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傳磊,李 磊
(1.山東省水利科學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000;2.山東省水利工程局有限公司,山東 德州 253000)
水利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運用水泵等水利設施,可以有效的利用我國境內的水資源,同時避免洪澇災害的發生,達到抗洪、灌溉的目的,從而更好的保護環境,進一步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利水電的建設與運行工程中,機電設備的施工工藝和質量管理往往會受到許多工作人員的忽視,但水利工程事業的發展與機電設備的施工工藝以及質量管理是緊密聯系,密不可分的。若想讓水利水電事業得到長遠的發展,其機電設備施工工藝的科學性以及質量管理勢必要予以重視。
在水利水電工程中,機電設備的施工質量決定了整個工程在投入使用后運行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是整個工程的重要質量保證。因此,要保證水利水電工程的施工質量,就必須嚴格按照規范的施工工藝進行機電設備的施工作業。另外由于水利水電工程的規模相對較大,并且建設周期較長,為了提高工程的建設進度和節約生產成本的投入,就必然要求對現有施工工藝的不足進行優化創新,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基礎上提高工程建設的進度。
為有效降低工程的運轉成本,必須從源頭抓起,確保機電設備的質量,做好質量管理,避免出現技術以及有關安全性的問題,保證工程的正常順利運行。機電設備作為水利水電工程事業的核心組成部分[1],其質量管理與維護水平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整個工程的效率與效益問題,機電設備的完好率越高,其使用率就越高,所用的維修費用越少,安全性能就越優,水利水電工程取得的經濟效益就越高,其環境效益就越好。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國際交流的日益增多,國外的先進維護技術與質量管理理論不斷地被引入國內,我國機電設備的質量管理向前進了一個大臺階,同時時代的要求,必須加強設備的質量管理,提升質量管理水平,以順應追求耗能更低、效率更高的時代潮流。
通過結合對國內在建水利水電工程中,機電設備施工工藝的分析,可以發現當前施工工藝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不足:
(1)缺乏科學的施工管理制度。作為一項規模相對較大和施工較為復雜的工程,科學施工管理制度是保證整個工程質量以及建設進度的重要基礎。但是當前的工程建設中,對于機電設備的施工安裝往往缺乏規劃性,各項工作之間缺乏有效的協調機制,在施工的過程中呈現出混亂的特點。同時由于施工管理制度的缺失,對于機電設備本身的質量以及施工安裝的質量都缺乏統一標準,這些都為設備運行中的穩定性留下了極大的安全隱患。
(2)機電設備施工工藝的科學性不足。在水利水電工程機電設備的施工中,施工工藝是極為關鍵的因素,直接決定了施工結果的質量。水利水電工程中所使用的機電設備在類型或者規模上往往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這就決定了設備的施工安裝必須要采用相應的施工工藝,但是在當前的工程建設中,相關的施工人員在進行機電設備的安裝時,往往是憑借舊有的施工經驗進行安裝,并沒有結合具體類型的機電設備進行施工工藝的設計。
(3)施工人員專業素質水平較低。在水利水電工程機電設備的安裝施工中,只有安排專業的施工人員才能保證施工的質量符合相應的技術要求。但是由于目前我國此類人才隊伍相對較為缺失,加上工程建設單位忽視對其施工人員的培訓,因此整個施工隊伍人員的專業素質相對較低。
針對當前機電設備施工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從強化施工管理,優化施工工藝和提升建設隊伍專業素質幾個方便著手改進。其中,施工工藝對于工程質量的影響相對較大,因此需要將此作為優化調整的重點。
在水利水電工程機電設備的施工作業中,通常分為設備底座的施工,機電設備安裝前的準備以及機電設備的正式安裝三個環節,均有明顯的順序性。
(1)水泵機組底座施工工藝
水泵機組的底座施工是整個機電設備施工的重要基礎環節,對于后期的施工安裝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必須按照科學規范的施工工藝進行。首先在水泵機組的底座施工中,需要結合水泵機組的具體尺寸進行準確的技術勘察工作,保證施工圖紙與設備尺寸的誤差在合理范圍內。在水泵機組的施工放線中,必須結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安排,既要保證機電設備的安裝位置準確,又要為施工中物料的運送以及配套安裝機械的作業留出充足的工作空間。在水泵機組底座的施工中,相關的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圖紙的參數進行施工作業,保證安裝尺寸的精確性。在水泵機組底座施工結束后,相關的施工管理人員需要結合水泵機組的尺寸標準進行施工結果的驗收,對于超出合理范圍的差異要及時準確的進行調整,保證后期安裝作業的順利進行。
