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方晶 王 勇
(山東省海河淮河小清河流域水利管理服務中心,山東 濟南 250013)
山東省為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對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良好水環境的需求,于2020年開始開展省級美麗幸福河湖建設工作,著手打造造福人民群眾的幸福河。本文對山東省當前美麗幸福河湖建設的現狀、基礎條件以及存在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研究,試圖提出下一步山東省建設美麗幸福河湖的對策建議。
山東省地處東部沿海,陸域總面積15.58萬km2。全省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夏季易形成澇災,冬、春及晚秋易發生旱象,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80mm,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315m3,不足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6。山東省河湖分屬黃、淮、海三大流域及半島獨流入海水系,共有河流9838條,總長度約6.4萬km,其中黃河、小清河、大汶河、濰河、大沽河、徒駭河、馬頰河、德惠新河、漳衛南運河、沂河、沭河、泗河、東魚河、洙趙新河、梁濟運河、韓莊運河16條河流為省級重要河流;共有湖泊12個,水面總面積1192.32km2,省級重要湖泊有南四湖和東平湖。通過近年來持續開展河湖專項整治行動及工程治理,河湖行洪安全得到保障,環境得到凈化,管護得到加強,為美麗河湖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河湖綜合整治按照屬地負責、分類施治、統籌考核、務求實效的原則,實行“全面排查、系統整治、鞏固提高”三步走戰略。首先開展河湖問題排查,查明問題、摸清底數,其次針對每條河湖存在問題制定綜合整治方案,最后在河湖水事秩序走上正軌、河湖生態系統基本恢復后,通過建章立制,規范河湖管理和保護,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永續利用。
首先,2017—2019年先后開展了“清河行動”“清河行動回頭看”“深化清違整治、構建無違河湖”“河湖清違清障回頭看”等專項行動,全省清理整治河湖違法問題1.6萬余處,圓滿完成汛前嚴重影響防洪和水生態安全的河湖問題清零任務。通過持續開展整治行動,有力保障了行洪安全,全面加強了河湖管護,有效凈化了河湖環境,提升了公眾愛河護河意識,進一步樹立了政府威信,為開展美麗河湖建設奠定了基礎。其次,山東省以推動實施水安全保障規劃落地見效為主線,以“根治水患、防治干旱”為目標,聚焦廣大人民群眾對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的需求和期盼,編制實施了《山東省水安全保障總體規劃》《山東省災后重點防洪減災工程建設實施方案》《山東省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實施方案》,按照“興建、提升、整治”要求,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水利工程建設熱潮。2018—2020年3年累計落實水利投資1385.4億元,實施了河道防洪治理、區域防洪工程、水閘水庫除險加固、災后重點防洪減災工程、調水蓄水引水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水源涵養林等工程建設,為美麗河湖建設提供了可靠的水資源支撐和健康的水生態保障。
山東省以幸福河為目標,以美麗示范河湖為載體,努力打造“秀美河湖、生態山東”。2020年2月,劉家義書記、龔正省長簽發第5號省總河長令,明確要求各地要在鞏固好“無違河湖”的基礎上,分期分批打造一批美麗示范河湖,以點帶面,示范引領。2020年3月,按照《水利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示范河湖建設的通知》要求,印發了《關于加強美麗示范河湖建設的指導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全省美麗示范河湖建設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安排,山東省美麗示范河湖建設由此展開。
山東省開展美麗示范河湖建設以來,各地均高度重視,將美麗示范河湖建設作為改善河湖生態環境和改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重要抓手。各地結合地方實際,通過與美麗鄉村建設、經濟發展布局調整、生態宜居城市建設等緊密結合,加快推進美麗示范河湖建設步伐。按照第5號省總河長令及《指導意見》要求,各設區的市原則上每年完成不少于5條省級美麗示范河湖建設任務,且涉及不同類型河湖。目前,在全省計劃年底打造80余條美麗河湖的前提下,各市充分發掘本地河湖資源,共上報美麗河湖147條(個),據統計,各市已先期累計投入約29億元重點用于美麗示范河湖建設。截至2020年底,各市已完成初驗并通過省級終驗省級美麗示范河湖130條(個)。隨著河湖水生態的不斷改善,山東省臨沂市沂河獲評“全國十大最美家鄉河”,臨沂市獲得全國首批“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全省河湖面貌持續向好。
在省級美麗示范河湖創建中,威海、日照兩市均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形成了可借鑒的經驗。威海市堅持系統治理,統籌做好節約水、廣蓄水、引客水、淡海水、用中水、治污水的“六水共治”文章。堅持全域治水,實施河湖3年綠化整治行動,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和美麗鄉村建設,建成宜居宜游的經濟社會發展產業帶和生態長廊。突出示范帶動作用,先期評選出7個精致河湖樣板,引領河湖綜合治理。堅持智慧管水,探索建立“大數據+河湖長制”管理新模式。推行多元共治,榮成市先試先行,成立縣級生態文明建設協調中心,形成生態工作統抓統管合力。注重社會共同參與,構建全方位護水管水工作體系。日照市堅持全域化謀劃,強化林水共治、雨污共治、城鄉共治、陸海共治,實施林水大會戰,藍天、凈土、碧海保衛戰,河湖“清四亂”等整治行動,整治修復海岸線12.5km,建成陽光綠道28.0km、海洋牧場7000畝。堅持項目化推進,招引“四新四化”項目,連續6年開展兩輪林水會戰,建成各類水利工程3500余項,實施生態治理河道800余km,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堅持市場化運作,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營造出社會得“綠”、企業得“利”、群眾得“益”的良好局面。
