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得己,保溫杯里泡枸杞。”要不是被裹挾在對中年危機的戲謔中,很難想象低調如保溫杯也會成為網絡熱詞。你可能更想不到的是,小小的保溫杯里還暗藏專利乾坤。
近日,保溫杯巨頭膳魔師在中國維權又有新進展。據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官方微信消息,該院對原告膳魔師(中國)家庭制品有限公司(下稱“膳魔師公司”)訴被告上海優有日用品有限公司(下稱“優有公司”)、上海炫林日用品有限公司(下稱“炫林公司”)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判令兩被告立即停止侵權并連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100萬元及合理開支3萬元。
THERMOS(膳魔師)品牌產品在全球范圍內具有較高知名度,國際市場占有率較高。膳魔師株式會社和原告膳魔師公司是該涉案發明專利的專利權人,原告膳魔師公司經膳魔師株式會社授權有權自行提起專利維權訴訟。原告發現被告優有公司經營的天貓“泰福高優有專賣店”銷售商品中的含防噴防燙安全閥等部件的“泰福高”兒童保溫杯涉嫌侵權,該保溫杯由被告炫林公司生產,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兩被告停止侵權,并連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100萬元及合理費用3萬元。
兩被告辯稱,被訴侵權保溫杯與涉案專利之間存在至少一項技術特征既不相同也不等同,并未落入涉案專利的保護范圍。被告優有公司銷售的被訴侵權保溫杯購自被告炫林公司,具有合法來源。兩被告是獨立的經營實體,不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經審理認為,被訴侵權保溫杯技術方案包含與涉案專利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相同的技術特征,已落入專利保護范圍。兩被告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實施了制造、銷售、許諾銷售行為,構成對涉案發明專利權的侵害。
被告優有公司、炫林公司系具有極為密切關系的經營主體,對被訴侵權保溫杯的生產、銷售等環節分工合作,共同實施了專利侵權行為,被告優有公司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七十條主張合法來源抗辯而免除賠償責任不能成立,其應與被告炫林公司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由于難以確定原告的實際損失或者兩被告的侵權獲利,法院綜合考慮涉案專利權的類型、被訴侵權保溫杯的銷售價格及銷量、被告優有公司與炫林公司的經營規模和侵權行為的持續時間、涉案專利對于被訴侵權保溫杯利潤的貢獻率等因素,酌情確定兩被告應當承擔的經濟損失和合理開支數額,判決支持原告膳魔師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
1892年英國科學家詹姆斯·杜瓦發明了玻璃保溫瓶,1904年德國賴因霍爾德·伯格首次將保溫瓶產品化,從此開創“THERMOS”品牌,該詞來自希臘語,意為“熱量、保溫”。后在日本、美國等公司努力下,THERMOS 風靡全球。20世 紀90年代,THERMOS進入中國,被稱之為“膳魔師”。目前膳魔師13大系列200多種產品,都是從一個保溫瓶進化而來,但這一部產品進化史,實質是一部技術創新史。
1978年世界上第一個不銹鋼保溫瓶問世,1988年世界上首個超輕型鈦金屬保溫瓶研發,后來運用保溫杯技術的真空燜燒鍋成為節能新寵,如今高真空保溫杯成為國民養生新時尚……以上無一不是膳魔師常年投入巨額資金進行創新研發的成果。這些創新成果的直觀體現之一便是專利數量的積累,經專利檢索可以發現,僅膳魔師公司在中國的專利申請就近600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超過100件。
以專利技術為支撐,加之對質量的掌控和全球營銷的優勢,膳魔師品牌逐漸深入人心,成為保溫杯的代名詞。與膳魔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的保溫杯行業,缺少一個大眾都叫得響的品牌。

圖/東方IC
在中國,沒有人能追溯第一個保溫杯的來歷。但能看到的結果是,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中國以勞動力優勢,逐漸成為世界保溫杯的生產基地,代工、貼牌是主要形式。企查查數據顯示,中國有7000多家保溫杯生產企業,大部分來自浙江永康。
有個說法是“全球70億人口中,每3個人使用的保溫杯中,就有一個是來自浙江永康”。永康從事保溫杯生產始于1995年4月,在當時全國保溫杯市場還是空白的有利條件下,永康的保溫杯生產規模迅速壯大,并很快形成集群發展模式。但多數企業生產規模較小,專業人才缺乏,創新能力弱,不掌握專利技術,不重視品牌建設,要么成為國外品牌的代工廠,要么走上低質低價路。
永康生產保溫杯和膳魔師進入中國的時間相差無幾,但兩者選擇了迥異的發展路徑,導致如今讓人唏噓的局面。穩居價值鏈高端的膳魔師在將中國和馬來西亞代工企業生產的產品帶向全世界的同時,陸續把同業競爭的侵權者送上了被告席。而在膳魔師發起的專利侵權訴訟中,一部分被告就是來自永康的企業。
慶幸的是,從代工和低價競爭中掙扎而出的國產品牌已經踏上了自救之路。如國內保溫杯上市企業哈爾斯2016年收購瑞士百年品牌SIGG 后,開始打造高端自有品牌,雖然出師不利遭遇專利侵權糾紛,但從其專利申請數量變化來看,近年來公司的技術創新意識和專利布局能力已有提升。
隨著智能互聯技術的發展,也有企業將智能技術融入傳統制造推出智能保溫杯。這種保溫杯的杯蓋上安裝有OLED 顯示屏,通過OLED 顯示屏可以直觀查看水溫、飲水量、水杯電量等。
可見,面對國外品牌主導市場競爭的局面,即使是傳統制造企業也必須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知識產權意識,從根本上轉變對于價格競爭的偏好,轉向依賴創新的產品差異化競爭策略,才能確保在市場競爭中謀求一席之地。這樣或許可以憧憬,有一天我們都能端著國產品牌的保溫杯泡枸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