(2)水泵機組的施工工藝
水泵機組是水利水電工程中的重要機電設備。在水泵機組的施工安裝中,首先應該針對整個施工環節設計科學的施工方案,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在水泵機組進行安裝施工之前,相關的施工管理人員應該結合機電設備的系統參數以及安裝技術要求等信息進行施工工藝的分析,并將規范性的要求下達至每一位安裝施工人員,確保整個施工隊伍都充分了解和認識到水泵機組的安裝技術標準,在施工中以統一的標準進行作業;其次,在水泵機組安裝之前,需要按照相關的施工要求準備起吊等機械設備,并進行機械功能的測試,保證整個安裝作業的順利進行;最后,在水泵機組各結構進行安裝前,施工安裝人員應該針對設備的外觀質量進行檢查,保證各部件的外部結構完好。在各零部件外部結構完好的條件下,施工安裝人員還應該對其功能的正常性進行檢查和校對,對于存在故障的設備結構需要及時的進行維修或者更換。在設備的安裝作業中,必須安排專業的技術人員負責,協調好各施工團隊之間的關系,保證施工安裝的進度。在進行高空吊裝作業時,施工管理人員必須要做好生產安全管理工作,所有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完整的護具,在機電設備的高空運輸中,施工安裝人員要回避至安全施工區域,帶機電設備被運輸到相應作業區域后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安裝施工。
機電設備的質量管理必須從根源抓起,必須重視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按照時間段可將機電設備質量管理劃分為設備的開發與設計、安裝與調試、運行及其維護三個部分[2],這三個部分可大體囊括機電設備質量管理的全過程,相關的工作人員要必須重視起這幾個過程的管理與把握。
(1)設備開發與設計階段存在的問題
設計人員經驗不夠豐富,參與的相關項目少,實際的操作能力不高,時間緊,任務重,有時可能會為了追求效率而忽視實地考察的重要性,忽視與用戶的交流,難以保證機電設備的質量、效率與安全性能,忽視機電設備與整個建設項目的協調性與整體性[3]。
設計部門掌握的技術不夠先進,不能適應現代化的水利水電工程。設備設計人員有時會忽略機電設備的可修性能,導致后續一旦發生損壞,設備難以修整,找不到合適的配件,加大質量管理的經費消耗。設備在設計階段就應充分考慮其工作環境,滿足水輪機在允許的運行范圍內,尾水管出口L沿的最小淹沒深度不小于0.5 m的要求;貫流式水輪機的安裝高程的選擇應根據發電的最高尾水位確定。
(2)設備的安裝與調試階段存在的問題
設備安裝時選擇的安裝人員經驗不足,能力不夠,安全意識較為薄弱,造成設備的安裝不夠規范,難以確保工程的安裝施工質量,甚至造成設備不能正常運轉,或者造成其他部件的損壞,如漏電漏水。電氣設備拆除時,應先切除電源,同時將導線裸露的地方用絕緣體的物品包裹好,并且做好標識記號。在易燃易爆的場合,要做好設備的防水防爆等措施,切實做好消除隱患的安全保障工作。
安全技術資料管理混亂,質量監控不到位或者經費不足,造成偷工減料、“趕數量不要質量”的現象發生,導致工程質量低下,給工程設備使用留下一個巨大的隱患,同時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故而,要保證施工工程資源的有序流動與合理配置,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資源配置計劃和相關的解決方案。
施工技術不規范。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保證“一機一電一漏”的規范落實。安全施工,安全用電,嚴格做好每一個環節,消除現場施工隱患。尤其在支撐、架設、安裝設備應做到符合規范。其相應的搭設環境及基礎也應符合規范。例如,建筑的柱的綁扎位置與綁扎數目應由柱的截面尺寸長度配筋以及起重機性能決定,中小型柱應采用一點綁扎,重型柱以及配筋少而細長的柱,可采用兩點綁扎。
(3)運行及其維護階段存在的問題
沒有一套科學合理且有效的管理方案,缺少技術過硬的管理人員和相關技術人員。如讓設備長期處于一個不宜保存使用的環境,會大大地減小機電設備的壽命,影響整個工程的工作效率[6]。甚至不能及時地發現設備存在的問題,以致未能及時的報備設備故障,貽誤機電設備最佳的維修時期,影響設備以后的使用。
不重視設備運行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例如,水利工程的設備在正常運轉過程中,常會發生閘門卡頓的情況,這是由閘門中的儀器引起的,這就要求有關工作人員對設備進行縝密的檢查與控制,同時要保持設備的嚴密性與氣密性,保證機器能夠平穩運行。
針對質量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優化措施和建議:
(1)加強人力資源管理
