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海蘭
年年芳草綠,歲歲柳色新。2022年中考備考的哨聲隨即吹響。縱觀2021年全國中考作文題,我們發現各地中考作文從命題規律到主題立意穩中有變,2022年中考作文命題趨勢是什么呢?筆者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了探究:
一、2021年中考作文考情解讀
2021年全國各地中考語文共95道作文題,其命題形式包括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話題作文、材料作文等,還包括演講稿、書信等多種特殊文體。不同命題形式所占的比例并不相同。作文主題內容多元化,關注生活、關注自然、關注社會等。所以筆者認為,2022年的中考作文命題還會繼續沿著“大穩小動”“穩中求變”的規律走下去,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生活,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二、2022年中考作文命題形式預測
1.全命題作文仍會獨占鰲頭。
這是中考傳統作文命題形式的強勢回歸,也是命題作文強大的生命力與無可比擬的優勢體現。命題作文一般都會在題目中對主題有所提示或者直接點明主題,寫作范圍相對集中,不會因立意范圍過于寬泛而使考生無從下筆,從而導致偏題、跑題的問題;也避免了考生擬題時用時過久或舉棋不定的情況,為考生節省了寶貴時間,同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抄襲、套作,能更為公平客觀地考查考生的寫作能力,因此一直是中考作文命制的主要形式。
2.半命題作文穩中有變。
半命題作文既保留了命題作文的部分優點,對寫作的范圍進行部分限制,同時又有開放的一面,給考生提供了更自由的空間,有利于考生寫作水平的進一步發揮。因此在中考作文命題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此外,“材料+半命題”的形式也比較多見,這類作文題兼具材料作文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又有命題作文的嚴肅性和限制性,便于考查學生的寫作能力。
3.話題作文、材料作文比例有所降低。
近幾年,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雖然沒有命題作文和半命題作文那么火熱,但是也不能忽視。材料作文對概括材料、提煉主旨有較高要求,在審題立意上有一定難度,容易出現偏題、跑題、離題現象。話題作文一般會給定一段導語和一個話題,然后通過解讀,要求考生自行立意作文。如2021年廣西南寧卷作文題為“我與傳統文化”,要求自擬題目,寫一篇記敘文。近幾年這類作文題考查頻率降低,日漸式微。
4.選題作文備受青睞。
選題作文指同時提供兩個作文題(也有三道作文題的),讓考生進行選擇,考生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題目,這樣更能發揮個人所長,體現出真實的寫作水平。如2021年山東青島卷作文題:(1)“這才是該有的樣子”;(2)材料作文,根據聶魯達的《統一》自擬題目行文。又如2021年廣西玉林卷作文題為演講稿、書信體、記敘文三選一。
5.特殊文體也應關注。
特殊文體不是中考作文命題的主流,但是偶爾會涉及,備考時不能忽視。特殊文體里書信、發言稿和演講稿的出現頻率相對高一些。如2021年浙江金華卷作文題為二選一,其中之一是學校召開“如何保護學生安全”座談會,請“你”作為學生代表寫一篇發言稿;2021年廣西玉林作文題為三選一:(1)以“踏著你的腳印實現我的夢想”為題寫一篇演講稿;(2)以“寫給王春生同學的一封信”為題寫一封信,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3)以“一個舞者的故事”為題寫一篇記敘文。
三、2022年中考作文主題內容預測
1.以“我”為中心,強調立德樹人的重要性。
以廣州近三年的中考作文題為例,2019年作文題目為《別擔心,我可以的》,2020年作文題目為《我能為你做點什么》,2021年作文題目為《這里有我》。還有2021年深圳中考作文題《這創意,讓我激動不已》,2021年陜西中考作文題《這,是我的節奏》,等等。2022年中考作文的命題內容仍然會以“我”為中心,從“我”的視角去看生活、看社會,強調“立德樹人”的重要性。
2.抒寫成長感悟,強調人文精神,回歸人本。
初中三年是同學們成長的重要時期,一句溫暖人心的話語,一個鼓舞激勵的眼神,一本啟發思考的好書等,都是成長路上獨特的風景線。寫這類主題的作文,可以記錄生活的美好,見證成長的歷程,體現文字的溫度和靈性。因此,成長感悟是歷年中考作文穩中不變的主題。考生可以積累幾個經典素材,多挖掘打磨,在考場內靈活運用。如2021年江蘇南通卷作文題《有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又如2021年廣東卷作文題,要求以“這才是少年應有的模樣”為結尾,寫一篇作文,都強調人文精神,回歸人本。2022年中考作文將進一步體現“做人與作文相結合”的理念。
3.描寫社會生活,關注生活本身,更接地氣。
2022年中考作文命題將更加貼近生活,更加強調學生的社會生活體驗,所以很有可能對社會生活類主題有所傾斜。讓考生從他們最熟悉、最感興趣的話題入手,讓他們都有話可說,旨在發展個性,塑造人格。如2021年山西卷中考作文題“像______一樣生活”;2021年四川廣元卷中考作文題“體育鍛煉的苦與樂”。描寫生活點滴,多寫接地氣的佳作,最樸實的才是最動人的。
4.科幻想象類題材,充分發揮中學生的奇思妙想。
統編教材里劉慈欣的《帶上她的眼睛》、推薦閱讀書目《基地》,都旨在啟發學生思考幻想,鼓勵孩子們探索未知世界。科幻想象類題材在中考作文里會零星出現,因此備考時也不能忽視。如2021年安徽中考作文題,“展開想象,寫一篇文章講未來三年你在學校里一次可能的經歷,分享所憧憬的多彩青春,題目自擬。”又如2021年浙江衢州中考作文題,“2021年5月15日7時18分,中國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著陸于火星,請你自擬題目,寫一個發生在火星上的科幻故事。”
5.關注時事熱點,體現“時代性”和“使命感”。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作為中學生,家事國事天下事,應該事事關心。如2021年四川廣安中考作文題:“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張定宇有……的初心,吳孟超有……的初心,袁隆平有禾下乘涼的初心。作為青少年,你有什么初心呢?”請以“初心”為話題,寫一篇文章。2021山東德州卷給出三節導語材料,體現了2021年特有的“家國情懷”,分別是“建黨一百周年回顧”,“緬懷剛去世的袁隆平院士”,“現實的你背起行囊向遠方眺望”,要求以“眺望”為題寫一篇作文。
總之,2021年各地中考語文命題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穩中有變。這些變化不僅給命題注入了新鮮的血液,而且預示著未來中考語文的趨勢,為同學們2022年的中考備考帶來有益的啟示。但需要注意的是,功夫還是應該花在平時,多看書,多積累;多錘煉語言,夯實寫作基本功;多關心生活,于平凡的生活里捕捉真善美,寫出有真情實感、有溫度的文字。唯有這樣,才能在2022年的中考作文寫作中立于不敗之地。