山東省省級美麗示范河湖創建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從基礎條件、建設質量和標準等方面來看,與浙江省、廣東省兩省還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問題。
河湖治理往往只著眼于河湖本身,在規劃、設計、建設等階段很少從生態、美麗、人水和諧等角度考慮,僅僅注重防洪安全。河湖治理往往忽視河湖長期形成的自然形態,人為整治痕跡過重,過度影響自然、生態與人文景觀的深度融合,阻隔了地下水、微生物的交換,水體自我凈化能力大大弱化。
部分河湖綠化美化不足,不能發揮自身的生態、景觀效益。河湖灘地美化綠化率不高,特別是魯北、魯西南大片河湖灘地裸露閑置,部分河湖、河岸灘地綠化質量不高,缺乏從規劃設計、施工建設到養護管理全過程的專業化管理,不能適應改善河湖美觀以及人居環境的需求。河湖綠化美化管護養護機制建立不到位,社會力量參與度不足。
水質、水量監測體系不完備,部分河湖跨界斷面缺少水質監測設施,多部門監測數據實時共享體系尚未建立。河湖工程安全監測設施相對薄弱,設施完好率低,且安全監測技術手段落后,一些地區仍然采用原始的、靠經驗判斷的監測、測量方法。河湖動態監控體系落后,部分地區仍采用人工巡查的方式發現河湖問題,無人機巡查、遙感影像監測、視頻監控等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應用還不廣泛,監管手段單一,借助信息化、數字化、依靠大數據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還不強。
河湖管理保護資金投入以各級政府財政投入為主,投資渠道單一,多元化投資機制尚未形成,缺乏其他投融資渠道來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河湖環境治理和保護。目前各級河湖治理資金缺口較大,缺乏專項工作經費,特別是基層鄉鎮,河道保潔治理、垃圾處理等各項治理資金難以落實。
針對山東省美麗示范河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圍繞美麗幸福河湖的建設目標,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美麗示范河湖建設的根和基礎是工程,工程建設的重要前提是規劃,工程規劃必須要站在推動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推動山東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強省的高度,統籌考慮河湖生態與經濟發展、百姓宜居的高度融合,逐步轉變河湖治理理念。隨著水利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的加大,河湖治理要由早期單一提高防洪排水,擴大過水斷面而進行裁彎取直等傳統治理理念逐步向生態、自然、易彎則彎、有水則清兼顧景觀治河理念轉變。充分結合不同的地域條件,進一步從理念、技術和實踐等方面提升河道整治層級,把“回歸自然”“親水樂水”“景觀與水文化”等現代生態概念納入河道治理規劃,積極創造親水景觀,進一步完善和制定與區域發展、傳統文化、自然條件相適應的人水和諧規劃方案,全面滿足地方生態結構需求。河湖治理模式必須堅持可持續性原則,在滿足行洪排澇基本功能基礎上,注重拓展河道的社會功能與生態功能,通過流域綜合整治與管理,充分考慮其水資源功能、生態功能、休閑娛樂功能、景觀功能等,使全流域的安全性、舒適性都不斷改善,實現人水和諧,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及流域可持續和諧發展。
山東省要發揮農業大省優勢,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河湖是人民群眾親近自然的重要場所,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建設美麗河湖要致力于為山東鄉村振興添磚加瓦,要將美麗河湖建設作為改變用水、親水、愛水、護水理念,營造吸引人才回流的重要基礎,通過實施美麗河湖建設,改變鄉村村容村貌,縮小城鄉差距,為積極推進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提供重要平臺。要將美麗河湖建設作為改善河湖自然景觀、優化群眾宜居環境的重要一環,站在全局的角度統籌謀劃建設規劃,站在科學的角度合理制定綠化美化方案,站在人文的視野全面挖掘和豐富河湖文化鏈條,因地制宜,合理搭配,統籌兼顧,科學實施,推動形成河湖生態圈“三季有花、四季有綠、全年有景、積累底蘊”的生態美麗畫卷,為生態振興、文化振興做出堅實保障。
a.探索河湖“智慧管護”工作模式,強化河湖數字化管理,通過物聯網、衛星遙感、北斗通信、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新技術的應用,打造智慧、科學、高效的現代化河湖管理系統,對河湖水質水量監測、河湖健康、采砂、水域岸線空間管控、河湖突發事件、巡河、社會公眾參與等業務實行動態、精細、智慧化管理,通過大數據智能分析、處理等手段,使管理工作前置,對基礎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分析,實現自動化信息采集、數字化業務管理、智能化決策分析,全面助力河湖管理,為河湖治理提供決策支持。
b.盡快改善工作中的弱項和短板。進一步加強河道斷面的水質監測,盡快建立上下游的生態補償機制,搞好水資源調度,確保河湖生態水位。
c.確?!白詈笠还铩焙雍茏o成效。進一步完善河湖管護長效體制機制,進一步加強河湖一線工作人員的培訓和管理,進一步鞏固和營造社會關愛河湖、保護河湖的氛圍,確保做到問題不反彈、生態不破壞、環境有提升。
a.充分發揮河湖長制體制機制的作用,各部門各司其職,形成工作合力,為美麗示范河湖建設提供體制機制保障。
b.優化財政投入。積極調整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資金整合統籌的力度,不斷增加河湖管護治理和民生改善的投入,加強財政資金績效管理,強化激勵約束。
c.擴展投融資渠道。在穩定財政投入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拓展綠色信貸、融資租賃等新型投融資渠道在河湖管護中的推廣和應用。
d.鼓勵發展河湖經濟,積極探索治河護水與精準扶貧、全域旅游、設施農業、美麗鄉村建設的有機融合,弘揚水文化,做足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