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帥 河曲縣財政事務中心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就對財政社保工作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完善,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社保問題始終是一道難題,其與我國人民大眾的利益緊密相連,所以對當下出現的問題要盡快找到解決方案,需要各個方面的共同合作,對財政社保工作進行創新,建立新理論,找到新方案,對社保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從而使社會保障體制得以完善[2]。
第一,健全社保體系是政府轉變職能的需要。在經濟發展中,政府部門相關政策對國民經濟發展有著重要影響。對國民經濟大的方面采取有效的管控,同時放開小的方面。在這種形勢下,如果沒有一個健全的社保體系,會對企業改革產生一定的影響,也給政府部門開展工作帶來負擔[3]。所以,要完善當前的社保體系,從而促進政府部門的工作。第二,完善社保體系促進企業改革。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之間市場競爭較為激烈,企業如果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不僅要引進先進生產技術,還要對人員進行精簡,改善工作制度等。社保體系的完善可以給企業員工提供多方面的保障和便利,降低企業的管理資金。第三,完善社保體系是經濟發展的需要。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很多經濟上的問題,但是如果只靠自身能力很難對各種問題進行有效應對。所以這就需要國家政府部門對財政社保工作進行創新改革,健全社會保障系統,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健康。第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是政府更好執行職能的前提。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下,有關政府部門要積極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性,對市場經濟進行有效的引導,同時合理落實完善財政社保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社保體制沒有進行必要的完善,那么將會造成政府職能部門工作開展受到阻礙。所以為了促進政府部門可以更好的開展工作就要對財政社保工作進行創新,對社保體制進行完善[4]。
在當下,我國的農村低保、社會保障制度、農村合作醫療等體系已經建立完成??墒菑那袑嵭Ч麃砜矗鞘泻袜l鎮的社保水平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對于這種情況,財政部門增加了較多的社保項目,擴大范圍,對不同的社保項目加大了資金投放,例如社會救助、失業保險、養老保險等,這樣使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社保帶來的保障性,提升自身的社保待遇。另外,在相關政策中提到要建立健全社保體系,貫徹實施以人為本的理念和科學發展觀,對人口變動和社會發展提供條件。與此同時,對財政社保要加強法律管控,讓不同的群體也可以受到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益處。
1.社會保障支出結構失衡
財政部門對社保資金支出不均衡是我國當下財政社保存在的一個較為難以解決的問題。社保支出的范圍較大,總的來說具體有四個方面,即社會救濟、社會補助、事業單位的退休費及社會撫恤?;谶@些方面我國財政的支出比例情況突出了我國社保支出的方向和社保機制的水平。有關調查數據顯示,近些年財政體系對農村的救濟和低保方面加大了資金投放量,社保每個方面的支出比例都在進行完善和優化,可是盡管如此,大比例的資金額度還是被事業單位退休費用和社會補助占用,相比社會救助和農村社保而言財政支持比例還是很低,在社保支持體系中仍然是失衡的狀態。而且在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創新財政工作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工作的完成,所以對于這一因素各級政府部門應引起高度重視,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從而進一步促進社會保障體系的健全。
2.財政社保工作面臨著時代新要求
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使持有大學證書的人數迅速增加,使社會就業情況也越發嚴峻。國家要求解決就業結構不平衡、就業市場混亂等問題。
第一,抓好財政社會保險基金專戶管理和會計核算。社會保險基金統一實行“專戶儲存、專項撥付、專款專用”的管理形式,同時嚴格按照相關財務會計制度,專賬核算,專人管理,確保了資金的安全完整。
第二,規范各項社會保險基金撥付程序,做到手續齊全,賬目清楚,程序規范,防止資金被滯留、挪用或抵扣。
第三,按時或突擊進行檢查監督活動。調查社?;鸶黜椆芾硎褂们闆r,針對存在的問題,要求相關人員與單位進行改正,對各項社?;鸬慕亓襞灿门c虛報冒領現象進行嚴厲打擊,從而使各項社保基金能夠專款專用,保障了各項社保基金的完整與安全。
第四,開展績效評價。為不斷提高社?;鹗褂眯б妫铱h將企業養老保險基金、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基金、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基金等社?;鹆腥胪菩锌冃ьA算改革的主要內容,積極探索以提高財政管理效能為核心,以實現績效預算為目標的科學、規范的社保基金支出績效考評體系。對每一個社保基金項目的支出進度、資金管理、績效認定分別明確了工作標準、實現要求、測算依據,增強了項目實施單位的績效觀念,提高了社?;鸬氖褂眯б?。