要提高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時效性與高效性。建設單位依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重視人才的開發與應用,同時積極引進、開發人才,發揮人才的優勢,充分展現他們的能力與才華;重視單位人才后備軍的培養,進行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優化。
工程設備的設計必須重視,對于經驗不足的設計人員要進行設計前的培訓,確保設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同時要求機電設備人員了解設備,具有良好的設備操作技能與維修技能,在危急的時候對設備進行維修與維護。
用專業化的團隊打造出標準有效的工作機制,為工程進度添磚加瓦。人在工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們是工程的重要參與者、監督者與管理者。人力資源的管理控制要綜合考量工作人員的相關從業資質、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等方面,從而做出一個良好的選擇,打造一個好的工程項目。
要保證項目團隊的高效性,項目團隊要裝配先進的信息系統與通信網絡,以滿足團隊高效溝通交流的需要。項目團隊要具有開放、坦誠的溝通氣氛,能夠充分傾聽他人的建議,并得到有效及時的效果反饋。在團隊中要明確各自的權利與責任,切實做到分工與合作的高效,實現施工建設團隊的共同目標。
(2)規范項目管理體制
在現階段的水利水電工程管理中,管理者往往較多重視單向的交流溝通,比如普通的員工要接受上級的監督與指令,忽視雙向交流的有效與高效性,忽視了信息反饋的重要環節。此外,質量管理中還要求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的規劃與職位分析。比如,身為一名項目經理,其權限可以包括參與選擇材料供貨方,可以參與工程的招投標等,其職責包括指定工程進度計劃與管理辦法,主持項目經理部會議等。
積極完善管理激勵機制。建設單位的核心技術人員外流是建設單位的一大損失,而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單位的激勵機制不夠合理公平有效。建設單位對于人才的使用,要經過有關的測試考核,保證每個參與者擁有透明完整的信息,確保考核的公平與公開性。通過考核后,擇優錄取,進行人才雙向選擇,基于職務的分析,將人才分配到適宜的崗位。與此同時,將獎懲與工資薪酬掛鉤,將個人表現與薪酬掛鉤,提高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給予設備部分配置足夠的資金,在設計開發設備和選購設備時做到保質保量,力求達到工程的最高標準,保障工程的順利施工與運轉。制定嚴格的設備選購標準,把好產品質量關,同時加強安裝設備所用材料的檢查與驗收,注重材料的選用和設備的使用認證,防止錯用材料或者使用不合適的材料或機電設備。加強工作人員的工作考核,防止工作散漫、不認真,嚴格要求他們按照規范做事,對設備進行定期的維護與檢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注重相關設備安裝搭設過程中的安全防護。腳手架與建筑物間的距離不應小于200 mm,腳手板之間的搭設距離不應大于300 mm,工作面的側邊應設擋腳板加兩道防護欄桿或者密目式聚乙烯網加三道防護欄桿。注重設備與建筑的防雷防護。盡量將設備建筑中的帶有鋼筋或者其他金屬的部分連成整體,以形成籠式安裝防護網,與大地進行可靠連接,對設備與建筑物起到極好的防護作用。
(3)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水利水電工程中機電設備的開發與設計是整個設備質量管理的基礎,具有一定的全局性,要從根本上解決設備具有的功能與工程需求不適配的問題。相關的技術人員要堅持設備質量管理的全局觀念,重視其管理的全過程。
加強機器設備采購租賃合同以及相關憑證的管理,高效利用時間并高效策劃提高設備安裝施工的質量。工程建設要保證安全第一,質量第二。從工程建設伊始就要重視工程安全管理,拋棄“重建輕管”的舊式思想。
重視項目管理過程的信息化管理,依托現代化信息,及時有效的獲取有用信息,以此進行分析做出有效判斷。
加強領導班子的建設,深入研究工程設備質量管理的全過程,做到了然于心,上下做到目標一致,擁有一定的遠見和全局意識,把事后的維修放到發生事情之前的預防,不斷地改進新思想,帶動工程質量全面的發展。樹立質量第一的原則意識,抓住問題的主次,及時的協調好各方面的矛盾,利用有限的精力、時間與資源,盡可能地去解決問題。
工程質量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在水利水電工程中,機電設備的施工工藝與質量管理對于保證整個工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有著重要的意義。從行業發展的角度看,機電設備在水利水電領域的發展迅速,有著廣泛的前景,只有做好機電設備的施工安裝和質量管理,才能有效的推進我國水利水電的發展,才能使水利水電工程的建設邁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