郁癥狀有時是一對孿生姐妹,有時單個的特點更為突出一些。但不可否認的是,焦慮、抑郁等癥狀會誘發多種疾病。據統計,心臟科20%左右心率加快的患者是由心理疾病引發的。有的人出現腸胃紊亂的癥狀,長期腹瀉,就不是胃腸有問題,而是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態對胃腸造成的一種刺激。當情緒變好了,腹瀉也就好了。心理因素也會影響內分泌,比如有一類高血壓就叫心因性高血壓,它就是心理作用、壓力過大的產物。
人是能夠掌控自己生活的。壓力往往不是來自于外界,而是來自于自己施加給自己的壓力。過分追求完美的人無論對自己的生活,還是對工作要求都很高,因此要學會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不完美、不足之處。如果思維方式方面存在問題,就要改變思維方式,不要總盯著自己的不足、不完美,要認識自己的另一面,多想想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如果是性格方面的原因,就要正確認識自己性格存在的不足,在接納自己性格特點的同時,提醒自己:這是自己的事,而不是外界的事,其實外界本沒有那么大的壓力,那么多的看法,只是自己太敏感、太多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