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貴書 寧國市自然資源規劃局不動產登記中心(林權窗口)
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林業資源十分豐富。近年來,我國林業發展迅速,相關主要農產品年產量逐年增加。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文明的進步,由林業產業帶動的新興產業也在迅速發展。例如,野生動植物的開發利用、稀少的森林藥材和食品加工等。同時,林業和林業相關產業的繁榮,加速了我國林業資源的開發利用。造成林業資源的大量浪費和林業生態系統的嚴重破壞,并且,目前,我國林業資源的開發大多仍是以自然林為主,自然林采伐后的再生培育力度不足,造成林業資源的快速消耗,人工林的再育能力低下,導致林業資源劇烈減少,林業資源的前景堪憂。
林業產業與林業生態之間,不僅存在著矛盾與制約的關系,更是存在著依存與促進的關系。林業產業發展與林業生態建設都是以林業為基礎的,表面上看,林業的發展勢必會破壞林業生態,而林業生態的建設也會制約林業產業的發展,二者之間是相互對立的。但是從深層次上來說,沒有林業生態的建設與維持就沒有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沒有林業產業的發展也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去推動生態建設,林業產業的發展以林業生態為前提,林業生態建設以林業產業發展為基礎,二者相互依存,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1.樹立以人為本的發展新觀念
森林發展的基礎應該是增加資源和改善生態系統,以滿足整個社會的物質、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林業發展要結合生態建設,實現“以人為本”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要提高人的思想境界,首先要提高其生活質量,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思想境界自然就不一樣了,只有解決好林業從業人員和周邊群眾的生產生活性問題,在其地區大力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林業項目帶動地方經濟,才能從根本上保護林業生態不被破壞。
2.樹立不侵犯后代生存和發展權的道德觀念
在追求實現全球命運共同體的當下社會,人類的目光更要長遠,不能僅僅為了當代人的發展而過度使用資源,甚至浪費資源,造成資源枯竭和生態環境破壞,要為我們子孫后代的長期發展考慮,為人類的未來考慮,走林業可持續發展道路。也就是說,當代人不僅要保護現有的森林資源,還要不斷開發新的森林資源,努力為子孫后代留下生存發展的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系統。
3.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價值觀
中國歷來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正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好體現,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是渺小的,是脆弱的,如果對自然生態一味地索取必然會帶來巨大的災難,縱觀人類歷史,人與自然的關系經歷了從原始和諧到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到當前科技文明的幾個階段。人類對自然的征服,對自然資源無節制的需求,對環境的破壞也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一直在加劇,如果任其發展,后果不堪設想。為了人類長期的生存和發展,我們必須摒棄人與自然的沖突模式,轉而實現人與自然的融合共生,并積極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在林業發展的每個環節中,都應該尊重自然規律,選擇正確的時間,因地制宜地發展林業產業與林業生態,有效地節約大量人力與物力,降低成本,以追求更大的經濟效益。
現階段的林業采伐大多還是以天然林為主,天然林的形成經歷了很長很長的時間,其再生能力較弱,近年來,人類無節制的采伐導致我國天然林的面積急劇減少,天然林已面臨嚴重的供需壓力,林業產業發展受限。為了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就必須保護好自然林資源,轉而大力培育人工林,人工林在樹種選擇上可以選用一些種植周期比較短的樹木,提高人工林的再生能力。因此,林業產業后期的發展可以以采伐人工林為主,以最大程度上恢復自然林生態系統,保護自然林資源,實現林業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發展的互存共生。同時,在林業管理上,要改變以前只注重物資管理的舊觀念,林業系統中最重要的不是里面的物質,而是這個強大的生態系統,生態系統一旦破壞,所有的資源都會消失殆盡,因此,林業管理首先要注重林業生態系統的管理;另一方面,在林業生態建設的管理上,要加大管理和監督力度,提高生態建設質量。
林業產業的跨越式發展離不開林業生態的良好構建,而建設林業生態需要大量的資金,因此,可以利用當前新形勢下市場經濟手段來籌措林業生態建設資金。具體來說,就是讓生產者或消費者在使用林業資源和林業服務的時候,除了應付一定的成本以外,還有應付“環境成本”環境成本是指資源開采和獲取的成本、環境破壞和恢復的成本,以及現代人占有后代資源的“用戶成本”。總之,林業產業的發展必須基于生態林業建設的重要基礎之上,同時發展高效木材加工業,以加工業的發展帶動森林培育,從而很好地運用市場經濟手段,建立生態建設機制。
政府要加強宏觀調控,擴展林業產業投資渠道,積極促進企業、單位、個人和其他投資主體的踴躍加入,要適當轉變林權結構,將林權制度從國有或集體所有制向企業或個人所有制轉變,積極調動各個投資主題的投資熱情;同時,政府可以把林業生態建設項目納入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去,將生態建設和林業行政管理經費納入公共財政預算,從政策上和經濟上兩大方面大力扶持企業或個人所有的林業產業和相關的新型產業發展,政府應把以林業建設為重點的生態建設,納入政府組織生產公共物品的范疇,將生態建設和林業行政管理以及執法經費納入各級政府公共財政預算。對規模大的林權所有人加大政府貼息貸款扶持,延長貸款期,扶持工業用材林的快速發展。
綜上所述,近些年來,我國林業和相關產業發展迅猛,經濟效益不斷提高,但我國林業資源采伐速度遠遠大于人工林培育的速度,為了人類的未來和子孫后代的福祉,要強力倡導全球命運共同體,全力響應國家政策,大力培育人工林,優化林業產業結構,在建設生態林業的重要前提下,實現林業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