加大社保項目合理分配力度,各級政府要明確哪種社保項目是由中央政府進行管控,哪種項目歸各級政府管控。而且,各級政府之間要積極協調合作。充分發揮調控的功效,同時要結合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從而對財政社保制定合理有效的工作方案。當地政府部門要對財政社保措施進行充分有效的落實。結合實際情況的發展對政策進行有效的改進,盡最大努力減少財政社保工作的運行資金,提升資金的有效利用。充分運用市場帶給財政社保的工作作用,給社保財政創新提供有利條件,運用市場資金的調配功效,讓社保費用得到科學和的配置,是財政社保支出體系更加優化。
第一,扎實做好各項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編制工作。按照每年確定的目標任務,認真做好項社會保險基金的預算編制工作,確保當年項社會保險基金足額安排,不留缺口。
第二,抓好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的質量和效率。通過月報、季報、等形式,對資金的撥付進度和使用情況進行分析,找準原因,多措并舉,在加快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進度的同時提高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的質量和效率;同時,嚴格按照的相關資金管理辦法規范資金撥付程序和方式,及時跟蹤資金流向和使用情況,確保專款專用。
第三,重視績效管理。針對社會保險基金支出應建立科學、有效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制定全面監督支出績效監控機制,從而使社會保障基金使用效益得到有效提升。積極探索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機制,根據績效目標的完成情況,把績效評價結果與被監管單位年度考核、領導干部考核掛鉤,強化被監管者的責任意識。
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和政府相輔相成,政府在這個過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監督管理和財政主要是有政府負責。政府責任是為了給人們提供更好的服務,對于家庭收入較低的人員給予一定的幫助,對社會救助承擔起應負的責任。隨著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需要幫助的群體越來越多,除了對收入較低的家庭幫助之外,還有一部分低保人員需要救助。而且,因為社會的群體不同,有一部分人員享受不到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所以這就要政府部門對社保相關政策進行完善和調控,進而使社會弱勢群體也得到基本保障,比如殘疾人、老人等,使每個公民都可以享受到社會發展帶來的好處。這也是政府主要任務其中一項。政府要及時改善這部分群體的基本生活保障,才可以促進社保制度的進一步健全。政府的監督任務就是政府對企業的管控和監測,通過對企業的監督管理保障勞動人員的合法權益,給社會健康穩定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因此政府內部需要建立完整的監測機制,對監督委員會工作制度進行完善,建立監督團隊,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的保障勞動者的切身利益。
在對社會保障系統完善過程中政府發揮者主要作用,但是我們同時要注意社會資源和市場制度也發揮了重要作用。首先需要結合各個方面可以利用的力量和資源,促進我國農村社保機制的建立進程,進而解決公共資源緊張的問題,使社保福利貫徹落實到每個工作階段中。加強市場制度的使用,有效的提升社會保障性,對人們不同的要求和需求進行滿足,對社保制度進行嚴格管控,避免居民的合法權益遭到侵害,從而使制度發揮較好的成效。
健全農村的社保體系提高社會保障管理質量。首先要縮短城市和鄉鎮的社保待遇,對農村的社保機制進行全新的建立。對于現在我國農村社保的現狀,農村的社保機制是基礎養老保險最基本的制度,給人們日常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我國當下農村老齡化人口日益增加,有的農村老年人基本生活還是沒有得到保障,因此,要借鑒城市養老保險政策,建立比較適合農村養老保險的機制,使農村老人可以得到城市老年人社保的待遇,促進農村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只有農村的老人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可以給本區域的年輕人減少壓力和負擔,可以提高人們對政府的擁戴和信任,有利于社會和平穩定發展。
從文中可以看出,要想使小康社會全面建成,首先要將城市和鄉鎮之間的差異進行縮短,對差異縮短的方法是需要對財政社保進行革新和創新,要不斷的完善和健全社保機制,對財政社保的工作觀念和改革進行加強,使城鄉居民的生活待遇得到提高。國家政府部門對建立小康社會水平給予了高度重視,對財政部分工作不斷進行調整,對社保制度根據社會反映情況不斷完善,雖然在實施過程中遇到諸多的問題和挑戰,但是在堅持不懈的探究和總結過程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只有不停的創新和完善有關制度才可以使社保工作得到更大的提升和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